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隻是替人跑腿?從業者眼中的陪診行業

作者:愛濟南新聞用戶端

“這個行業最不需要的就是好奇心。”“但陪老人時,不僅要和他們聊天,還要時刻關注他們的心情變化。”青島“90後”陪診師磊磊說。

伴随着人口老齡化的增長,陪診行業悄然興起。青島10月份推出公益陪診服務,民間陪診有沒有受到沖擊?陪診師隻是替人跑個腿嗎?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網約車司機轉行做陪診

磊磊仍然清楚地記得自己接到第一單的場景。客戶是一位大姨。約好八點半在醫院見面,早上七點半,磊磊就馬不停蹄地趕到了醫院。雙方見面後,因為大姨腰和腿感覺不适,磊磊全程小心翼翼地攙扶着她,一天的檢查下來,大姨的身體沒有大礙,磊磊卻已累得腰酸背痛。

當天晚上,大姨的兒子給磊磊發來了尾款,并對磊磊的服務表達了贊許。第一單的圓滿成功,讓他對加入陪診行業有了更強的信心。

“我之前是做網約車行業的,這個行業太卷了,後來我刷短視訊,看到北京等一線城市開始有陪診師這個行業,我就到北京學習。”磊磊說,北京之行令他受益匪淺,“學成”歸來後,他整合了身邊的網約車團隊,帶領同僚正式開啟了創業轉型之路,目前他旗下有20多位能獨當一面的專業陪診師。

隻是替人跑腿?從業者眼中的陪診行業

磊磊正在為陪診師做教育訓練

在磊磊的500多位客戶中,老年人是主要服務對象。“60%的客戶年齡在60歲左右。”磊磊說,剩下40%客戶中,一半是孕婦群體,“在陪診行業中,如果孕婦找到你,對服務比較滿意,基本上有兩年的‘粘性’,因為從孩子出生後到兩歲之前,生病或到醫院打疫苗,她會首先想到你。”

預診挂号、找科室、付費、拿藥……就醫是件麻煩事兒,不僅僅是老人,部分中青年也有陪診需求。

在磊磊看來,需要陪診的中青年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他們覺得孤獨。“我陪過一個重感冒的客戶,一次花個兩三百元,就是想找個人一塊,給她跑跑腿,跟她說說話,想喝水了有人能倒水。”

最大難題是獲客

一份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67億,占總人口的18.9%;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億以上,占總人口的14.2%。預計2035年,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4.2億左右,占比将超過30%。

這催生出對陪診行業巨大的市場需求。美團資料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平台上已湧現千餘家提供陪診服務的專業商戶,商戶數量較2021年增加了八倍,同期訂單量增加近12倍。

市場需求巨大并不等于顧客盈門。 磊磊說,陪診行業目前面臨的最大困難是如何獲客。“陪診行業剛興起時,依賴于短視訊平台的算法和推廣,陪診師每天的客戶不斷。但目前,短視訊平台稽核和限流等因素,一些視訊無法發出,拓客不像以前那麼容易。”

磊磊表示,純線下獲客方式如發傳單等方式,效果并不好,“因為陪診的對象是生病的人,人們一般都比較忌諱,如果詢問他們是不是需要陪診,可能招緻反感。在這種情況下,老客戶的維護和轉介紹就顯得尤為重要。”

磊磊說,陪診是低頻高複購行業,他們要想方設法讓更多人了解這一行業,“除了各大網站的推廣,我們還從線上轉到線下,通過參加社群養老公益活動,以及與社群醫院、保險公司的合作,另外,我們還開發了小程式,讓人們有需要的時候可以直接聯系到陪診師。”

隻是替人跑腿?從業者眼中的陪診行業

于陪診師而言,等待是常态

公益陪診不是“狼來了”

陪診行業面臨如何獲客的問題,那麼公立機構推出的免費陪診服務,會不會帶來進一步的影響?

今年10月,青島市衛生健康委公布了首批公立醫療機構的預約陪診服務電話,52家公立醫療機構可以為獨自就醫的65歲以上老人、孕婦、殘障人士提供免費陪診服務。

在磊磊看來,公益陪診的出現,并不是“狼來了”,因為大部分公益陪診提供的是共性服務,還無法做到個性化的随行陪同引導。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公立醫療機構推出的陪診服務範圍和标準并不一緻,部分公立陪診機構能夠提供全程陪診服務,而大部分醫院僅做部分指導。由于公立醫療機構接診壓力大,普遍面臨公益陪診人員不足的問題。在大多數公益陪診中,志願者不能全程陪同患者,這與付費陪診服務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

“我們每天整個醫院隻有一位陪診志願者,我們不是第三方的專門的有償服務,隻是團委安排的志願者。志願者大多是醫院的職工,利用業餘時間進行志願服務,也有進行社會實踐的醫學院學生,志願者并非隻做陪診工作,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志願活動要完成,不可能一天時間全拿出來陪診,”一家三甲醫院的從業人員坦言眼前面臨的困難:“志願者隻提供挂号、帶到診區等協助的服務,因為老人就診過程和等待結果的時間不可預測,目前資源有限,還不能達到全程陪同,隻能在關鍵點提供幫助。”

“不能保證所有預約都能順利安排上志願者,志願者人數很少。”青島市中心醫院的從業人員表示。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區)從業人員則介紹,需要提前一天電話預約,志願者将按約定時間提供幫助,“因為不是全程陪同,所有不存在約不上的情況,可能需要稍作等待。”

磊磊認為,私人陪診可以與公益陪診“共舞”,在其中尋覓機會。“陪診師有時候也會義務參加公立醫院的志願者服務,在服務患者的同時,與醫院建立良好的聯系,這樣可以為日後拓展客戶打下基礎。”他說。

規範化是必由之路

在磊磊看來,陪診師這一行業雖然門檻不高,但并不如想象中這麼簡單。“比如陪診老人坐着的時候,不僅要和他們聊天,還要時刻關注他們的心情變化。”磊磊說,陪診師這個行業有一大禁忌,就是探聽客戶的隐私,什麼時候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都有講究。“有的時候我能察覺出客戶細微的心理變化,有的時候客戶害怕等待檢查的結果,這都需要耐心與他們溝通疏解。”

有人曾說,醫院是一個生老病死與人情冷暖激烈碰撞的地方,在這裡,磊磊也洞悉了人生百态。在他的客戶中,有的老人活得豁達通透,經過檢查後确認了不利的結果,因為醫療費用的問題,經過認真權衡後放棄了手術方案,選擇保守治療;還有的老人在就醫時會和他聊聊自己的子女,當談到子女在外地闖出一片天地時,老人會嘴角上揚,面露自豪和驕傲,但當看到其他老人是由兒女陪同就醫時,而自己隻能由陪診師幫忙,他們的眼神中不自覺地閃過一絲失落和苦澀。

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島國際青年創客基地主任王可鋒認為,随着人口老齡化的加劇,特别是獨生子女家庭對陪診服務的需求比較大,然而,現在陪診行業内人員水準參差不齊,很多約等于“跑腿”的概念,提供的是最初級的服務。在王可鋒看來,陪診行業下一步的良性發展,需要政府部門的引導,随着從業者的增多,将會傾向于專業化發展。

此外,王可鋒還認為,目前公立醫院就醫壓力特别大,由于客觀條件的制約和人才的缺乏,還不足以支撐陪診行業的發展,“無論是從市場需求還是專業化程度上看,都需要陪診行業的慢慢積累和提升,建議相關部門引導社會公益組織加入進來,讓更多的人成為志願者,通過政府采購服務等方式,讓退休醫護人員等群體加入陪診行業中,不僅服務成本低 ,效率還很高。”王可鋒表示,目前這一市場的飽和度還是不夠的 ,陪診行業的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仍然需要進一步發展和規範。

磊磊也認為規範化發展是陪診行業的必由之路,他建議陪診師可以分為初級、中級、進階等三個等級:初級陪診師提供基本的“跑腿”服務;中級陪診師為患者制定就診規劃和建議;進階陪診師則相當于醫生,需要從業資格,不僅能為患者提供就診規劃,甚至還能為患者提供診療建議。

(大衆新聞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