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母親透露出走原因并拜托大事;回養老院還是留在家又成為一個問題

作者:上海故事周末茶座

母親陶依嘉透露出走原因并拜托大事;回養老院還是留在家裡又成為一個問題——《我去養老院了》長篇紀實小說連載之四十七

原創 柯兆銀 著 上海故事周末茶座 2023-12-26 21:39 發表于上海

長篇紀實小說《我去養老院了》,演繹上海今日之百姓故事。

《我去養老院了》,展示老人生活的真實狀态,是老人的生活顧問,也是廣大子女了解父母的獨特視角。

呈現你身邊的人,描寫你身邊的事,好看的故事情節、活靈活現的人物和有益的人生哲理,給你不一樣的閱讀感受。

母親透露出走原因并拜托大事;回養老院還是留在家又成為一個問題

47

母親陶依嘉透露出走原因并拜托大事;回養老院還是留在家裡又成為一個問題

汽車行駛在馬路上,車速很快,半個小時就回到南昌路上,駛進東方巴黎霞飛苑停下,大家上樓回到了張孝明的家。

“姆媽,你先洗把澡,浴缸裡的水我放好了。”季芳芳熱情地說,“洗完澡吃宵夜。”

“好好,我真的餓了。”陶依嘉疲乏地說。

張孝珍把陶依嘉扶進衛生間,季芳芳拿來替換的衣服, 她們退了出來。阿寶跑到衛生間外面坐了下來,睜大眼睛看着四周,仿佛在為主人站崗。

“像個忠誠的衛士。” 張孝霖說。“是以姆媽喜歡阿寶。”張孝明說。

“哎,剛才,我看見姆媽還以為是鬼呢,吓了我一跳。” 張孝珍小聲地說。

“你怎麼搞的?認錯屍體了?”張孝霖看着張孝明連連搖頭,“弄得大家多尴尬多被動啊。”

“哎呀,一個晚上沒有睡好,糊裡糊塗了。我想不明白,怎麼會認錯的呢?”張孝明難過地說,“我也想不通, 我怎麼會認錯的。”

“你一早要和南山市交通隊聯系,告訴對方搞錯了;你還要通知董院長。”張孝霖對張孝明說。

“好的。我還要把養老院送的帛金全部退還。”張孝明内疚地說,“這事弄得尴尬的。”

“我公司裡好幾個人來問姆媽的尋找情況。”張孝霖說。

母親透露出走原因并拜托大事;回養老院還是留在家又成為一個問題

他們說着話,陶依嘉出來了,在沙發上坐下,開心地說:“真舒服。”阿寶也跟了過來,在陶依嘉腳下趴着。

“休息一會兒就吃飯。”張孝明說。

“阿寶也很髒,我先給它洗澡吧。”陶依嘉說。

“你還是先吃飯吧,明天再為狗洗澡吧。”張孝霖說。“不行,洗了澡阿寶才舒服。”陶依嘉朝阿寶招呼了一聲,就朝衛生間走去,它馬上跟了過去。

“姆媽逃出養老院,就是為了給外婆外公掃墓?”張孝霖疑惑地說,“是不是另有隐情呢?”

“不會的。姆媽擔心講了要去掃墓,我們都反對,是以就自己直接去了,姆媽做事不喜歡求人。”張孝珍說。

“阿哥講得有道理的,”張孝明說,“可是,會有什麼隐情呢?他跑回老房子也是個謎啊。” “那倒可以了解,因為想回家。”張孝霖說。

“憑心而論,姆媽能乘貨車離開養老院,有勇有謀啊。”張孝珍稱贊道。

“姆媽确實能幹。”季芳芳說,“我看阿明就不及姆媽。”

“阿明有阿明的長處。”張孝霖說着打了個哈欠,“半夜1點鐘了。”

陶依嘉帶着狗出來,季芳芳忙把鲳魚、炒蛋和一碗飯端到餐桌上,笑吟吟地說,“姆媽,吃飯。”

陶依嘉在餐桌前坐下,說,“真的餓了。哎,阿寶吃什麼呀?”

“我準備好了。”季芳芳在地闆上鋪上一張報紙,拿來盛着鲳魚的小碗和兩個饅頭放在報紙上。

“阿寶,吃吧。”陶依嘉對阿寶說。

阿寶仿佛聽懂了,開心地搖了搖尾巴,就坐下開始品嘗美食了。

“哦,出了什麼大事了?”陶依嘉吃了一口炒蛋,驚訝地問張孝明。

張孝霖、張孝明和張孝珍都驚訝地看着陶依嘉。

“我在衛生間垃圾桶裡看見一個‘奠’字,”她說,“還有一副對聯,‘慈母一去杳無影,兒女千聲呼不回。’這是怎麼一回事啊?”

“哦,朋友母親過世,請阿明寫的對聯。”季芳芳靈機一動地說。

張孝霖、張孝珍都看了看季芳芳,這個女人反應真快。“哦,是嗎?”陶依嘉看了看張孝明,眼神裡還有些疑惑。

“姆媽,你到底幹什麼去了?”張孝明笑了笑,“我們到處在找你,董院長和焦主任急得頭頭轉。”

“給你們外婆外公掃墓去了。”陶依嘉說,“阿明, 我拜托你,我死後,你要代我掃墓 10 年,以後也就算了。”

“我明白了。”張孝明笑道,“不過,這話說得太早了,你有得活了,長命百歲。”

“姆媽,你沒有阿明同意,怎麼會走出養老院的?” 張孝珍問。

“現在不告訴你們。”陶依嘉得意地說。

“姆媽,你出去就是為了掃墓,沒有其他事嗎?”張孝霖笑問。

“好,我吃好飯告訴你們。”陶依嘉低頭看看阿寶, 見它吃得開心的樣子,欣慰地笑了。

“哎,姆媽,你出去兩天,胰島素打過嗎?”張孝明問。

“打過了。”陶依嘉回答。

很快,陶依嘉吃好了,坐到沙發上,季芳芳拿來毛巾給她擦臉擦嘴。

“我們聽姆媽透露秘密了。”張孝霖笑着提示道。

“我這次出去,還辦了一件重要的事,”陶依嘉欣慰地說,“給呂老師落葬。”

大家都感到很意外,互相看了看,然後一齊看着她。

“我有一件重要的事要拜托你們。”陶依嘉認真地說,

“我将來死後,和呂輝葬在一起。我怕你們不同意,我今天已經做好了公證。”

“姆媽離開養老院,做了三件事,一是給外婆外公掃墓,二是為呂老師落葬,三是做了要和呂老師合葬的公證。”張孝霖總結地說。他心裡很不舒服,母親要和呂輝而不是和父親合葬,不像話啊。不過,現在不是說話的時候,一定要阻止她這樣做。

“是的。”陶依嘉微笑着說。

“辦這三件事,我們可以陪你一起去的,何必要突然出走呢?”張孝明不無埋怨地說,“搞得大家都很緊張。”

“為外婆外公掃墓你們會陪我去的,為呂老師下葬、做公證,你們會願意嗎?”陶依嘉說。

“姆媽就是這樣,看準了的事一定要做成的。”張孝明說。

“你和呂老師沒有結婚證,陵園怎麼會讓你來為呂老師落葬呢?”張孝霖不解地問。

張孝明和張孝珍都看着陶依嘉,哎,這個問題提得好。

“我有一個朋友在區民政局工作,他和陵園的一把手是好朋友,下葬的事我托他幫忙的。我又托另外一個朋友聯系了律師事務所。這兩個朋友都是我的作者,我為他們出版過小說。”陶依嘉說。

“哦,托到關鍵的人,有問題也沒有問題。”張孝霖了解地說。

“阿明,我還要回養老院去嗎?” 陶依嘉期待地看着張孝明。

“當然要回去的。”張孝明脫口而出,趕忙補充道,“住幾天再回去吧。”

陶依嘉像小孩做錯了事一樣,立即低下頭不言語了,嘴裡咕哝,“還要回去啊。”

大家都看着陶依嘉,沒有說話。

“老房子拆遷的事怎麼樣了?”陶依嘉問張孝霖。“嗯,原來是元旦開始,現在推遲到 3 月份,6 月份全部結束,區委、區政府已經列入明年工作規劃,并且對外宣布了。”張孝霖說。

“那好。我不回養老院了,就住到後樓,可以住半年。”陶依嘉說。

“老房子不能住人的啊。”張孝明着急了。

“樓梯陡,沒有煤衛,我都能克服。”陶依嘉自信地說。“你畢竟76歲,虛歲77了,萬一上下樓梯有個閃失,那可不得了。”張孝明朝張孝霖搬救兵了, “阿霖,你說呢?”

“我以為,姆媽堅持要住回去,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我們請個鐘點工,每天做8個小時,我們兄弟兄妹,每晚輪流值班。”張孝霖說,“以後拿拆遷款買安置房,姆媽就有自己的房子住了。當然,姆媽住的新房,戶主名字應該是姆媽,這樣姆媽就住得安心。”

張孝珍佩服地看了看張孝霖,這個阿哥腦子真靈,姆媽住進新房子,新房子屬于姆媽,将來作為遺産我們就理所當然地繼承了,芳芳要獨吞後樓的拆遷補償款就白日做夢了。不過,前樓賣掉的錢也要平分,稍後要繼續和阿明交涉。她想到這裡,馬上說:“如果老房子姆媽住得不舒服,就住到我家來過渡,當然也可以回到阿明家。”

張孝霖樂了,這個妹妹比弟弟反應快得多,和我配合得真好!

“我看不合适,”季芳芳平靜地說,“後樓沒有瓦斯,要生煤爐;沒有衛生裝置,要倒馬桶;樓梯這麼陡,上上下下像爬華山一樣,我們要為姆媽的安全考慮。”

“住過去要丢命的。”張孝明激動地說。

“再大的困難,我自己克服。”陶依嘉堅決地說,“我不回養老院,回老房子住。”

母親透露出走原因并拜托大事;回養老院還是留在家又成為一個問題

“我原來和姆媽說起過,在外面借一間房子讓姆媽住, 這個方案更可行。”張孝明說。

“芳芳的病好了嗎?”張孝霖問。

“哎,芳芳原來說最多一年,姆媽就可以回來的。”張孝珍緊跟着說,不無挑釁地看了看季芳芳。

“沒有好啊,我硬撐着呢。要麼,姆媽住回來,我回娘家吧。”季芳芳微笑着說,“就是我原來說過的方案。”

“芳芳說話算數,原來是這樣說過的,”張孝霖誇獎季芳芳。

“姆媽,你就不要客氣了,搬回來吧,這裡原來就是你的家。”張孝珍對陶依嘉說。

陶依嘉看了看張孝霖和張孝珍,瞅了瞅張孝明,看見他眼神裡有一種惶恐。唉,如果住下來,阿明的日子就難過了,何況芳芳還會鬧出事來的。

“姆媽就是怕麻煩别人,這是你的兒子啊,又不是别人。”張孝霖鼓動地說。

“就是啊,你不回來芳芳也不高興,她是真心真意的。”張孝珍笑道。

“老房子看樣子是回不去了,确實居住有困難,我看前樓那個男的,也是無知無識的。但是,這裡,我肯定是不留的。”陶依嘉低下頭想了想,擡起頭來悲哀地說,“我還是回養老院吧。”

“姆媽,你……”張孝霖說。

陶依嘉打斷張孝霖的話,“你們不要說了,我還是回養老院吧。”

過了一會兒,張孝霖和張孝珍告辭走了。季芳芳在客廳放了一個棉墊,拿出一件舊棉被,對阿寶說“過來睡覺”。

阿寶看了看陶依嘉,她開心地說:“你今天就睡在這裡。”

阿寶走過來在棉墊上躺了下來,陶依嘉上前為它蓋上棉被,阿寶愉悅地看着她。

“姆媽,你早點睡吧,再不睡天要亮了。”張孝明說。

“我累了,我要睡覺了。”陶依嘉打了個哈欠。

張孝明把母親領進她住過的卧室,她環視四周,心裡很不是滋味。卧室變化大了,牆上新挂了書畫作品,還放了一個大書櫥,她睡的床和買的楠木書櫥不見了。三人沙發翻開來變成一張床,被單和棉被都是新的。陶依嘉皺了皺眉頭,還說一年讓我回來,騙鬼呢。

張孝明剛要離開,就聽到阿寶在客廳裡叫了起來,那聲音仿佛孩子在叫喚母親。

“它要和我一起睡。”陶依嘉說,“把棉墊拿進來, 讓它睡在我的床邊吧。”

張孝明把棉墊和棉被拿來放在陶依嘉床邊,阿寶走了進來,小聲地叫了兩聲,就在棉墊上安靜地躺下,眼睛看看陶依嘉,仿佛擔心她走掉似的。

陶依嘉為它蓋上棉被,感歎地說,“狗真懂人事。”

“這條狗真靈光。”張孝明贊賞道。

張孝明走出房間,回到卧室準備睡覺。

“阿明,我告訴你,老媽在這裡住幾天就要走的,我的毛病還沒有好呢。”季芳芳提醒道。

“我看你身體還可以啊。”他笑道。

“她來了就不可以了。”季芳芳闆着臉說,“我感覺不好,都忍着不說,不想影響你工作而已。”

“你不是說姆媽可以留下你住回娘家嗎?”他問。

“場面上說說而已,你當真的了?你對我撒野,威脅要和我離婚,我要找你算賬的,哼!”季芳芳冷笑道。

(待續)

作者簡介:

柯兆銀,副編審,資深媒體人。先後在多家報刊社工作,擔任責任編輯、編輯部主任和副總編輯。創作撰寫的小說、散文和新聞人物采訪文章,在《萌芽》《上海小說》《新民晚報》《解放日報》《聯合時報》《文化與生活》《上海灘》《國際市場》等報刊上發表, 曾有長篇小說《聯考的故事》等多部作品出版。

重要提示:《我去養老院了》由知名主持人齊歌演播111集,在喜瑪拉雅平台播放,歡迎收聽。

齊歌,知名廣播電台主持人,播講過多部小說;他聲音優美動聽,擅長抓住作品精髓和人物性格,繪聲繪影,讓人如臨其境,欲罷不能。

母親透露出走原因并拜托大事;回養老院還是留在家又成為一個問題

齊歌演播工作照

母親透露出走原因并拜托大事;回養老院還是留在家又成為一個問題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23年9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