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愛睡覺的陽
編輯|愛睡覺的陽
前言
馬上快要到跨年了,即将迎來2024年。窗外寒風刺骨,屋中歡聲笑語,大街小巷燈火通明。
相信此刻的讀者家中已經開始準備年貨了,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我們也是迎接2024年的春晚。
每當除夕夜的鐘聲響起,一大家族人員全體守在電視機前,觀賞着一年一度的春晚節目。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過一個問題,華麗的舞台下坐着密密麻麻的觀衆,但是春晚的節目從來不對外售票的。
那麼台下的觀衆究竟是從何而來的?難道是有“背景”嗎?
台下都是何人?
衆所周知,春晚的新春晚會是央視舉辦的。全稱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我們簡稱春晚。
當初在1979年,才正式開辦。一直到2014年的時候,才被定位為國家項目。
春晚最早從改革開放時期說起,随着社會的變化,人們的生活水準逐漸提高,電視機開始進入普通家庭。
當時央視作為唯一的國家級電視台,開始嘗試舉辦一些大型綜藝晚會,來豐富人民群衆的業餘文化生活,春晚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為了慶祝新年的來到,春晚的舉行變得異常的有意義,這也是展示出來中華兒女的團結和喜慶的氛圍。
春晚的藝術表演家們,他們通過反複的排練,一場精神盛宴才得以讓我們欣賞。
台下的觀衆們拍手叫好,通過錄影機傳入我們是視線中,我們不光看到精彩的歌唱節目、獨幕喜劇等。
帶給我們氛圍感最足就是台下那些觀衆們,整體看下來非常的熱鬧,從精神世界給我們最大的愉悅。
但是大家都非常好奇,這些觀衆都有自己的位置,難道是有内部消息賣票的嗎?
其實不是的,春節聯歡晚會的門票是不進行售賣的。觀衆席上面的人都是有背景的人,但這并不代表他們都是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得門票的。
有些人認為隻有那些有“背景”的人才能獲得邀請,這種看法其實是一種誤解。
事實上,很多觀衆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實力獲得門票的。
首先會有一些政府官員們因為在工作中表現非常出色,或者是工作方面有什麼貢獻才獲得到此殊榮的。
還有有些企業老闆是因為在自己的行業中有着出色的業績,而被邀請到春晚。
畢竟是面對全中國的節目,還有明星藝人則是通過自己的才華和努力獲得了春晚的認可。
當然這些明星會有“特殊”的待遇,這個待遇就是可以邀請自己的家中朋友來參加。
像是演員行業,一年到頭和自己父母相見的次數非常少,更不要說什麼背的親戚朋友。
在春晚的晚會上,表演者在台上賣力的演繹,台下的親人淚流滿面的欣賞。普通人家團聚吃着熱乎乎的餃子。
而這些明星們,享受着不一樣的團聚方式,這也是主辦方非常人性化的獎勵。
還有一些春晚節目的幕後從業人員,也會準備他們的座位。為的就是能讓他們享受節日的氛圍。
忙碌了這麼久,可以好好的欣賞下節目,放松一下緊張。不得不說春晚的上司們。真的是非常人性化。
相信大家可以猜測到七七八八,但是網絡上面流傳的“小圓桌”,背景無限強大的傳言。
導緻網友們衆說紛纭,甚至有時候主持人還會走到身旁,采訪一些問題,那麼這些“小圓桌”的人究竟是誰呢?
其實網上流傳的都是謠言,“小圓桌”的觀衆們是非常具有影響力的人們!
可能有些讀者會覺得我誇大其詞,并不是的。這些觀衆們一般會邀請當年上戰場的老兵們。
想當初是他們不顧一切的奮戰一線,流血流汗他們毫無怨言,為了就是守護着我們唯一的家園。
還有一些觀衆們是科學研究者,他們貢獻更是無限的。他們黑白颠倒的在研究室潛心工作,為的就是我們社會的進步。
還有很多很多,他們能有此殊榮,絕對有資格受全國人民的尊重的!
春晚不對外售票,因為觀衆席上的座位也是有限的,但春晚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卻足以讓觀衆席上座無虛席。
春晚的贊助商有什麼講究?
除了春晚的觀衆席,受大家讨論的就是春晚的贊助商們。
網友表示:“整場春晚一場下來要不少錢吧?央視能夠承擔的起嗎?”
網友擔心其實是多慮的,像是春晚這樣的大型節目,會有不少的贊助商搶破頭的想合作。
我們的口頭語“活招牌、活招牌”,說的就是類似春晚這樣大規模的活動,是面對全國觀衆的。
更是有着非常高的收視率和廣泛的影響力,如果成功合作,那麼對于品牌的知名度和曝光率都是非常高的。
對于品牌方來說,贊助春晚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營銷政策,首先可以幫助企業擴大市場,提高銷售額。
兩方互利的合作,企業可以獲得更多的營銷機會和資源,最關鍵的是能給觀衆們們帶來非常高的影響力度。
觀衆們會想:“這個品牌一定非常值的信任,都能夠上春晚的舞台!”
是以春晚的贊助商們競争非常激烈,隻有少數的企業能夠獲得機會。不光是國内企業,甚至一些國際的大牌子也希望争取到這難得的機會。
是以說春晚贊助商的要求也是極高的,但是有少數的網友非常唱反調:“這既然是花錢的節目,哪個企業出錢多就和哪個合作呗!”
那可就大錯特錯了,這其中的門道也是非常的複雜。企業财力雄厚是非常的重要,但是這不是入選的硬核标準。
首先企業的知名度要高,産品的硬性條件也要非常的高,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企業的形象要非常好。
不能有負面新聞,口碑要非常的優渥。最重要的是要遵循兩方的條約,信譽是非常的重要的。
春晚的收視率為什麼越來越低?
随着社會的進步,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就是春晚的收視率為什麼會越來越低呢?
首先一點,網絡越來越強大,人們漸漸離不開手機。娛樂活動也是花樣無窮,選擇性是非常多的。
人們不會再像以前一樣,卡好點守在電視機前。春晚創辦者也是非常的頭疼,因為節目的形式和内容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題。
沒有新意的表演會讓觀衆們有審美疲勞,還有就是個人時間方面的原因,不少外地打勞工員或者是家庭原因沒有辦法觀看。
春晚的節目也是非常長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可能前半段看的津津樂道,但是看到一半就會身體俱疲。
有一位網友提問的一個問題非常的好,他表示:“如今的春晚品質一年不如一年,但是為什麼還是有人願意看呢?”
這可能是中華兒女養成的習慣,提到過年大家都有這個習慣,想要看一下春晚,已經形成了文化意義。
再一個春晚最多的還是“年氣”,通俗點說就是過年時候大家喜氣洋洋的氛圍,這也是承載了滿滿的回憶……
同時看春晚已經屬于一個“社交活動”,大家坐在一起忙活一年的身體和精神都在此刻得到疏散。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開盲盒”,大家對于未知的事情非常的好奇,就想看看今年的春晚和往年比是否優質。
前幾天網友們在談論關于“科目三”的事情,大家都在猜測所謂的“科目三”能否能上春晚的舞台呢?
現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不光網友們紛紛跳,就連楊麗萍團隊也有在參與。如今甚至海外的朋友都在緊跟潮流。
但是也有網友們反對,認為觀看春晚的“老年人”占比例多,像是新潮流的趨勢,老人家欣賞不來。
如今大家都在讨論這個話題,“科目三”能否上春晚的舞台,還是需要春晚組委會的安排。
不管是結果怎樣,還是尊重每一位藝術家們的奉獻,感謝每一位的從業人員的奉獻!
結語
大家認為“科目三”會上春晚的舞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