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節點——1935年南下紅軍與川軍百丈關生死對決兼論戰後對各方影響

作者:nirvana
節點——1935年南下紅軍與川軍百丈關生死對決兼論戰後對各方影響
節點——1935年南下紅軍與川軍百丈關生死對決兼論戰後對各方影響

文/編輯:nirvana

1935年,在四川有兩個人是最壓抑的,一個是張國焘,9月11日,中共中央為貫徹北上的既定方針,再次電令張國焘“立刻率左路軍向班佑、巴西開進,不得違誤。。。”

節點——1935年南下紅軍與川軍百丈關生死對決兼論戰後對各方影響

張國焘

此時的張國焘正與中央争論得非常激烈,雖然後來這件事情在紅軍長征文獻中被定性為“對當時政治形勢與敵我力量對比估計上有着原則上的分歧”,但是那時的張國焘是不會認為自己有失誤的。反而緻電紅一方面軍“一、三軍團單獨東出,将成為無止境的逃跑。”

而他的計劃他認為無懈可擊,那就是“南下首先赤化四川,該省終是我們的根據地。”

9月15日,張國焘在阿壩召開了“川康省委擴大會議”,在會上他很自信的表示“我張國焘走南闖北大半生,革命根據地說建在哪裡就建在哪裡,還從沒走過絕路!”

節點——1935年南下紅軍與川軍百丈關生死對決兼論戰後對各方影響

毛爾蓋舊照

兩天後,張國焘釋出了南下指令,9月19日,紅四軍、三十軍到達毛爾蓋地區,這時,随着紅軍的到來,沿途道路兩旁出現了大量政治宣傳員連夜拟制的智語口号:

“革命為了保家鄉!”

“打回四川吃大米!”

“甯可向南走一千,也不向北走一天!”

10月5日,張國焘在川康邊境的卓木碉宣布成立第二“中央”,并自封“主席”,此舉招到了正在四方面軍工作的朱德、劉伯承和徐向前的反對,此時張國焘極為壓抑,對紅軍之父朱德他很無奈,對徐向前和劉伯承軍事上又得依賴他們,是以隻得“用着看”。

節點——1935年南下紅軍與川軍百丈關生死對決兼論戰後對各方影響

劉湘

相對于張國焘壓抑中還有點躊躇滿志,那另一個壓抑的人就是壓抑中的忐忑不安了,那個人就是當年2月份剛剛走馬上任的四川省省長劉湘。

本來6、7月份的時候,中央紅軍和紅四方面軍在懋功會師後,就已經向草地開進,四川暫時得到了一定的緩和,但是這時,紅軍剛走,蔣介石又來了。

蔣一方面以國民黨中央軍控制重慶、萬州以及川東南腹地和康北重鎮康定。

一面緊鑼密鼓的開辦了峨眉軍官訓練團,對四川各軍幹部進行分化收買,到八月底,随着峨眉山軍官訓練團第一期的畢業,借口加強對紅軍的政治鬥争,在四川各軍設定“監軍”式的政工機構。

節點——1935年南下紅軍與川軍百丈關生死對決兼論戰後對各方影響

到了7月,蔣介石再次釋出指令,将川軍一律縮減三分之一,原來川軍為336個團,要縮減為270個團,每年軍費由5588萬元縮減為4000萬元,限九月底整編完成。

接下來,蔣介石将川軍各将領分派為第一至八綏靖區司令,迫使川軍各部騰空腹地,就防邊緣地區,特别是把劉湘的主力16萬人分别隔離在川東、南、北。

11月1日,蔣介石又在重慶設立了國民黨“軍事委員會重慶行營”,開始直接對四川各軍發号施令,同時,以戴笠為首的特務組織在重慶行營設立“渝三科”,收集川軍情報,找尋口實,以便分化消滅。

節點——1935年南下紅軍與川軍百丈關生死對決兼論戰後對各方影響

1935年8月,在紅四方面軍南下之初,劉湘其實已經做出了判斷,他認為紅軍是要在川西山嶽地區建立根據地,是以,他的處置和部署上就可以看出,他将軍隊部署于茂汶一線以及寶興、蘆山一線,加之劉文輝部駐紮于丹巴、金湯一帶,主要是“拒客”。

這也是他和其他地方軍閥的一貫方法,和自己利益沒太大關系的時候,他就儲存自己的實力,直接威脅到自己的利益時,他就要拼一下。

這個時候的劉湘,顯然還沒意識到紅四方面軍會直接将作戰計劃定為打開成都平原。

節點——1935年南下紅軍與川軍百丈關生死對決兼論戰後對各方影響

《天(全)蘆(山)名(山)雅(安)邛(崃)大(邑)戰役計劃》

10月20日,張國焘以“軍委主席”名義,釋出了《天(全)蘆(山)名(山)雅(安)邛(崃)大(邑)戰役計劃》,将兵力分為左中右三個縱隊,向駐防在雅安、邛崃、大邑等地的川軍發動了進攻。

作戰計劃下達後,紅軍各參戰部隊積極性都非常高,對于久困草地、饑寒交迫的紅軍指戰員,沒有比“南下成都壩子吃大米”更令人興奮的了。

10月24日,紅軍翻越夾金山,直逼天全、蘆山、寶興,當時劉湘都還在思考紅軍是趨向于理縣、汶川還是趨向于懋功、丹巴的時候,突然接到前線戰報,據守兩河口、撫邊、懋功的川軍楊森三個旅被擊潰。

節點——1935年南下紅軍與川軍百丈關生死對決兼論戰後對各方影響

11月1日時,紅軍已經占領了寶興,直逼蘆山。而另一支紅軍也将劉文輝的餘如海部擊潰,占領丹巴,向金湯前進,南下天、蘆。

最先蔣介石方面已經判斷出了紅軍此次的目标居然是成都平原,但是劉湘有點不大相信,這時再看矛頭所指,天、蘆一失,下面直接威脅的就是與自己利害攸關的川西平原了。

劉湘于是立即派遣駐地較近的二十一軍教導師和獨立第一、第二兩個旅,馳赴蘆山防堵,模範師赴天全防堵。

節點——1935年南下紅軍與川軍百丈關生死對決兼論戰後對各方影響

緊接着,又指令四川南路“剿匪”總指揮二十三軍潘文華部進駐名山,統一指揮天、蘆前線兩個師為基幹的七個旅。

劉湘目的明确,保衛川西平原,他要求軍隊勝利不要遠追,失敗可适當轉移陣地,儲存實力,但必須盡一切努力,遲滞紅軍于名山以西地區。

節點——1935年南下紅軍與川軍百丈關生死對決兼論戰後對各方影響

11月7日,紅軍左路縱隊攻占大順場,殲鄧錫侯第七旅一部,前鋒抵達邛崃縣境,右縱隊占領金湯後,于10日占領天全,協同中路縱隊包圍蘆山,12日,蘆山縣城被紅軍攻破,紅軍殲敵五千,并擊落敵機一架。

此時,邛崃山以西、大渡河以東、青衣江以北以及懋功以南的川康邊廣大地區,均被紅軍控制,離成都西南不足百裡,戰略态勢直指成都,一時間西南震動。

劉湘于是急忙調集主力王瓒緒、唐式遵、範紹增、李家钰部星夜趕赴名山及其東北的夾門關、太和場、石碑崗一帶扼守,到此時,川軍已經在前線集結了八十多個團。

節點——1935年南下紅軍與川軍百丈關生死對決兼論戰後對各方影響

紅四軍在攻克天全後,右路縱隊的三十二軍南下荥經,漢源,掩護四軍繼續向東突擊。面對紅軍的節節勝利,極為恐慌的劉湘為了阻止紅軍攻勢,親自前往邛崃設立了“行營”調兵遣将,而此時的張國焘躊躇滿志。

是以在11月13日,紅軍集中了中路縱隊和右路縱隊,以十五個團的兵力開始向朱家場、太和場發起了猛攻,當天擊潰了敵人兩個團。

11月14日中午,當紅軍進擊到蒲江大興場的時候,與李家钰指揮部的警衛部隊接火,戰鬥最初打得很好,但是這日突然有緊急情報傳來,劉湘在百丈關西北一帶埋伏了十個旅的重兵,企圖誘使紅軍進入包圍圈。

紅軍主力擔心繼續突進不利,于是開始向百丈左右靠近,以九十三師圍攻名山,三十二軍向名山至洪雅的大路突擊,吸引邛崃方向的援敵出動。

事後竟然證明此情報有誤,這個确實非常讓人惋惜,如果該部按照預定計劃直插川軍縱深,川軍在蒲江和邛崃一線的指揮體系将會被很快打亂,前線川軍很可能會救駕邛崃,退守成都。

節點——1935年南下紅軍與川軍百丈關生死對決兼論戰後對各方影響

此時的劉湘已經是惶惶不安,11月15日中午,周紹軒旅到達邛崃,劉湘以高額獎金,令該旅沿公路趨前作戰。16日廖敬安旅一到邛崃去見劉湘,劉就忙問:“你的隊伍到齊了嗎?”

廖答:“到齊了!”

劉說,“好!趕快到前方,子彈在南橋領,軍需處去拿錢。”

廖同他的參謀長、副官長三人,到軍需處各抱一大抱鈔票回部,即率部出發。

同日範紹增師部到達,劉湘為了鼓勵範紹增賣氣力。特别到南橋“郊迎”,并備酒宴為範“接風”,席間劉對範說:“紹增,隻要同心協力打走紅軍,今後的辦法很多。”

節點——1935年南下紅軍與川軍百丈關生死對決兼論戰後對各方影響

百丈關,位于雅安通成都的公路上,是一個重要的隘口。北倚蓮花、天台二山,南臨岷江河網地帶,西屏自古陳兵之地的金雞關。

周圍丘陵起伏,溝壩交錯,戰略位置極為重要,曆來為兵家必争之地。

川軍解除了李家钰部的威脅後,就開始集中所有戰鬥部隊向百丈關全線反撲。過去川軍與紅軍作戰,總是以儲存實力為目的,互相觀望扯皮,恨不得對方被紅軍吃掉,他坐收漁翁之利。

現在他們終于清醒過來,紅軍一旦進入川西平原,川軍的末日就要來臨了。

為了共同的利益,一向不團結的川軍,此時竟然抱成一團,要與紅軍決一死戰了。

11月19日拂曉,川軍集中了十九個旅在飛機大炮的配合下,由東、南、北三面向紅軍占領的百丈關地區反撲。

節點——1935年南下紅軍與川軍百丈關生死對決兼論戰後對各方影響

紅軍時代的徐向前元帥

此時,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副總指揮兼三十一軍軍長王樹聲、三十一軍政委詹才芳、參謀長王維舟、副參謀長李聚奎、三十軍政委李先念、代軍長程世才等等都親臨了前線指揮。

此時,三十一軍的指揮部就設在百丈場上,三十軍指揮部也距離百丈不遠。

而對面,劉湘也釋出《告剿共官兵書》,下了死指令,凡是臨陣畏縮不前者,連長有權槍決排長,營長有權槍決連長,直至他這個總司令有權槍決師長,并嚴厲處分了他的愛将楊國桢等人,指令一下,在川軍内部震動極大。

四川南路“剿匪”總指揮潘文華特務營更是到前沿陣地架起機槍,親自督戰。

節點——1935年南下紅軍與川軍百丈關生死對決兼論戰後對各方影響

是以這天的戰鬥打得特别慘烈,川軍也一改過去拖拖沓沓的作風,最先還是整營整營的沖鋒,接下來就改為了整團整團的集團沖鋒。因為炮火太猛,直打得紅軍陣地上落了很厚的一層松枝、泥土。

特别是在通向闵坡、一顆印的必經之路鐵廠溝,通向觀音橋到夾關的桅杆坡、鶴林場等地方,戰鬥更加激烈,川軍是不惜血本的連續猛攻紅軍陣地,一些陣地上整營整連的川軍被打死在稻田裡。

但是此時紅軍也打得非常艱苦,子彈逐漸耗盡,許多陣地開始進入了殘酷的白刃戰。

節點——1935年南下紅軍與川軍百丈關生死對決兼論戰後對各方影響

許世友

紅四軍軍長許世友在陣地前沿的一座山包上,舉起望遠鏡觀察,隻見陣地已經被戰火的犁铧撕得支離破碎,指戰員們借着炮彈和飛機炸彈的彈坑作為抵抗的工事,打退川軍一次次的瘋狂反攻。

許世友接到張國焘的指令,要他決一死戰,他雙瞳充血,直盯着電文,此刻,他的最前沿的一個主力團剛剛全部拼光。

這樣的惡戰,持續了整整一天一夜,紅軍将士艱難的抵禦住了發了瘋的川軍的一次又一次攻勢,但是自己也造成了極大的傷亡。

節點——1935年南下紅軍與川軍百丈關生死對決兼論戰後對各方影響

二十日,天剛蒙蒙亮,在數架飛機的配合下,川軍又開始猛撲月兒山、青林崗兩個紅軍陣地,均被紅軍擊潰。

就在百丈關東北一帶激戰的同時,治安場到百丈關沿公路一線的争奪戰也在激烈的進行着。

川軍模範師長郭勳祺在黑竹關外指令三旅旅長廖澤率部反撲百丈關,很快與紅九十三師遭遇,雙方在黑竹關兩側激戰到中午,紅軍此次作戰傷亡較大,不得不後撤.

次日拂曉,紅軍再次集中優勢兵力向廖澤旅發動了新的攻勢,廖澤旅苦苦支撐,前線逐漸潰退,恰遇潘文華的特務營到前沿督戰,這才穩住了陣腳。

節點——1935年南下紅軍與川軍百丈關生死對決兼論戰後對各方影響

但是紅軍的确能征善戰,很快調整了作戰部署,廖澤旅和特務營幾乎崩潰,這時總算又等到範紹增師周紹軒旅先頭部隊的增援,雙方繼續對峙一整夜。

次日,周紹軒旅集結起人馬再次發動全線攻擊,雙方激戰至中午,紅軍不支向黑竹關退卻,周旅一線部隊夥同預備隊兩個連猛撲黑竹關,再次激戰兩個小時,紅軍不得不向百丈關方向邊打邊撤退。

節點——1935年南下紅軍與川軍百丈關生死對決兼論戰後對各方影響

周旅在後面窮追不舍,一直在接近挖斷山之時,紅軍增援部隊也到了,于是雙方又在挖斷山開始激戰,一直戰鬥到下午六點,紅軍撤回百丈關陣地,周旅傷亡也非常大,連夜構築工事,等待增援。

節點——1935年南下紅軍與川軍百丈關生死對決兼論戰後對各方影響

二十日,範紹增師廖敬安旅攜中迫擊炮連作為主攻部隊,開始向公路右側推進,拂曉,其部謝浚團開始向百丈關紅軍陣地率先發起了瘋狂進攻。

謝浚在出發前以二十元一人的代價(直到抗戰期間,川軍士兵當時一個月理論上每月軍饷為3-7元,注意是理論上),挑選敢死隊一百人作為先頭部隊,然後由一個當過土匪的連長帶領,沖破了百丈關橋頭堡壘線進入了集鎮。

節點——1935年南下紅軍與川軍百丈關生死對決兼論戰後對各方影響

鎮内紅軍與川軍展開了最為慘烈的肉搏戰,最後發展到了挨戶厮打,紅軍數次由集鎮北側的高地出擊,企圖切斷謝團後方聯絡,均被廖旅右側的掩護隊擊退。

節點——1935年南下紅軍與川軍百丈關生死對決兼論戰後對各方影響

這時,又恰逢國民黨空軍飛臨百丈上空助戰,盤旋掃射,廖旅精神大振,又以獨立營投入第一線,紅軍傷亡過大,不得不撤出百丈。

直至午後,紅軍才又組織起力量,發動了反攻奪回了百丈鎮。在紅軍追擊潰逃敵軍時,謝浚光着膀子站在橋頭,手提大砍刀督戰,士兵又被逼回,再戰數次,謝團傷亡大半,謝浚持刀也不能阻擋官兵逃跑,見此,謝浚竟然身體橫躺地上,叫喊着要與陣地共存亡。

不久,廖旅以三十二團主力增援,驚魂未定的謝團官兵才重新轉身投入戰鬥,這時已經是夜晚,雙方在集鎮内外相峙。

節點——1935年南下紅軍與川軍百丈關生死對決兼論戰後對各方影響

次日,不甘心被趕出百丈鎮的謝浚在拂曉前就開始幹起了陰的,他遣士兵四處縱火,燒毀鎮内房屋,紅軍集鎮内部陣地遭到很大破壞,此時,範紹增師主力也完全投入戰鬥,紅軍傷亡增加較多,陣地不斷縮小。

面對優勢的敵軍,紅軍已經打到了精疲力竭的地步。

這時,張國焘卻向全體紅軍下了一道指令:“臨陣脫逃者殺,動搖軍心者殺,消極避敵者殺,見死不救者殺!”

張國焘不僅下達了“四殺令”,還下令槍斃了一名團長,那名團長他的團已死亡四分之三,子彈、手榴彈全部打光,在敵人再次發起沖鋒時,他下令放棄了陣地。

節點——1935年南下紅軍與川軍百丈關生死對決兼論戰後對各方影響

這對于兵力居于劣勢,而且缺乏補給的紅軍來說,長期固守陣地,與敵人拼消耗顯然十分不利,而且此時百丈關東部已經是無險可守。

是以,紅四方面軍指揮徐向前緻電張國焘、陳昌浩:“赤峰(紅九軍代号)、正定(紅三十軍代号)兵力已疲勞,且減員很大,前面地面遼闊,布置極難,戰役已失集兵乘勝大滅敵良機,敵兵力已集在援助地區,與之死拼恐無益有損。拟集兵在夾門關對面及朱家壩、石碑崗、蓮花山、蒙頂山、金雞關一線,抽出兵力集中整理休息補充一下。并直接由夾門關方向打下,若該方不易得手,就另續進,即先予敵人大殺傷,然後另行大舉擊敵。”

節點——1935年南下紅軍與川軍百丈關生死對決兼論戰後對各方影響

至此,堅守百丈關的紅軍隻好邊打邊撤,被迫撤出百丈關,向新店、萬古退卻。激戰在月兒山、胡大林一帶的紅軍部隊也陸續于21日、22日撤出戰鬥,至23日,與撤出百丈關的紅軍部隊一道退到了五家口和名山以西的蒙山、蓮花山、四包山一帶駐守,與敵形成對峙。

曆時近一個月的天蘆名雅邛大戰役,至此結束。

關于節點

節點——1935年南下紅軍與川軍百丈關生死對決兼論戰後對各方影響

百丈關戰役,其激烈程度,對于紅軍來說,這是繼湘江戰役之後,最大的一次戰役,而對于川軍,這也是其抗戰之前進行的最大的、空前劇烈的苦戰。

此次百丈關戰役曆時七晝夜,2萬紅軍戰士與五倍于己的川軍進行了七天七夜的浴血奮戰,殲敵1.5萬餘人,自身傷亡近萬人,無力再向川西平原進攻,被迫轉入戰略防禦,直至重新北上。

節點——1935年南下紅軍與川軍百丈關生死對決兼論戰後對各方影響

這次戰役對于紅軍來說,最顯而易見、最嚴重的影響就是兵員的大幅減少。在南下初期,紅軍有紅四方面軍全部和紅一方面軍一部共 8 萬多人。天蘆名雅邛大戰役失利之後,南下紅軍退往西康,對剩餘部隊進行整編,整編之後有 6個軍,19 個師,共計 4 萬餘人。與南下初期相比,減員半數,這對紅軍來講是十分嚴重的打擊,同時也宣告了張國焘的政治生命走向結束。

節點——1935年南下紅軍與川軍百丈關生死對決兼論戰後對各方影響

徐向前元帥

對于此次百丈關戰役,作為紅軍總指揮的徐向前元帥後來在其《曆史的回顧》中做過很詳細的分析:

“我軍百丈決戰失利,教訓何在呢?第一,對川軍死保川西平原的決心和作戰能力,估計不足,口張得太大。川軍是我們的老對手,被紅軍打怕了的,曆次作戰中往往一觸即潰,望風而逃。

但這次卻不同,經過整編,蔣介石向各部隊都派了政勞工員,多數軍官又經過峨眉軍官訓練團的訓練,敵軍的戰鬥力有較大的加強。

為確定成都平原,劉湘親自坐鎮,不惜代價,揮軍與我死打硬拼。加上敵人兵力衆多,運輸友善,地形熟悉,堡壘密布,炮火強大諸條件,便成了難啃的硬骨頭。

戰役過程中,薛嶽部又壓了上來。對于這些情況,我們戰前缺乏足夠估計,想一口吞掉敵人,打到川西平原去。這是導緻決戰失利的主要原因。

第二,與此相聯系,我軍高度集中兵力不夠。劉湘在這帶集中的兵力,達80個團以上。縱深配備,左右呼應,憑碉堅守。

我軍隻集中了15個團的兵力進擊,一旦遇到敵人的拼死頑抗和反撲,深感兵力不足,捉襟見肘。

節點——1935年南下紅軍與川軍百丈關生死對決兼論戰後對各方影響

部隊兩次過草地,體力消耗很大,乍到新區,人地生疏,群衆還沒有發動起來,無法積極配合紅軍作戰。這樣,就難以取得戰役戰鬥中的優勢地位。

第三,戰場的選擇失當。百丈一帶,地勢開闊,部隊的集結、隐蔽、攻防受很大的限制,極易遭受敵機襲擊與炮火殺傷。當敵發起反攻時,我軍處在十餘裡的長弧形陣地上,三面受敵,相當被動。

另外,部隊習慣于山地戰、隘路戰,而對平地、水田、村落戰鬥,則缺乏經驗。

有些幹部到了平川地帶,連東南西北都辨識不清;敵機來了,無法對付;部隊撒出去作戰,抓不住,收不攏,影響了指揮信心。

仗打得比較亂,有的部隊‘放了羊’;有的部隊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協同配合不好;有的部隊不講戰術,增大了傷亡。

如此種種,都與我們在戰役指導思想上的急躁和輕敵有關。廣大指戰員的浴血奮戰精神,是可歌可泣的。”

節點——1935年南下紅軍與川軍百丈關生死對決兼論戰後對各方影響

紅軍到達陝北

此次戰役,對幾方也都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百丈關戰役成了各方的一個關鍵節點,首先是此次戰役的發動從客觀上來說,減輕了中共中央北上和紅二、六軍團的軍事壓力。

節點——1935年南下紅軍與川軍百丈關生死對決兼論戰後對各方影響

推着雞公車出川抗日的川軍将士

而川軍雖然在此次戰役中慘勝,但是整編後的川軍戰鬥力并沒有太多實質性的提高,雖然劉湘不惜暴露真實實力,壓上老本與紅軍對抗,但是在戰争中暴露出的裝備、戰術落後的弱點,也為同時期中央軍及各地方軍閥所诟病,這也造成了一年多後川軍雖然積極投身抗日戰場,而各地均不願意接受的一個原因。

節點——1935年南下紅軍與川軍百丈關生死對決兼論戰後對各方影響

在南京政府方面則借此機會,蔣介石則将國民黨中央的勢力滲透進入了四川,并為後來把四川建成“民族複興根據地”奠定了基礎。

而随着南下的紅軍再度北上,避免了紅軍和川軍的沖突繼續擴大,對正在形成的全國抗日趨勢也是有利的。

參考文獻:

① 徐登輔:百丈關戰役

② 羅原生、劉标玖:百丈關血 戰——張國焘南下失敗的轉 折點

③ 四川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 會軍事史料編寫組:國民黨 川軍在天全、蘆山、名山、 邛崃地 區與紅四方面軍作戰 經過(1935.08——1936.03)

④ 鄧漢祥:劉湘與蔣介石的勾 心鬥角

⑤ 徐向前:曆史的回顧

⑥ 田躍峰:天蘆名雅邛大戰役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