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價值投資 3.0 時代:給當代投資者的七條建議

作者:中信書院

作者:《價值投資3.0》作者亞當·西塞爾

關于如何尋找一流的股票投資主意,你應該已經知道應該從哪裡開始:你的實際生活經驗。你也知道如何結束:按BMP選股檢查清單(如圖1,BMP 是業務-Business、管理-Management、價格-Price)逐一分析企業的業務、管理、價格。但是,從開始到結束之間的時間相當長,如果你還不能确定是否投資這家企業,你應該做些什麼?在分析并做出投資決策之後,你又應該做些什麼?換句話說,21 世紀初期,一個成功股票投資者的投資全流程應該是什麼樣的?

本着這種講規矩、講紀律、講流程的精神,投資人、全職基金經理亞當·西塞爾的在自己的新書《價值投資3.0》中給股票投資者們提供了一些實用的建議,這些建議可以幫助你建立一些良好的工作習慣,也正是這些習慣支撐着拉塞爾每一天的投資工作順利進行。

一、行動要快,但不要急。

“行動要快,但不要急。”這是美國大學籃球教練約翰·伍登的名言。這句話普遍适用于我們人生的方方面面,也适用于股票投資。

找到一個股票投資好想法之後,你不要急着把所有的錢都投進去,全部押在這一隻股票上。你要運用價值投資者普遍運用的研究分析流程,既要嚴謹,又要耐心,一步一步地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自本傑 明·格雷厄姆創立價值投資至今,衆多價值投資者已經運用這套價值投資分析流程 100 多年了。現在,你還可以選擇按照《價值投資3.0》中介紹的 BMP 選股檢查清單,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地進行研究分析,一定注意,要冷靜冷靜再冷靜,不要讓過度興奮的情緒影響你的理性判斷。

價值投資 3.0 時代:給當代投資者的七條建議

圖1、 BMP 選股檢查清單

圖檔來源于中信出版集團《價值投資3.0》

注:BMP 是業務 (Business)、管理(Management)、價格(Price)三個單詞的首字母縮略詞。

做投資研究分析的人應該像科學家那樣,冷靜冷靜再冷靜,理性理性再理性,分析分析再分析。達爾文在建構進化論時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那些否定而不是肯定他論點的資料資料上。達爾文知道,隻有對自己特别嚴厲,他建立起的論據才會最有力。

二、多請教,多交流,多探讨,多總結。

要想做股票投資,從數字經濟中獲利,你先要好好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但也不應局限于此。你還應該好好利用别人的生活經驗,這樣一下子,你的能力圈就大得多了。朋友、親戚、同僚,所有這些人都能幫助你産生投資好主意,也能幫助你做出投資分析好結論。

如果你是一名銷售員,你可以問問你的同僚認為 Salesforce 公司的财務管理軟體怎麼樣,與其他同類軟體相比強在哪裡,看看他們說的競争優勢是否和你想的一樣。

如果你經常這樣多調查、多請教、多交流,讓你的股票研究更全面、更深入,天長日久,複利的神奇力量就會開始發揮作用。不隻是你的财富會像滾雪球一樣加速累積,你的知識也會像滾雪球一樣加速增長,你的人脈圈也會像滾雪球一樣加速擴張。

三、多閱讀,而且是大量閱讀。

巴菲特如此小心謹慎地安排日程是有原因的。巴菲特每天都要留出好幾個小時的時間來閱讀。你也應該效仿巴菲特,留出大塊時間深入閱讀。要深入了解投資領域,你就必須保證每天有一大塊固定的時間用于廣泛閱讀,閱讀内容包括報紙、期刊、部落格、公司公告、商業和投資方面的書籍等等。

閱讀會讓你獲得大量投資想法。這些投資想法會在你的腦海中聚合成一條大河。你跳進這條大河,在河水中蕩漾。多個投資想法在你腦海中互相激蕩,這對你産生新的投資想法很重要,對你充分了解你持股的那些企業也很重要。

四、利用市場的愚蠢,逆向投資。

我不會建議你等到危機來臨才去投資你發現的優秀企業的股票。

如果你在研究分析後認為某家企業的業務品質合适、管理品質合适、股價 合适,那麼現在出手也合适。巴菲特差點兒放棄收購喜詩糖果,就是因為雙方為幾百萬美元讨價還價,争執不下。我可以告訴你,股價暴跌時,所有消息都是壞消息,這個時候把錢投入股市,買入你選擇的企業的股票,這種事從來都不會容易做到。傑裡米·格蘭瑟姆将這個過程描述得非常準确:“股市暴跌大恐慌,加倉加倉再加倉。”

慢慢練吧,時間久了,次數多了,你就可以訓練自己逐漸學會做到這一點。

五、不要分散投資,要高度集中投資。

現代投資組合理論在學術圈非常流行,主張分散投資,對此巴菲特嗤之以鼻,彼得·林奇也嗤之以鼻。彼得·林奇說,這種無腦多元化其實是“多元惡化”,說得真對。由 100 隻品質平庸的股票構成的多元化投資組合隻會産生多元化但整體平庸的投資業績。

我建議你不要分散投資,而要高度集中投資,充分利用你個人的過人之處,去尋找在行業内确實有過人之處的好企業。運用 BMP 選股分析架構一個企業一個企業地研究,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地分析。一旦确定哪幾家企業的股票過關,就馬上大量買入,然後長期持有。

安德魯·卡内基 1885 年在匹茲堡庫裡商學院的畢業典禮上說:“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這個傳統說法完全錯誤。我告訴你們,正确的做法是,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然後小心照看好你這個籃子。”

六、集中、集中、再集中。

有些人就是無法忍受集中投資帶來的巨大心理壓力。很多人都做不到在初期就把所有資金都放進蘋果或者亞馬遜股票這一個籃子裡。大多數人沒有信心把一生積攢的錢都投資到少數幾隻股票上。這也正常,沒關系,盡量集中就好。你隻能在實際的投資操作中體驗和感受,逐漸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低股票數量。

不過,有個方法可以助推你的集中投資程序,這個方法就是養老投資規劃三問。你可以拿出一張紙,自問自答三個問題,大緻規劃一下你的養老投資配置。

  • 第一問:你為退休養老總共儲蓄了多少錢?
  • 第二問:你每月的工資收入扣除你日常生活必需開支之後還能剩下多少閑錢用于投資股票?
  • 第三問:養老儲蓄和工資收入中可自由支配的這兩部分資金各拿出多大比例去投資少數幾隻你有高度信心的高品質企業股票,你會覺得比較安心自在?

好好算算,用數字說話。

七、長期長期再長期,加倉加倉再加倉。

彼得·林奇非常有信心地認為,業餘投資者自己做股票投資也能做得相當好,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與基金經理不同的是,業餘投資者不需要向任何人報告短期業績。不用和同行公開比較短期業績,這讓業餘投資者可以放開手腳,把目光放在長期業績上,專注于尋找高成長企業,就是那些可以增長而且是像滾雪球一樣持續增長好多年的偉大企業。

作為一個專業投資者,我可以告訴你,彼得·林奇說的絕對正确。基金經理真的很難在長期業績和短期業績之間取得平衡,一隻好股票可能未來 3 年的長期預期表現很好,但是未來 3 個月的短期預期表現很差,這會破壞基金經理的年度業績排名。

作為長期投資者,我們應該優先考慮的事項很明确,隻有一個:高品質企業,高品質企業,還是高品質企業。我們要穩定地、有紀律地努力去識别、買入、持有高品質企業的股票。

《價值投資3.0》新書資料

WHERE THE MONEY IS: Value Investing in the Digital Age

價值投資 3.0 時代:給當代投資者的七條建議

基本資訊

主書名: 價值投資3.0

副書名:數字經濟時代如何尋找百倍成長股

作者:[美]亞當·西塞爾(Adam Seessel)

譯者:劉建位

出版時間:2024年1月

ISBN:9787521754247

内容簡介

技術變革正在重塑經濟。10年前,世界上市值最高的10家上市公司中隻有2家是數字企業,而今天,前10家中,數字企業占了8家。全世界的投資者都在努力了解數字時代,思考如何在這個時代從股市中獲利。

本書作者亞當·西塞爾對這一點有深刻的了解。幾年前,他看着自己用傳統價值投資原則建立的老派投資組合在“昂貴”的科技股的沖擊下收益率不斷下滑。他決心扭轉乾坤,尋找一種新的價值投資範式,這種範式既忠實于本傑明·格雷厄姆一個世紀前為價值投資者樹立的紀律,又能反映數字時代的新現實。

本書聚焦數字時代的價值投資,西塞爾繼本傑明·格雷厄姆提出價值投資概念(價值投資1.0)、沃倫·巴菲特進化發展價值投資(價值投資2.0)之後,提出并系統闡釋了适應數字經濟時代的價值投資新理念與新方法(價值投資3.0)。本書為現代投資者提供了他們亟需的理論指導,是一本基于價值的、新時代的股票市場賺錢指南。

在本書中,西塞爾提出了針對數字科技企業的價值分析架構——BMP選股檢查清單,無論是專業投資者還是業餘投資者,都可以用它來戰勝數字時代的投資市場。作者認為,像所有行業一樣,數字科技行業也存在發展規律,我們可以研究、了解這些規律,進行相應的投資。擁有了合适的方法,經濟的劇烈變化和科技股的快速上漲就不再是令人感到恐懼或迷茫的理由,它們變得令人興奮,我們将有機會從世界的變化中獲利。

就像本傑明·格雷厄姆的《聰明的投資者》和彼得·林奇的《戰勝華爾街》一樣,《價值投資3.0》是一本千載難逢的書,它激發了投資者的樂觀精神,開創了價值投資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