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韓後創始人賣房還債,彙悅台交易背後的僑鑫王國

作者:钛媒體APP
韓後創始人賣房還債,彙悅台交易背後的僑鑫王國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文 | 睿思網

近日,國貨美妝品牌韓後創始人王國安賣房還債一事鬧得沸沸揚揚。也再度把廣州豪宅代表之一的“彙悅台”及其開發者僑鑫集團推至焦點之下。

根據阿裡法拍平台資訊,本次王國安要賣的是廣州僑鑫彙悅台的“樓王”,建築面積約366平方米,起拍價為7千萬元,折合單價為19.17萬/平方米,相當于市場價的63折。王國安希望能以8000萬元成交,把此前欠的錢都還掉。

王國安最終是否如願以償?答案留待明年1月12日即見分曉。

不過,頂級豪宅并不缺買家。就在12月27日,彙悅台最新完成了一套法拍房的出售,總成交價為8742.28萬元。

彙悅台裡的“老賴”住戶們

僑鑫彙悅台一直是廣州“頂級豪宅”的标杆。在房地産最熱鬧的那幾年裡,“一套房子賣1個億”的故事時常上演。它的區位也對得起該價格——坐落于廣州城市新中軸線上的CBD區域,坐擁一線江景,擡頭即見廣州地标“小蠻腰”,住宅景觀一流。

這裡也是衆多知名企業家們的住所,最為人熟知的便是恒大許家印。此前曾有傳言許家印拟将廣州彙悅台房産出售以還債,但最終是否完成交易尚未得知。而彙悅台裡的一次次交易買賣背後,也是一部部高樓的興衰史。

盡管王國安堅稱本次賣房隻是個人還債,但也側面反映韓後的經營狀況不甚理想。王國安更明确表示,主動償債是為了“重新出發,為韓後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在王國安連日釋出的視訊中,其稱本次拍賣的房産于七八年前購入,當時買入價為4000萬元,首付1200萬元,另銀行貸款2800萬元,目前仍欠銀行約2400萬元貸款。

王國安稱,這套房産之是以被拍賣,皆因他個人的1500萬元欠款,但相關訴訟已在一兩年前終止執行。

王國安似乎早有将該房産轉手的打算,但困于前幾年因被查封無法出售,不過多少因禍得福,如今房子價值也幾乎翻番。“今年我為了把這套房子出手,主動找到法院去申請把它恢複執行。”

王國安更稱,該套房源早已賣出,“法拍隻是走個流程”。不過由于該房源目前仍有第三方在租住,或存在無法清場的風險。而此前,王國安亦曾将房子租給朋友10年,并賺取了2000萬元的租金。

除了王國安的房源正被拍賣的同時,彙悅台還有另外一套同戶型不同樓層的豪宅也在挂牌出讓中。該房源建築面積約365平方米,起拍價為7572千萬元,折合單價為20.7萬/平方米,已于12月26日開拍,共獲3人報名,23次出價,最終由使用者姓名潘海珠以最高應價8742.28萬元勝出。

該套房源的擁有者,為廣州航運彙通的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柯瑞達。廣州航運彙通是一家做國際海運費線上結算的小型企業,從去年開始就存在多筆未還借款。柯瑞達更于2020年被法院認定為失信被執行人,涉案總額1.78億元。本次豪宅被法拍,主要因其拖欠廣發銀行房貸。

而在去年10月,前恒大足球隊明星成員郜林以1.29億元賣掉其彙悅台豪宅,相當于單價約29.7萬/平成交。該房源建面約437㎡,最初叫價1.45億,折合單價33萬/㎡,傳聞接盤者為香港歌星林子祥夫婦。

除了以上房源之外,在中介手裡,還有不少彙悅台的房源正在等待新買家的“光顧”。這兩年裡,一些球星、房企高管陸續從彙悅台陸續搬出,但來自電商、遊戲等新興行業的老闆們正在蜂擁而至。人來人往之間,彙悅台也見證了時代更疊裡的潮起與潮落。

低調的“豪宅專業戶”僑鑫

彙悅台頻繁的交易,也将市場關注的目光,再次聚焦到開發者僑鑫身上。

這家老牌粵系房企,常被業界稱為“豪宅專業戶”。除了彙悅台,彙景新城、高端寫字樓僑鑫國際等,均由僑鑫一手開發。

盡管所打造的項目成為富豪們炙手可熱的房産之一,但僑鑫及其創始人周澤榮則一直保持低調的行事作風。最新一次激起市場水花的事件,是今年年初的一則人事新任命。

今年2月,僑鑫集團任命毛文斌為地産事業部總裁,負責僑鑫地産全面管理工作,承擔經營管理責任,向集團董事長彙報。毛文斌是一名地産老兵,曾就職于中海地産、招商、金茂方興、龍湖等,在加盟僑鑫之前的上一站是合生創展。

在房地産市場正值調整期,各家都在緊衣縮食、籌錢保命之時,僑鑫卻重金招将,似乎有再度在地産領域發力之意。

同樣在今年年初,僑鑫将所持廣州天晖彙置業的2750.53萬股股權,出質予中國農業銀行廣州東城支行。此前,更數度将旗下廣州東企房地産、從都國際企業的股權出質給雪松信托、中融信托等金融機構。

而在去年5月,僑鑫集團更将注冊資本從1.65億美元增至2.12億美元。以上種種行為,亦被市場看做是為重新開拓地産市場增加更多資金籌碼。

雖然因豪宅項目在地産界順利跑出,但相較于地産業務,僑鑫的多元業務表現更為突出。如今的僑鑫已形成以房地産業為核心、多元化跨領域發展的“商業王國”,業務涵蓋房地産、教育、傳媒、文化、酒店、餐飲、健康等諸多領域,是華南最大的财團之一。

不過,并非所有多元化的探索都獲得成功。據公開資料披露,截至今年年初,僑鑫投資的24家企業中就有6家處于登出狀态,當中就有東方泰植資産管理、廣東僑鑫教育發展、廣東僑鑫智能系統內建等,涉金融、教育、人工智能等領域。

另外,由僑鑫牽頭投資籌建的華興銀行近兩年也是負面消息頻傳。早于2020年,華興銀行深圳分行曾因流動資金貸款用于房地産開發、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财務顧問服務存在質價不符等,被深圳銀保監分局罰款100萬元,且沒收違法所得18.67萬元。

2021年,華興銀行因未及時準确向投資者,披露理财産品投資情況;未按規定向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提供準确的理财業務資料等,分别被汕頭銀保監會分局,罰款30萬元。

2022年7月,華興銀行也一度深陷輿論漩渦,彼時關于“華興銀行暴雷,取不出錢”“90%資金流進房地産、收不回來”等消息滿天飛。

多元業務負重,或許是僑鑫想要回歸地産主業的主要原因。

周澤榮欲複制曾經的神話?

不過,僑鑫在地産方面的儲糧似乎并不多。在其投資版圖裡,24家對外投資公司中僅有5家與房地産相關。包括廣州東企房地産、廣州僑鑫房地産、廣州天晖彙置業、廣州僑鑫物業等,還有1家名為廣州僑鑫置業,處于登出狀态。

近年也并未見僑鑫有增加土儲的動作。僑鑫對上一次出現在土拍市場上,是在2020年。彼時,其聯合保利以33.49億元摘得廣州市天河彙景新城E3地塊,開發豪宅僑鑫·保利·彙景台項目。

關于地産業務的發展規劃,僑鑫也較少對外披露。最新的相關消息也要追溯到今年年初。彼時僑鑫集團有限公司集團聯席總裁仲偉和表示,今年僑鑫将與廣州市和從化區政府通力協作,打造花園項目,該項目以戰略決策型國際企業總部聚集區為核心。

不過“規模化”始終不是僑鑫在地産領域發展的主要方向。相反,僑鑫能在地産領域大獲成功,乃因其幾次在低谷期“逆市而動”。

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房地産市場同樣經曆宏觀調控處于低潮期,房企紛紛持币觀望。僑鑫的創辦人周澤榮豪擲10億元建造廣州國際貿易中心。

正是這一當時令人匪夷所思的舉動,令周澤榮身價快速上漲。随着天河區崛起,天河北路逐漸成為商業和知名企業辦公核心區域,廣州國際貿易中心聯同與之毗鄰的中信廣場和市長大廈,成為了當時廣州重要的标志性建築群。

1995年,廣州樓市同樣處于疲軟期,周澤榮依舊選擇投資16億元打造總建面達120萬平方米的彙僑新城。該項目入市後,創下了廣州市1996年、1997年、1998年連續3年銷量第一、入戶人數第一等多項紀錄。

此後,周澤榮更投資80億元建設占地1300多畝的三星級智能化小區“彙景新城”項目,同樣大獲成功。

隻是不知道這一次,周澤榮能否帶領僑鑫成功複制當年的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