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代散文|忽然想當農民

作者:奇幻喜鵲m

文/博華

春天到了,陽光溫煦柔和,風中彌漫着草木清新的氣息。晚上沐浴着夕陽的餘晖和妻子一起在小河邊散步,路過一個農家小院。透過栅欄牆,看見裡面有一個小菜園。小菜園一片綠油油的,簡直跟綠綢緞一樣。微風過處,綠色綢緞還微微地抖動。小菜園裡有小蔥、韭菜、生菜、油菜等,長勢旺盛,生機勃勃,在金黃的夕陽餘晖裡,更加鮮豔奪目,一派鮮活靈動的氣象,很是招人喜歡。

當代散文|忽然想當農民

見此情景,我和妻子不約而同地停下腳步,走近小院,懷着喜悅之情欣賞起院内的小菜園來。院子不大,約有三幾十平方的樣子,其中菜園占去了大半,中間一條水泥路将菜園一分為二,路從院門口一直通向房間門口。院子中間置一石桌,圍繞石桌,有六個小石墩。院内除了一輛電動自行車外,沒有任何其它雜物,使得整個小院在綠意的襯托之下,顯得更加清爽整潔。

現在農村的土地已經被承包大戶集中經營,農民們再也不像過去那樣一家一戶去經營土地了,是以擺脫了土地束縛的農民們便有了更多的閑暇時間來經營自己的生活了。過去各家種地的農具、牲畜等在農村早已不見了蹤影。伴随着新農村建設活動的逐漸推開,農村的面貌有了根本的改觀。村村新房屋,條條水泥路,戶戶自來水,家家通瓦斯,鄉下人的生活與城裡人已經不相上下。走進鄉村,鄉下人再也不像過去那樣急匆匆的樣子了,他們像城裡人一樣邁着悠閑的步子過起了溫馨從容而又充滿詩意的田園生活。

現在的農村處處充滿新意。走在鄉下,再也看不到農人們“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忙碌身影了,再也聽不到田野之上那牧童的短笛聲聲了,再也看不到晨夕時分鄉村茅屋之上那袅袅升騰的炊煙了。

當代散文|忽然想當農民

站在遠處,随便朝一個村莊望去,綠樹掩映下的粉牆紅瓦,寬闊筆直的水泥路,路兩旁盛開的各色鮮花,路上家用轎車穿梭如織,到處彌漫着現代化的文明氣息,眼前的情景哪裡還能覓得到過去農村那些傳統的影像呢?如火如荼的新農村建設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颠覆着人們心目中傳統農村的印象,讓人們在日新月異的時代大潮中接受着現代化帶來的影響和改變。

徘徊在農家小院旁,我們隔牆欣賞着農家小院裡的菜園子。忽然身後傳來一陣汽車喇叭聲,回頭一看,原來是菜園的主人回家了。夫妻二人四十歲左右的樣子,其中男主人是自己曾經教過的一名學生,一下車便主動跟我打招呼。他們在縣城上班,回鄉下居住。他們見我們在欣賞他們家的菜園,便邀請我們到家裡坐一下。禁不住男主人的盛情,我們走進了小院,簡單的寒暄之後,便坐在園中的石桌旁,一邊聊天,一邊欣賞着小菜園裡的各種菜蔬。男主人介紹說,這是他們家的舊院子,響應政府新農村建設的号召,在政府的補貼下,經過改造,居住環境不但煥然一新,而且生活設施已經跟縣城的樓房沒有多少差别了。于是原本住在縣城裡的他們便選擇了白天工作在縣城,晚上回鄉下居住的生活方式。每天工作之餘便會來到鄉下的菜園裡,種種菜,體驗一把農業種植的快樂。

種菜不僅僅是為了吃,完全是為了侍弄一份心情,保持一份農民的情節,讓自己記住曾經的農民身份。談話間,女主人已經從菜園裡拔了一大把鮮嫩的小蔥,并在自來水管上清洗幹淨,然後放在了石桌之上。綠白相間的小蔥在濕漉漉的水珠襯托下,顯得格外水靈,秀色可餐的樣子,一下子就激起了食欲。妻子非常喜歡生吃各種時令蔬菜,對小蔥又是情有獨鐘,于是忍不住指着剛洗的小蔥說道:“再配一盤面醬,今晚的晚餐就完美了。”聽了妻子的話,我們笑了。蔥蘸醬,是我們山東人飲食方面的最愛,也是我們從小喜歡的一種味道。

當代散文|忽然想當農民

這時,隻見女主人從廚房裡出來,手拿一個友善袋,來到石桌旁,将小蔥裝進了袋子,邊裝邊對我說:“老師,就把這把蔥帶回家嘗嘗鮮吧,這蔥是純天然的,沒有上過化肥,也沒有農藥污染。以後想吃了,随時來。”聽罷此言,妻子馬上起身表示謝意,并看了一下天色,提醒我該回家了。于是我們忙起身告辭回家。

走在回家的路上,這時街邊的路燈開始亮起來了,陸陸續續各家各戶也都亮起了燈光,于是萬家燈火營造了一派安靜祥和的氣氛,飄蕩在在鄉村上空。路上三三兩兩散步休閑的人們,彼此打着招呼,在說笑聲中,各自走回家去。看着妻子手裡提着的那一把小蔥,我忽發奇想,對妻子說:“等我們退休了,也回鄉下去住吧,也經營一個自己的菜園,學做一下陶淵明,做一回農夫吧!這樣就滿足你愛吃青菜的喜好了。”聽了我的話,妻子噗嗤一笑,然後竟也欣然同意了我的這個突發奇想。還有一年多就要退休了,我期待着這一天,也期待着自由自在當一回農民的感覺。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