天天看點

重定價日房貸将再降10BP,明年LPR還有多大下行空間

作者:第一财經

2023年步入尾聲,大部分購房者的按揭貸款将在新年第一天迎來一年一度的重定價。

按照12月最新一期5年期以上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重定價日在明年1月1日且于今年6月20日前辦理的房貸,利率将再降10個基點(BP)。

回顧年内,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降息兩次和一次,累計降息20BP、10BP。對于房貸而言,相較于5年期LPR下調帶動的降息,年内的重頭是存量房貸利率調整。根據機構測算,目前百城首套、二套房貸利率均續創2014年以來新低,尤其12月京滬樓市政策松綁明顯帶動一線城市房貸利率下行。

在12月存款利率時隔3個月又迎新一輪集中下調後,多位機構人士對第一财經表示,接下來存款利率仍有下行空間,也不排除明年上半年MLF(中期借貸便利)進一步降息引導LPR報價下調的可能性。

存量房貸利率調整是年内重頭

所謂重定價日,即浮動利率貸款的借款人與銀行約定利率調整的日期,其中個人房貸重定價日為每年1月1日,或每年與貸款發放日對應的日期(對應日),以前者居多。

自2019年10月LPR改革後,大陸房貸利率定價多數轉為錨定LPR即LPR加點模式,部分選擇固定利率的首套房貸借款人,在今年9月存量房貸利率調整後也均轉為LPR加點模式。

在明年1月1日,錨定LPR的存量房貸利率将按最近一個月(12月)相應期限LPR利率+合同約定的固定加點重新計算确定。央行12月20日披露的最新一期5年期以上LPR報價為4.2%。

回顧今年以來5年期以上LPR變動情況,僅在6月20日下調一次,幅度為10BP。這也意味着,重定價日後的最新房貸利率将由4.3%加點更新為4.2%加點。

縱觀2019年來長期限LPR調整情況,2019年12月20日、2020年12月20日、2021年12月20日、2022年12月20日、2023年12月20日5年期以上LPR報價分别為4.8%、4.65%、4.65%、4.3%、4.2%,累計下行60BP。

其中,面對房地産行業深度調整,2022年5年期以上LPR出現超預期非對稱下調,年内累計下行35BP。同期,1年期LPR則累計下行15BP。

但到了今年,随着存量貸款與新增貸款之間利率懸殊,房貸政策的重頭戲轉向存量首套房貸加點調整。8月31日,央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釋出兩則通知,存量房貸利率正式迎來調整方案——自9月25日起,由金融機構新發放貸款置換存量首套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或協商變更合同約定的利率水準。

從落地情況來看,存量房貸利率調整主要采取後一種方式,調整後的存量房貸利率需符合貸款發放時當地房地産政策,即不低于當時所在城市首套房貸利率政策下限。

根據央行披露資料,9月25日到10月1日政策實施首周,有98.5%符合條件的首套存量房貸利率完成下調。截至9月底,超過22萬億元存量房貸利率完成下調,調整後的權重平均利率為4.27%,平均降幅達到73BP,每年減少借款人利息支出1600億~1700億元,惠及約5000萬戶、1.5億人。

一線城市松綁,百城房貸利率續創新低

加上央行多次調整首套房貸利率下限,近兩年房貸利率普遍呈下降趨勢,尤以政策重點引導的首套房貸最為明顯。

不過,在因城施策背景下,各地區之間或同一地區不同時期所執行的房貸利率下限差異較大,央行各分支機構9月1日公布的各地首套房貸利率執行下限政策顯示,各地政策分段情況各異,其中多地首套房貸利率下限加點已降為負值,最多較LPR低60BP。

據《2022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币政策執行報告》介紹,大陸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采用“三層定價機制”:一是全國層面,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現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确定全國層面的貸款利率政策下限;二是地方層面,各城市政府在全國層面的政策底線基礎上,按照“因城施策”原則确定當地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三是商業銀行層面,商業銀行綜合考慮資金成本、信用風險等因素,與借款人協商确定具體利率水準。

央行最新資料顯示,截至9月底,全國343個城市(地級及以上)中,119個符合放寬首套房貸利率政策下限條件的城市均已放寬下限,其中,95個下調了首套房貸利率下限,這些城市執行的下限較全國下限低10~40BP;24個取消了下限。9月,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權重平均利率4.02%,同比下降32BP。

影響存量房貸利率調整空間的,除了發放時利率下限,還有所在城市的最新主流利率水準,以及對首套房的認定标準變化。中金公司研報指出,此前普遍大幅下調按揭貸款加點幅度的二三線城市,借款人受益存量房貸利率調整政策更明顯。

以湖北某地為例,據記者了解,部分去年、今年辦理的符合調整政策的存量房貸中,調整後利率在4%、3.9%。這也意味着,在1月1日重定價後,此類借款人按揭利率将進一步下行至3.9%、3.8%。

除了推動降低存量首套房貸利率、按季動态調整首套房貸利率政策外,今年央行還推動調降二套房貸利率下限40BP,由LPR+60BP降至LPR+20BP。

據華泰證券統計,12月百城首套、二套房貸平均利率環比11月分别下滑1BP、2BP至3.86%、4.41%,均再創2014年以來新低。分城市來看,目前僅一線城市首套房貸利率高于4%,僅7城二套房貸利率高于4.4%。

國金證券研報則顯示,受益于京滬樓市新政,帶動一線城市12月首套利率環比降低25BP,二套利率環比降低34BP。此前的12月14日,被視為樓市風向标的北京、上海一緻對政策松綁,其中在房貸利率方面,兩地首套房貸利率均下調了45BP,二套房貸利率北京下調45BP~50BP,上海下調75BP~85BP。

明年LPR還有多少下行空間

年内,經曆了6月(10BP)、8月(15BP)兩次MLF降息,9月央行降準0.25個百分點,進而推動了LPR下調。

不過,宏觀經濟恢複仍待鞏固,尤其房地産複蘇節奏不及預期,不少企業依然面臨融資瓶頸,銷售端持續低迷。加上政府債增發考驗資金面流動性,市場一度對四季度降準、降息抱有較高預期。

然而,12月最新一期LPR繼續按兵不動。到了12月下旬,新一輪存款降息反而先行落地。這是年内第三次存款降息,且範圍、力度均較前期更大。

多位業内人士對記者表示,在年末攬儲沖擊“開門紅”之際進行存款利率調整,驅動因素包括存款定期化趨勢持續、銀行加大信貸投放、淨息差持續收窄等。加上LPR沒有如期下調,将從資産負債兩端緩解銀行壓力,為支援實體經濟騰挪更大空間。

根據中金公司測算,最新一輪存款利率調整将帶動定期存款權重平均利率下調約15BP,高于2023年9月(約9BP)、2023年6月(約3BP)以及2022年(10~12BP)的存款降息。按照定期存款規模約150萬億元計算,每年可節省銀行利息支出2250億元(年化),與存量房貸利率下調影響規模相當。

就短期内資産負債端的政策不平衡,有機構人士對記者表示,拉長時間來看,前期貸款利率已經下降很多,不能片面看待短期的情況。

2019年以來,除了長端LPR下行60BP外,1年期LPR也從2019年12月的4.15%逐漸降至今年12月的3.45%,降幅達到70BP。其中,2020年30BP的降幅最大,2021年、2022年、2023年降幅分别為5BP、15BP、20BP。

央行也在最新貨币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一系列利率政策取得顯著成效,利率傳導效果明顯增強。資料顯示,除了以房貸為主的個人貸款外,9月新發放企業貸款權重平均利率3.82%,同比下降18BP,處于曆史最低水準。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考慮到6月以來累積的事件影響,疊加本次存款利率的調整,長端LPR報價下行的可能性有所增加,但調整的幅度可能較為有限。接下來,降成本、寬信用工具或仍有加力空間,結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靈活适度、精準有效”的貨币政策基調,不排除明年上半年MLF進一步降息引導LPR報價下調的可能性。

另有機構人士對記者表示,明年存款利率依然有下降空間,LPR則還有20~30BP的下行空間。不過,在“市場利率+央行引導→LPR→貸款利率”和“LPR+國債收益率→存款利率”的利率傳導機制下,LPR和新發貸款利率進一步下行空間将收窄。

中金公司銀行業分析師林英奇分析,此次1年以記憶體款利率下調10BP,為5輪存款降息中首次,标志着後續存款利率曲線全面下行可能開啟。假設明年年初1年期、5年期以上LPR下調10BP,此次存款利率調整能夠充分對沖其影響,如果未來存款利率下行幅度與此次類似,LPR下調對息差的影響将從負面轉為接近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