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3|國乒這一年,大獲全勝屬于常态,爆冷丢金令人意外
随着乒超聯賽總決賽落下帷幕,國乒選手們在2023年的比賽任務也已全部結束。
2023年,中國乒乓球隊經曆了德班世乒賽、杭州亞運會、成都混團世界杯等重大賽事,另外也在平昌亞錦賽、成都大運會、WTT系列賽等賽場上奉獻了精彩表現。
總體而言,國乒在2023年繼續展現着強大的統治力,他們在世界乒壇的領跑地位依然不可撼動。與此同時,國乒也有意外“翻車”的情況,應該引起重視。
國乒的主力陣容基本沒變。這一方面說明國乒選手們的狀态比較穩定,但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們的新人成長速度不算快。
有一些外協小将已經初露峥嵘,這一點也值得我們警惕。
下面,我們就一起回顧一下國乒在2023年的主要表現。

WTT新加坡大滿貫——
這項賽事雖然很年輕,但重要性卻非常高。
它的積分向奧運會、世乒賽看齊,它的獎金則是所有乒乓球賽事中最高的。
是以,WTT新加坡大滿貫,算是國乒在2023年迎來的第一場重要戰役。
本屆賽事,5個項目的冠軍分别是:
男單冠軍:樊振東
女單冠軍:孫穎莎
男雙冠軍:樊振東/王楚欽
女雙冠軍:孫穎莎/王曼昱
混雙冠軍:王楚欽/孫穎莎
孫穎莎斬獲三項冠軍,樊振東和王楚欽分别拿到兩冠。五項冠軍被4個人瓜分,這也基本展現了目前國乒隊内,哪些選手的狀态好、任務重。
冠軍名單雖然波瀾不驚,但也有一些其他選手帶來驚喜和意外。
錢天一和張瑞攜手打進女單四強,證明了國乒女單的非主力選手,也能在外戰中打出高水準。
錢天一憑借新加坡大滿貫亞軍帶來的高額積分,年終世界排名達到了第7位。
德班世乒賽——
對于國乒來講,除了奧運會之外,最重要的賽事就是世乒賽了。
上屆世乒賽,國乒沒能拿到男雙冠軍,讓伊朗杯暫時旁落。
這一次國乒如願包攬5項冠軍,冠軍名單如下:
男單冠軍:樊振東
女單冠軍:孫穎莎
男雙冠軍:樊振東/王楚欽
女雙冠軍:陳夢/王藝迪
混雙冠軍:王楚欽/孫穎莎
如果算上男團和女團的兩座獎杯,現在世乒賽的七大獎杯就已經全都在國乒手中了。
國乒包攬了男單4強(樊振東、王楚欽、馬龍、梁靖崑),占據女單4強中的3席(孫穎莎、陳夢、陳幸同)。
三個雙打項目國乒都拿到冠軍,但決賽對手均為外協組合,其中女雙和混雙都輸過外戰。
這些情況,也為國乒後來在杭州亞運會上的幾場失利埋下伏筆。
杭州亞運會——
雖然杭州亞運會的參賽選手都來自亞洲,賽事積分也不算高。
但由于我們是東道主,國乒的主要競争對手也來自亞洲。
是以杭州亞運會的乒乓球賽事,還是非常引人關注的。
杭州亞運會乒乓球共有7個項目,國乒拿下6個冠軍。
男單冠軍:王楚欽
女單冠軍:孫穎莎
男雙冠軍:樊振東/王楚欽
混雙冠軍:王楚欽/孫穎莎
男團冠軍:中國隊
女團冠軍:中國隊
國乒丢掉的唯一一金,是女雙金牌。
國乒赢球屬于正常操作,輸球才算大新聞。
9月30日那天,國乒男雙組合梁靖崑/林高遠,以及女雙組合孫穎莎/王曼昱、陳夢/王藝迪接連輸球。
男雙失利尚可了解,由女單世界排名前4選手組成的兩對女雙組合在同一天輸球,提前宣告國乒無緣女雙金牌,令人感到震驚。
男女雙打雖然不是奧運項目,但這樣的“翻車”事件還是提醒國乒永遠不可掉以輕心,說不定在哪次大賽上,對手憋的大招就會收到奇效。
成都混團世界杯——
2023年12月4日至12月10日,首屆國際乒聯混合團體世界杯在成都進行。
網球、羽毛球等項目都有混合團體大賽,國際乒聯混合團體世界杯的舉辦,也讓乒乓球賽事的拼圖變得更加完整。
15局8勝、以循環賽積分決定冠軍、參加完混雙的選手不能再參加單打比賽......各種創新規則,也為這項全新的賽事增加了不少看點。
當然,不管規則如何,國乒奪冠還是沒什麼懸念的。
兩個階段小組賽,國乒以9場全勝的戰績強勢奪冠。
具體對陣和比分如下:
中國8-0瑞典
中國8-0中國香港
中國8-2波多黎各
中國8-1斯洛伐克
中國8-1中國台北
中國8-1法國
中國8-1德國
中國8-5日本
中國8-1南韓
給國乒制造最多麻煩的又是日本隊,除了日本和波多黎各之外,其餘球隊都沒能從國乒身上拿到2分。
除了上面提到的幾項大賽,國乒選手們在整個2023年也幾乎沒閑着。
平昌亞錦賽和成都大運會,國乒均包攬7項冠軍。在級别較高的WTT系列賽上,國乒選手們也基本不會讓冠軍旁落。
聊完國乒在重大賽事中的整體表現,再來看看國乒選手們的個人表現。
男單——
樊振東、王楚欽、馬龍和梁靖崑位列世界前4,林高遠排名第7,林詩棟排名第9。
樊振東拿到了德班世乒賽和WTT新加坡大滿貫這兩個最大的“經驗包”,WTT新鄉冠軍賽和盧布爾雅那站的積分也不少,另外他在亞錦賽和亞運會也都打進決賽。
樊振東排名世界第一,可以說是實至名歸。
王楚欽經常和樊振東争奪男單冠軍,杭州亞運會男單決賽,王楚欽4-3擊敗樊振東奪得金牌,這也是他在2023年赢得的最重要的男單冠軍。
王楚欽在男雙和混雙項目上同樣肩負重任,并且成績穩定。他在杭州亞運會獨得4金(男單、男雙、混雙、男團),也展示了他的“勞模”本色。
馬龍依然穩居世界第三,這一年他雖然沒有拿到特别重要的單打冠軍,但他依然對外協選手保持着優勢,年底進行的混合團體賽,馬龍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接下來,梁靖崑、林高遠、林詩棟等人,基本在過去一年發揮了正常水準,但并無太多驚喜。
女單——
孫穎莎、王藝迪、王曼昱、陳夢位居世界前4,陳幸同第6,錢天一第7,張瑞第13,蒯曼第19,範思琦第20。
中國女乒的集團優勢非常明顯,包攬世界前4,前10占了6個,前20占了9個。
孫穎莎在2023年的發揮是現象級的。他和樊振東一樣,也吃下了德班世乒賽和WTT新加坡大滿貫兩個“2000分經驗包”。
另外,孫穎莎還拿下WTT總決賽的1500分、WTT新鄉冠軍賽的1000分、WTT球星挑戰賽盧布爾雅那和蘭州站各600分,還有杭州亞運會的500分。
孫穎莎在2023年的統治力無需多言,積分斷層領先,當之無愧。
除了孫穎莎之外,其餘幾位國乒女将各有優勢和劣勢。
王藝迪年終排名世界第2,從積分上講,她無疑是成功的。她和陳夢一起拿到世乒賽女雙冠軍,她自己也拿到全國錦标賽冠軍、法蘭克福冠軍賽冠軍。
但她在世乒賽和亞運會兩次輸給早田希娜,還是讓她的2023年存在嚴重缺憾。
王曼昱最近兩年起起伏伏,雖然她2023年底的積分被王藝迪超越,但在很多人眼中,一個狀态正佳的王曼昱,依然是世界最強的女單選手之一。
她在亞錦賽決賽和乒超聯賽決賽都擊敗了孫穎莎。換句話講,王曼昱的積分排名雖然不太穩定,但她依然是最有能力和孫穎莎一較高下的女單選手。
陳夢在國乒的角色和馬龍有點像,她現在也很難拿到重要賽事的女單冠軍,但依然是四強和決賽的常客。
其餘女選手,陳幸同、錢天一、張瑞等人,外戰成績也都不錯,但無奈中國女乒高手太多,她們很難在國際賽場上獲得太多表現機會。
雙打——
王楚欽/孫穎莎無疑是目前國乒隊内最受重視的一對雙打組合。
他們不僅在幾項重大賽事中穩穩拿下混雙冠軍,就連混團世界杯,他們也是當仁不讓的開路先鋒。
為了確定他們可以出戰混雙,甚至減少了他們的單打出場次數。
2024年巴黎奧運會,王楚欽/孫穎莎肯定是沖着金牌去的。
國乒坐擁男女單打世界排名前四的選手,但他們在男女雙打項目上的優勢卻并不讓人放心。
2021年休斯敦世乒賽,我們丢了男雙金牌。今年杭州亞運會,我們又丢了女雙金牌。
外協在單打項目上很難挑戰中國隊,正因如此,他們往往會對雙打鑽研很深。
上屆東京奧運會,我們就在混雙項目上意外丢金。
杭州亞運會雙打項目的幾場失利,應該為國乒敲響警鐘。
最後,再聊聊國乒的新人。
通過前面的介紹,大家一定發現這樣一件事。
2023年的國乒主力,和上一個奧運周期相比,幾乎沒有變化。
男隊樊振東、王楚欽、馬龍,女隊孫穎莎、陳夢、王曼昱,這兩套主力陣容依然穩固。
即使有其他選手的積分偶爾超越以上選手,但到了最重要、最關鍵的比賽中,還是這幾位選手最值得信任。
梁靖崑、林高遠、王藝迪、陳幸同等人也不算新人了,他們雖然也在進步,但很難取代那幾位主力隊員。
再往下數呢?林詩棟、蒯曼分别是男女新秀之中的佼佼者,他們二人的混雙組合,也得到教練組的重點栽培。
不過,假如有一天馬龍、陳夢這樣的老将退役,樊振東、孫穎莎等主力的狀态不在巅峰,下面的新人,誰能立刻頂上?
2023年已經結束,2024年一開始,國乒就将馬不停蹄地奔赴賽場。
從1月3日到1月20日,國乒将在多哈連續參加WTT男子總決賽、WTT球星挑戰賽和WTT正常挑戰賽。
期待中國乒乓球隊在2024年,為我們帶來更多精彩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