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再不努力,就隻能開理想L9了

作者:首席商業評論
你再不努力,就隻能開理想L9了

萬衆期待,華為終于公布了旗艦SUV M9,看到衆多自媒體釋出了很多圖文和視訊,于是我趕緊去看了一下釋出會和M9的參數配置。

看完一拍大腿,各方面數值确實都要拉滿的感覺,而且從外形設計,内飾的沙發冰箱彩電(投影),智能化功能設計,都對标着理想L9,但是都要超過L9的感覺。

你再不努力,就隻能開理想L9了

不過看一下價格,46.98萬起,不禁覺得囊中羞澀。你買這麼好的車,肯定不能隻買乞丐版吧,選配搞一下,怎麼也要50多萬了。

你再不努力,就隻能開理想L9了

想要擁有M9,怎麼也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實力。但不得不說,華為敢于這麼定價也說明了中國車企越來越不甘心隻待在中低價位區了。

華為為何要出問界M9?

第一, 問界這個品牌已經起勢了,但還沒有占穩市場,之前M7因為華為Mate60的流量紅利,以及20多萬的價格優勢,一炮開門紅。但一個品牌如果隻有一款車型穩定銷量,顯然是不夠的,問界需要繼續向上探索。

第二, 理想L系列的成功,已經驗證了市場上對中高端新能源車型,特别是中高端SUV的成功範例,連原先定位高端的蔚來都要被打得快掉出第一梯隊了。直接對标理想L系列并快速超越它,一方面華為确實有這個研發投入和實力,另外一方面可以快速在行業内打出标杆,也能有銷量,占據品牌勢能的最高點。

你再不努力,就隻能開理想L9了

至于這兩個車型怎麼選,我問了文心一言,它的回複是:

理想L9和問界M9在外觀設計、内飾設計和銷售表現等方面有着明顯的差異。理想L9适合家庭使用者,追求功能性和現代感;而問界M9适合那些穩重且追求豪華感的消費者。無論你是追求力量感還是低調奢華,都能從中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車型。

那麼你會怎麼選?

華為希望通過M9的哪些方面來證明自己?

第一, 智能化體驗。在智能駕駛上,華為投入的研發和速度有目共睹,其實我們早就在上半年就說過,智能化體驗,特别是智能化駕駛能力,是未來智能汽車或者電車的核心競争力之一。

你再不努力,就隻能開理想L9了

第二, 安全。釋出會上特别公布了兩輛大卡車前後夾擊M9的視訊,餘承東特别指出,ABCD四個柱都沒有變形。這當然是很好的結果。

你再不努力,就隻能開理想L9了

不過這樣測試是否能完全說明安全性,譬如側面碰撞如何?畢竟真實相撞時并不是完全正面,而一旦力的角度發生變化,情況可能不同。另外,測試中車輛速度并沒有看清楚,如果時速不高,有多大參考性?如果有小夥伴看到速度的辨別可以回報給我們。

還有一點,因為相撞并不是問界M9主動在高速狀态下相撞,沖擊力是否足夠達到測試标準?

這些點隻能有待時間證明了。而這一點,主要是針對理想L7最近的事故進行的一個主動回應,希望特别突出這一點來引起消費者注意和輿論支援。

第三, 還是内飾,其實就是冰箱沙發大彩電,讓使用者更加舒适,有私密性,這個其實已經不算太新鮮的設計了,好多車型都有,當然,這樣價位的豪華SUV,必須都要配備。

你再不努力,就隻能開理想L9了

第四, 價格。目前的定價,隻能說一言難盡。

這次的定價,一方面可能想展現最高端的定位,貼上科技車皇的身份,不與其他競争對手肉搏,同時,可能也想拉開與M7的價格差距。

畢竟,大家可别忘記M7了啊,才釋出幾個月,現在風頭幾乎就沒了,還得要照顧M7的銷量和使用者感受。

新能源汽車的競争越來越像智能手機?

不得不說,新能源汽車目前的競争真的越來越像智能手機了。

從配置,參數,軟體體驗等各個方面去比拼。

隻不過車子需要上路,有四個輪子,在安全性上的重視程度肯定更高。

是以,造手機的小米,華為都開始造車,而造車的蔚來也能做手機。

你再不努力,就隻能開理想L9了

車機關聯,也算是一個賣點。

連車型名稱都和手機一樣,一般都是用英文字母+數字開始一個系列,譬如L8,M9,X9,然後開始Pro,Max,Ultra來表達不同檔次的配置。

隻不過,應該過不了多久,這樣卷配置卷參數的競争就差不多到頭了,新能源汽車的上漲應該就會進入平穩階段。

你再不努力,就隻能開理想L9了

而這些擁有了人工智能加持的車廠們下一步會做什麼?除了MPV以外,還有沒有其他劃時代的産品?

譬如,火箭,機器人?

有網友說,為什麼最近中國新能源車發展那麼快?因為馬斯克開源了很多電車的設計。我認為這個說法不算全面,但也不能說毫無道理。

未來我們能否抓住底層技術的突破,可能是産業能否繼續快速發展,能否成功出海的關鍵因素之一。

我非常期待這一天快點到來,加油吧,中國車企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