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華全媒+)四季中國丨港背村這一年

作者:精細的線上文本

江西省靖安縣璪都鎮港背村地處九嶺山下,山林連綿,河水清澈,風景宜人。幾十年前,村民靠山吃山,那時的港背村是有名的“萬元村”。二十世紀90年代,港背村人響應封山育林政策,開始另謀生計。村裡的青壯年紛紛外出打工,村裡大部分是留守老人。

港背村青年包希孟大學畢業後在外創業多年,掘得了人生第一桶金,但家鄉的山山水水一直讓他魂牽夢繞。2020年,包希孟回到家鄉,在當地政府支援下,他修古建、建民宿、搞開發,引進竹筏漂流、觀光采摘、農耕體驗、森林研學等多種旅遊業态,緻力于将凋敝的港背村建設成新田園生态度假小鎮,帶動村民們通過鄉村旅遊共同緻富。

經過3年籌備,港背村瑪瑙岩森林小鎮終于在今年8月對外試營業。遊客的到來,令僻靜的小山村頓時熱鬧起來。不到半年,小小的港背村已接待了來自北京、上海、浙江、廣西等地的遊客7萬多人次。旅遊産業為當地村民及脫貧戶提供了130多個就業崗位,村集體經濟年收入超過50萬元。

冬日的港背村依舊群山蒼翠, 河水潺潺。小河邊的老房子傳來施工的聲音,村民正在把包家祠堂改建成一個餐飲中心。

在遊客服務中心,村民劉煌平正在給遊客介紹港背村的百花蜜。“以往蜂蜜每斤30元都賣不動,今年60元一斤都不夠賣的,以前是不敢養,現在是不夠賣。”劉煌平今年打工和賣蜂蜜收入14萬元。

做餐飲農家樂的村民吳竹華已經把自家二樓的空房裝修成了民宿。吳竹華和妻子商量明年再提高民宿檔次,讓更多遊客“留得住”。

瑪瑙岩森林小鎮的旅遊開發引流,讓許多村民嘗到了甜頭,更多村民想參與進來。2023年,港背村成立了返鄉創業聯合會,過年後将有10多個在外經商或打工的村民回來投資建設家鄉。

“森林木屋項目開業,直播帶貨平台入駐,冷水魚養殖上馬。”包希孟一邊收拾建立的森林木屋,一邊盤算着港背村來年的發展規劃,“如今,有好的政策導向,港背天天在變,小時候身邊的青山綠水都是沉睡的資源,山水‘活’起來,家鄉才能‘火’起來。”冬日暖陽照在包希孟的臉上,也照進了港背人的心裡。

(新華全媒+)四季中國丨港背村這一年

劉煌平在遊客服務中心向遊客介紹村裡的農産品(12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新華全媒+)四季中國丨港背村這一年

遊客在港背村遊玩(12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新華全媒+)四季中國丨港背村這一年

冬日港背村(無人機照片,12月22攝)。 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新華全媒+)四季中國丨港背村這一年

包希孟在巡查村裡的遊步道(12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新華全媒+)四季中國丨港背村這一年

村民陳金娥在曬臘肉(12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新華全媒+)四季中國丨港背村這一年

村民吳竹華(右)和妻子在準備遊客訂購的腐乳(12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新華全媒+)四季中國丨港背村這一年

包希孟(右二)和同僚一起讨論村裡的旅遊規劃方案(12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新華全媒+)四季中國丨港背村這一年

冬日港背村(無人機照片,12月22攝)。 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新華全媒+)四季中國丨港背村這一年

劉煌平(左)檢視包家祠堂的施工進度(12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新華全媒+)四季中國丨港背村這一年

遊客在港背村河邊遊玩(12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新華全媒+)四季中國丨港背村這一年

村民吳竹華在打掃自家新裝修的民宿房間(12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新華全媒+)四季中國丨港背村這一年

包希孟(右)和村黨支部書記吳竹林商讨包家祠堂的改建計劃(12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新華全媒+)四季中國丨港背村這一年

包希孟(右)和劉煌平在打掃建立的森林木屋(12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新華全媒+)四季中國丨港背村這一年

村民在修繕改建港背村的包家祠堂(12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