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貸行業2023:罰單頻現與兩極分化

作者:數字綠洲

2023年接近尾聲,金融活動嚴監管下,小貸行業消息頻出。12月26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近日湖南浩瀚彙通網際網路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浩瀚彙通小貸”)被罰一事引起廣泛關注。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這也是年内小貸行業出爐的第五張罰單。

2023年全年,小貸行業兩極分化态勢不改,有從業機構逆勢增資,也有機構黯然退場。在分析人士看來,未來合規建設不達标、無法持續經營的小貸公司将逐漸退出,體量較大、業務場景豐富、合規性更為完善的機構則會成為主力。

年内5家機構被罰

又一家小貸公司被罰。根據湖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日前公示的罰單資訊,浩瀚彙通小貸因變相出借、出租經營許可證以及妨害地方金融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履行職責等兩項違規行為,被罰款110萬元。行政處罰依據為《湖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條例》第十三條第二項、第四十三條第一款、第十九條第三款、第四十五條等規定,作出行政處罰的日期為12月14日。

小貸行業2023:罰單頻現與兩極分化

北京商報記者進一步查詢發現,按照前述管理條例要求,地方金融組織不得開展出借、出租或者變相出借、出租經營許可證或者相關審批檔案等活動。地方金融監管部門開展現場檢查時,可以進入從業機構經營活動場所進行檢查,并檢查業務資訊系統等。

根據浩瀚彙通小貸官網,該公司成立于2017年,注冊資本3億元人民币,公司貸款産品包括車抵貸、房抵貸、信用貸、企業貸等。在股權結構方面,天眼查資訊顯示,浩瀚彙通小貸控股股東為廣州天彙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持股70%;公司另一名股東則為直播平台湖南映客互娛網絡資訊有限公司,持股30%。

針對浩瀚彙通小貸罰單所涉及的具體違規事項和後續整改進度,北京商報記者向該公司進行采訪,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公司回複。

從公示内容來看,浩瀚彙通小貸這一罰單是湖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年内開出的首份行政處罰。值得一提的是,往年并不常見的小貸罰單,在2023年頻繁出現,尤其是2023年下半年以來。包括浩瀚彙通小貸在内,年内至少已有5家小貸機構被處罰。

例如,2023年12月,因未按規定對異議資訊核查和處理,鷹潭市信江廣達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被罰10萬元,同時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夏明以及風控部工程師沈魏魏分别被罰3萬元、1.1萬元。貴州貨車幫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則因提供個人不良資訊,未事先告知資訊主體本人,被人民銀行貴州分行處以行政罰款37萬元。

更早一點,北京鑫璟銘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因未經審批變更持股5%以上的股東,在2023年5月被罰款10萬元;北京泛華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因向地方金融監督管理部門報送的有關材料不真實、不準确、不完整,在2023年8月被罰款10萬元。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進階咨詢顧問蘇筱芮表示,湖南浩瀚彙通網際網路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遭到處罰,是近年來地方小貸持續整頓的一個典型縮影。遭到處罰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由于小貸公司自身合規意識低下,試圖以違規之舉铤而走險;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小貸公司業務水準欠缺,缺乏高水準管理人員,主業經營不佳以至于企圖借助“旁門左道”來獲利。

“小貸領域的罰單數量較此前有所增加,也意味着針對小貸從業機構的監管更為強化。除了此前的評級、清退外,從業機構在日常經營中面臨更多限制。”蘇筱芮補充稱。

兩極分化延續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就在浩瀚彙通小貸罰單披露的同一天,湖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還披露了登出5家小貸公司業務資質的公告。

公告資訊顯示,依據《湖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條例》《湖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關于印發的通知》等相關規定,湖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登出了株洲市天元區鴻金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醴陵銀隆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武岡市金順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隆回縣鴻基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及麻陽苗族自治縣富源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五家地方小貸公司的展業資質。

按照要求,有關市州金融辦應督促公司15個工作日内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辦理登出或公司名稱、經營範圍變更手續。存續公司名稱中不得出現“小額貸款”字樣,經營範圍中不得包含“發放小額貸款業務”資質。

事實上,2023年以來,小貸行業延續了此前的監管工作,大量空殼、失聯小貸被取消展業資格。同時,多個省市采用小貸評級制度,按期對轄區内小貸公司進行分級治理,在評級工作中暴露出風險問題的小貸公司也逐漸退場。

而在大量小貸公司被淘汰出局的另一邊,也有小貸機構通過增資加碼以擴大展業規模。就在12月18日,微财數科旗下重慶市黑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完成增資,注冊資本由5000萬美元增資至52375萬元人民币,這也是月内第二家實施增資的小貸公司。更早一點,12月5日,滴滴(香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重慶市西岸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注冊資本從2.88億美元增加至7.88億美元。

此外,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有9家網際網路小貸公司注冊資本已經超過50億元,其中,重慶市螞蟻小微資訊技術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市财付通網絡金融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注冊資本超過百億元,分别為120億元以及105.26億元。

蘇筱芮指出,2023年以來,小貸行業嚴監管态勢不改,兩極分化越發嚴重,表明小貸行業仍需持續開展清理整頓相關工作,繼續鞏固前期工作成果,将劣币驅逐出市場,使得整個小貸行業的發展品質能夠得到有效提升。

在博通分析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看來,一切金融活動持牌經營的要求下,小貸行業本身也是嚴監管的一部分,這就必然會導緻行業逐漸出清。合規建設不達标、無法持續經營的公司逐漸退出,體量較大、業務場景豐富、合規性更為完善的機構将會成為主力。

合規發展是方向

過去八年的時間裡,小貸公司數量逐漸下滑。根據人民銀行此前釋出的2023年三季度小額貸款公司統計資料報告,截至2023年9月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5604家。貸款餘額7856億元,前三季度減少1251億元。與2015年的8910家峰值相比,小貸公司數量已減少近四成。

2023年年末,支付、消費金融領域相繼迎來新的監管信号,其中支付新規正式落地,消費金融領域則是征求意見稿。這也讓市場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小貸行業。早在2020年9月,原銀保監會釋出《關于加強小額貸款公司監督管理的通知》,兩個月後《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出爐,對網絡小貸的注冊資本、展業範圍提出要求。

盡管前述征求意見稿尚未釋出,但已有多家從業機構開始向其靠攏,也被認為是後續多家小貸公司增資的主要原因。不僅如此,2023年以來,針對小貸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北京、上海、廣東、湖南、福建等省市也依據轄區實際情況,陸續出台了新的小貸監管辦法。

王蓬博表示,近年來,網絡小貸一直按照早前征求意見稿在整改,部分平台也已經将業務向着消費金融行業遷移,地方小貸也在逐漸完善合規建設。預計未來行業集中度會逐漸增加,準入門檻也會進一步提升。

蘇筱芮認為,随着支付、消金領域新規釋出,對于小貸領域的查漏補缺确實有望得到推進。對于行業格局來說,未來新一輪監管将進一步為小貸機構明确合規發展的方向,将不适應數字經濟時代發展的小貸機構清除出局。對于小貸合規建設來說,應當充分堅守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初心,打造“小而美”的服務模式,在内控層面完善人員配置,認真研讀監管政策并健全内部合規制度及流程。

北京商報記者 廖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