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年女子将1千萬存銀行,取錢時隻剩6毛2分,法院:銀行賠"一半"

作者:知言Talk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友善您随時查閱一系列優質文章,同時便于進行讨論與分享,感謝您的支援~

2020年的一天,廣州一家銀行的客戶經理韋廣(化名,下同)正坐在家裡看球賽;

手裡端着一杯啤酒,心情特别放松,因為他心裡的一塊大石頭總算暫時落了地,正在此時聽到有人敲門。

打開門一看,門口竟然站着兩個警察。

韋廣東窗事發

韋廣震驚地問道:“找我有事嗎?”警察沖他微微笑了一下。

20年女子将1千萬存銀行,取錢時隻剩6毛2分,法院:銀行賠"一半"

而後開門見山:“你認識李娟(化名)嗎?”

“不認識”,韋廣脫口而出。警察又問了一遍:“你确定嗎?”

韋廣:“我真的不認識”。

警察說:“那麼我們來找你幹什麼?”

韋廣:“不知道”。警察:“也許你見過的人太多了,記不準了,這樣吧,跟我們走一趟吧,或許見到李娟你就想起來認不認識了”。

20年女子将1千萬存銀行,取錢時隻剩6毛2分,法院:銀行賠"一半"

韋廣知道不去不行。

警察不會輕易上門,既然上門則必然有事,是以就跟着警察來到了派出所,警察同時也通知了這個叫李娟的人。

見到韋廣後,李娟說我不認識這個人,我們倆從來沒見過,韋廣說:“看吧,我就說我不認識她,你們還不信”。

警察讓李娟先回避一下,然後問韋廣:“那好,這個問題我們先不談了,你去過湖北嗎?”

20年女子将1千萬存銀行,取錢時隻剩6毛2分,法院:銀行賠"一半"

韋廣:“我沒去過湖北”。“那你在湖北有朋友嗎?”

“沒有,我跟湖北沒有一進制錢的業務往來”,就在這時警察一拍桌子:“1000萬是怎麼回事?”

其實見到李娟和提到湖北,韋廣就有些慌了,當警察說出1000萬時,他知道已經包藏不住了,隻得說出了事情的原委。

那麼韋廣到底犯了什麼事?警察是如何找到他呢?

20年女子将1千萬存銀行,取錢時隻剩6毛2分,法院:銀行賠"一半"

其實能快速找到韋廣的住址還是廣州這家銀行的業務員小王提供的資訊。

2020年4月的一天,業務經理韋廣找到櫃員小王,讓小王将一筆錢轉到一家信托公司。

平時這種業務也不少,是以小王就将信托協定拿了過來,一看協定他吓了一大跳,因為額度太大了,竟然高達1000萬,另外要分幾十次才進行轉賬,為什麼會這樣呢?

小王暗渡陳倉

因為根據有關規定,大額一次性轉賬必須本人攜帶身份證來辦理,如果委托别人隻能分次辦理轉賬。

20年女子将1千萬存銀行,取錢時隻剩6毛2分,法院:銀行賠"一半"

這位存款1000萬的客戶并沒有在現場,是以就隻能分幾十次将這筆錢轉到信托公司。

信托協定上有客戶的簽名,又有信托公司的公章,經過比對,信托協定上的簽字和客戶在銀行的其他簽字差不多,而公章肯定是真的,又是客戶經理親自交代的任務,是以小王就分81次将這1000萬轉入了湖北一家信托公司。

小王本以為這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業務,沒想到4個月以後警察找上了門,要求他講一講那次辦理1000萬信托轉賬的詳細經過。

20年女子将1千萬存銀行,取錢時隻剩6毛2分,法院:銀行賠"一半"

他提到了韋廣,提供了韋廣的住址,于是警察就找到了韋廣。

警察找小王的時候,小王也知道了原來這個叫李娟的客戶根本就不知道她的1000萬被轉入了信托公司,現在來讨債。

如果客戶主動要求将資金投入信托公司有兩種辦法,一種是當場在銀行就辦理,但是這時有委托協定,可是李娟手裡沒有任何信托協定。

20年女子将1千萬存銀行,取錢時隻剩6毛2分,法院:銀行賠"一半"

另一種辦法就是存款一段時間以後将銀行的存款轉入信托公司,這個時候李娟的手機會收到有關轉賬的短信提醒,無論存款人在不在現場辦理,都會收到短信,但是存款4個月以來李娟并沒有聽到任何轉賬的提醒。

那麼李娟是怎麼發現問題的呢?

原來李娟在國外出差的時候談好了一筆生意,需要預付定金,結果她從銀行卡劃撥資金的時候發現,銀行卡裡卻隻剩了6毛2分錢,如果交不上定金,那麼這筆訂單就黃了,談成一筆訂單并不容易,市場競争激烈。

20年女子将1千萬存銀行,取錢時隻剩6毛2分,法院:銀行賠"一半"

再說了,這1000萬也是她的全部身家,是以發現問題以後,李娟就趕緊坐飛機回到了國内,然後來到存款的這家銀行查詢怎麼回事,沒想到銀行經理和櫃台人員都說不知情。

這怎麼可能呢?

無論是大銀行還是小銀行,無論是國有銀行還是私有銀行,無論是支付寶還是微信轉、存、取,别說1000萬,就是一分錢的變動都是有記錄的。

20年女子将1千萬存銀行,取錢時隻剩6毛2分,法院:銀行賠"一半"

沒有電腦和網際網路的時代是手工記賬,現在資訊全部輸入網絡并可以列印出來,有時也有手工憑證,銀行怎麼說不知情?

再說了,1000萬是筆巨資,如果發生轉賬行為,要經過客戶經理、銀行行長等管理幹部的簽字确認,一年能有多少這樣的業務?

别說才4個月的時間,怎麼說沒印象呢?銀行總是推三阻四,李娟隻能報了警。

李娟拍案而起

20年女子将1千萬存銀行,取錢時隻剩6毛2分,法院:銀行賠"一半"

當警察來到銀行的時候,銀行行長立刻慌了神,表示可以查到資訊,當時辦理相關業務的從業人員是小王,警察找到了小王,這才挖出了韋廣。

當李娟見到韋廣提供給小王的那個信托協定的時候發現,上面的簽字根本就不是自己的簽名。

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李娟在銀行辦理1000萬存款業務的時候,韋廣也在銀行,韋廣知道了李娟存了1000多萬,這時他正好缺錢,有一個大窟窿填不上了,是以就決定對李娟下手。

20年女子将1千萬存銀行,取錢時隻剩6毛2分,法院:銀行賠"一半"

他聯系了湖北一家信托公司,僞造了信托協定,李娟的簽名也是僞造的。然後韋廣安排小王将錢轉走。那麼問題來了,盡管信托協定是無效的,但是轉賬是真實的業務,李娟的手機應該收到轉賬通知,為什麼沒有收到一條資訊呢?

原來技術人員被信托公司和韋廣收買了,攔截了發給李娟的短信通知,拿到了驗證碼。

事情水落石出以後,信任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也被抓捕起來了,盡管所有犯罪分子都被抓捕歸案,但是錢卻要不回來了,為什麼呢?

20年女子将1千萬存銀行,取錢時隻剩6毛2分,法院:銀行賠"一半"

原來這家信托公司雖然是合法注冊的企業,但是其所辦的業務沒有一項合規的。

信托公司将1000萬弄到手以後,韋廣提出大部分填補了自己的窟窿,心中的石頭落地,信托公司的提成被洗掉了,賬戶根本就沒有一分錢。

1000萬不是一個小數目,李娟認為銀行要承擔責任,要求銀行進行賠償,但是銀行拒絕賠償,一審時李娟敗訴。

20年女子将1千萬存銀行,取錢時隻剩6毛2分,法院:銀行賠"一半"

銀行認為自己沒有識别字迹真假的能力,也并不知道李娟沒有收到銀行轉賬通知。

但是李娟的代理律師認為,1000萬存款分81次連續轉賬極不尋常,銀行應該與客戶李娟進行聯系,以确認無誤,但是銀行并沒有謹慎審查,是以必須承擔部分責任。

再次審理以後,銀行被判賠李娟450萬本金和4個月的存款利息。

感悟

20年女子将1千萬存銀行,取錢時隻剩6毛2分,法院:銀行賠"一半"

将1000萬存入銀行,無論是存活期、定期還是大額存單,利息都非常多;

不過很多人在銀行辦理大額存款業務的時候經常會有從業人員向其推銷一些理财業務,稱理财收益比存款利息高,比如變成信托資金、買股票、買基金、買期貨等等。

看起來理财收益比存款利息高,但實際上收益和風險并存,一旦市場行情不好,就可能血本無歸。

像李娟這種情況是被暗箱操作轉入信托協定,其實就是當面有人向你推銷,也不要輕易做出理财的決定,存款額度越大,越要堅定自己的信心。

對此,您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

注:原創首發,抄襲必追究到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