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按鈕,友善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讨論與分享,您的支援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父母開了一家小商店,生活拮據但溫馨。我從小跟着母親學會了許多家務活,母親對我非常疼愛。18歲那年,母親就把我嫁給了村裡一個大戶人家的兒子馬雲,成為他的兒媳。
婆婆劉美芳是個非常傳統的人,她教導我“嫁雞随雞,嫁狗随狗”,要時刻聽從公公和丈夫的話。婆婆性格強勢,經常批評我做事不夠利落。公公馬建國倒是溫和許多,但在婆婆面前也不敢說什麼。
我和婆婆的關系一直不太好,但為了這個家,我也隻能忍氣吞聲。直到三年前,母親突然得了重病,需要輸血和手術,家裡支撐不住這筆巨額醫藥費。我向婆婆借了五萬塊錢,這才救活了母親。
前些天,我突然接到老家打來的電話,說是母親的病又複發了,已經不治身亡。我聽到這個消息,悲痛欲絕,眼淚止不住地流。
我找到婆婆,哭着說:“媽,我想回去參加母親的葬禮,就回去三天。”
婆婆冷着臉說:“你母親死了關我什麼事?這裡那麼多活還沒做完,你跑回去做什麼!”
我哀求道:“媽,您讓我回去送母親最後一程吧,我已經欠您五萬塊錢,以後我會更努力工作還清的。”
婆婆毫不留情地說:“我當初就不該借你這五萬塊錢,你母親活該早死!你給我好好待在家裡,哪也别想去!”
我聽到婆婆這麼無情的話,心如刀割,但還是紅着眼睛哀求道:“媽,我就回去三天,您讓我去吧!”
婆婆憤怒地說:“我說了不讓你去就是不讓你去!你聽不懂人話嗎?再說一遍,你給我滾回屋裡好好檢討!”
我看婆婆态度如此堅決,心灰意冷地回到屋裡。公公馬建國這時走了過來,輕聲對我說:“兒媳,你先回屋歇着,我去勸勸你婆婆。”
我淚眼婆娑地說:“爸,我就回去三天,您幫我求求媽吧!”
公公歎了口氣,說:“我盡力吧。你媽脾氣一向不好,這個時候更容易激動。我去和她好好說說,你先别着急。”
我點點頭,回到屋裡坐立不安。過了半個小時,公公來敲我的門,臉色很難看。我忙問:“爸,媽怎麼說?”
公公苦笑道:“我勸了你婆婆半天,她就是不同意。
公公苦笑道:“我勸了你婆婆半天,她就是不同意。她說了,你既然嫁到我們家,就要聽我們的,不能三天兩頭往外跑。”
我紅着眼睛說:“爸,我知道您的好意,但我必須回家參加母親的葬禮,這是我作為女兒的責任。就三天而已,我保證做完葬禮立刻趕回來。”
公公歎氣說:“兒媳,你也知道,你婆婆的脾氣一向強勢,我在她面前也不占理。你就先别與她正面沖突了,我看着辦吧。”
我擦幹眼淚,鄭重地對公公說:“爸,我決定了,無論婆婆同不同意,我都要回家參加母親的葬禮。我對不起您,但這是我必須做的事。”
說完,我立刻開始收拾行李。婆婆看見我的舉動,氣得臉色發白,大聲質問我在做什麼。我鼓起勇氣對她說:“媽,對不起,我必須回家一趟,您不要攔我。”
婆婆怒吼道:“你這個不孝女,我還沒死呢你就想跑了?你給我回來!”
我忍着淚水頭也不回地走了出去,坐上了回家的大巴。
回到家鄉,我才真正感受到母親離世的悲痛。我泣不成聲地參加了母親的葬禮,跪在母親的靈前告别。親人們看我傷心欲絕,都勸我節哀順變,好生回婆家過日子。
表哥對我說:“妹妹,你也不容易,婆婆脾氣不好,你就多包容些。你娘已經去世,隻有公公婆婆疼你了。”
我沉默着,心裡五味雜陳。我明白表哥的好意,但我内心對婆婆還是充滿怨恨。婆婆無情的話語像刀子一樣插在我心上,我真的很難原諒她。
就在我準備回婆家的前一天晚上,公公突然打來電話,語氣激動地說:“兒媳,你快回來吧,你婆婆突然中風了,現在還在醫院搶救!”
我吃驚地問:“爸,媽情況嚴重嗎?我馬上就回來!”
我挂斷電話,怔怔地坐了好久。我内心久久無法平靜,對婆婆的情感複雜到難以用語言表達。最後,我重重地歎了口氣,決定回婆家去看望婆婆最後一面。
我匆匆趕回婆家,來到醫院的重症監護室。婆婆已經昏迷不醒,一堆儀器連接配接在她身上,我看到她那張嚴厲的臉上此刻毫無血色,不禁心生憐憫。
我輕輕拍着公公的手,也紅了眼圈。醫生告訴我們,婆婆的情況已經很危急,可能撐不過今晚。我心亂如麻,内心百感交集。
夜深人靜時,我獨自守在婆婆床前。看着她因為病痛而扭曲的面容,我不禁淚如雨下。我輕聲對她說:“媽,我回來看您了。您一定要撐住,我們還有很多話要說。”
我忙擦幹眼淚,握住婆婆的手說:“媽,我回來了。您不要說話了,好好休息。”
婆婆搖搖頭說:“我知道,我不該那樣對你。我老了,脾氣不好,你要原諒我。”
我哽咽着說:“媽,我原諒您。我也有錯,不該和您頂嘴。”
婆婆虛弱地笑了笑,又閉上了眼睛。我心亂如麻,淚水奪眶而出。這一夜我守在婆婆床前,直到天亮,婆婆終于渡過了危險期。
從那以後,我對婆婆的看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開始學會了解婆婆的脾氣和作為,而不隻是單方面怨恨她。
婆婆的身體每況愈下,我悉心照顧她起居。婆婆也不再苛責我,而是經常歎息自己年老失去理智。
一次,婆婆對我說:“兒媳,我老了,做事不再像年輕時那樣沖動了。我後悔當初不該阻攔你回家,我錯了。”
我握着婆婆的手說:“媽,我了解您。我也不該和您對着幹。我們母女都有錯,從今往後,我們好好相處。”
婆婆點點頭,眼中含淚。公公也常到婆婆跟前,勸她保重身體,不要再為過去的事自責。
我開始學會寬容婆婆的脾氣和錯誤,而婆婆也在病痛中反思自己,我們母女關系終于和解。我發自内心感謝上天給了我們重新了解對方的機會。
時間飛逝,轉眼之間婆婆已經病危在床三個月了。我天天守在她床前,細心照顧她的起居飲食,還給她念經、講故事。婆婆的脾氣也漸漸變得溫和,不再計較我的小錯小過,我們的關系日漸親密。
一天,婆婆突然拉着我的手,虛弱地對我說:“兒媳,我時日不多了。我知道,我以前對你很不好,沒給你一個溫暖的娘家。現在我隻希望你能原諒我,别再記恨在心裡。你一生下來,我就是你的媽。我想聽你叫我一聲媽。”
我淚水奪眶而出,握緊婆婆的手說:“媽,我早就原諒您了。我也很感激您這些年對我的養育之恩。您放心吧,我會永遠當您是我親生母親。”
那天晚上,婆婆在睡夢中安詳離世。雖然提前做好了心理準備,但親眼看着婆婆的離去,我還是不禁痛哭失聲。公公更是悲痛欲絕,整日抱着婆婆的遺像痛哭。
婆婆的喪禮上,我看着她甯靜的面容,内心升起前所未有的哀思與懷念之情。我終于徹底釋懷,接受她作為我的母親。
公公變得沉默寡言,整日郁郁寡歡。我盡可能地照顧他的生活,但他的健康每況愈下。
一天,公公突然對我說:“兒媳,我老了,沒幾天可活了。我隻有一個遺願,希望你能一直陪伴在我身邊,不要丢下我一個人。”
我握緊公公的手,淚眼婆娑地說:“爸,您放心,我會永遠陪着您的。我再也不會離開您了。”
公公點點頭,臉上露出安心的笑容。我日夜陪伴照顧公公,直到他在一個冬日靜靜離世。
站在公公和婆婆的墓前,我久久不能自已。這一生,他們給了我生命,養育我長大成人。我終于學會感恩,并珍惜我們曾經擁有的點點滴滴。
人生就像大海,有風平浪靜的時候,也有巨浪洶湧的時候。面對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痛苦,我學會寬容和釋懷。親人永遠是我内心最柔軟的一部分,我會用時間來治愈生命中的創傷,用愛來銘記他們。
時間一天天流逝,轉眼間我在這個家已經生活了十幾年。公公和婆婆相繼離世,我獨自一人生活在這座大房子裡。每每想起他們,我都會落淚。
有一天,表哥來看我,他看我生活孤單,勸我說:“妹妹,你還年輕,就别守活寡了,我介紹你認識個對象,改嫁過好日子吧。”
我搖搖頭,說:“表哥,我不會改嫁的。我欠公公和婆婆太多太多,我要用餘生來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我會一直生活在這個家,守護我們的回憶。”
表哥歎氣說:“妹妹,你也不要這樣一直守寡啊,一定要開開心心地生活。要不,你就搬出來和我們住吧。”
我知道表哥是出于好意,但我還是搖頭拒絕了。因為我知道,我的心永遠留在這個曾經與公婆一起生活的地方。
日子一天天過去,我獨自生活的點點滴滴似乎都還留有公公和婆婆的身影。每逢節日,我仍然會照常準備他們喜歡吃的菜,在他們的位子上放好碗筷,隻是永遠不會再有人坐在那裡。
我開始寫下公婆生前的點點滴滴,将我們的回憶編織成一本厚厚的書。這本書承載了太多太多,是我内心最寶貴的财富。
一轉眼,我在這個家已經生活了三十多年。表哥和親人們都勸我搬出來和他們住,但我還是堅持一個人生活。因為我知道,我的心永遠留在這座房子裡,和年輕時的我們在一起。
我時常會在睡夢中看到公公和婆婆,他們還是我記憶中的樣子。婆婆會溫柔地對我笑,公公會牽着我的手,帶我去後山看那棵我們一起栽下的梧桐樹。
我明白這隻是夢,但我感到幸福和滿足。因為我知道,公婆的愛一直在守護着我,這一生,我永遠不會孤單。
我相信來生我們還會再相見,屆時一定沒有了病痛和死别,隻有永遠相伴的愛。我會用這一生來報答公婆的養育之恩,用我所有的時間和愛,守護我們曾經擁有的美好時光。
“我親愛的兒媳:
如果你看到這封信,想必我和你婆婆都已離開人世。我們沒有告訴你,在你嫁到我們家的那一天起,我就開始默默收集我們一家人的照片。這本相冊記錄了我們共同走過的歲月點滴,希望它可以陪伴你的餘生。
兒媳,謝謝你這些年對我們的照顧。我們也為初時的誤會向你道歉。能有你這個好兒媳是我們的福分。
活着的人總要往前看。我們願你餘生安好。
公公上”
看完這封信,我淚水漣漣。原來在我不知情的時候,公公默默收集這些照片,是想留給我回憶。
我将相冊小心翼翼地擺在床頭,每天翻看。逝去的時光在照片中重制,我仿佛又回到從前。我會獨自對着公婆的照片輕聲說話,将我每天的點滴都告訴他們。
我開始學着向前看,不再整日沉浸在回憶中。我會出去走走,看看我們曾經一起去過的地方。我甚至重新種起了花草,使這座房子重制生機。
我知道,新的回憶還在等待我去創造。活着的人總要往前看,這也是公婆的心願。守着回憶,我也要開開心心地生活,這樣公婆在天之靈才會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