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後一批國民黨戰犯74人被放,其中10人前往台灣,結局如何

作者:阿皮曆史庫
最後一批國民黨戰犯74人被放,其中10人前往台灣,結局如何

【編者按:本文為頭條原創獨家首發,請勿抄襲轉載】

«——【·前言·】——»

蔣介石在發動四一二政變後,就開始對共産黨同志們進行抓捕和殺害,在相關人員的調停之下,國共雙方曾經多次簽訂和平協定,均以蔣介石單方面反悔結束。

此後更是為了打壓共産黨同志們,做出一系列令人發知道的迫害行為,這讓當時無數的革命先烈死在了自己同胞的手中。

作為國民黨的各軍區上司,對于蔣介石下達的剿滅共産黨的指令更是執行的徹底,直到解放戰争爆發後,這些上司在戰鬥失敗後,一部分跟着蔣介石離開了大陸,一部分則成為了“俘虜”。

但令他們沒想到的是,毛主席了解他們的立場,為了避免再度發生悲劇,毛主席願意化幹戈為玉帛,以仁善的政策寬待這些戰犯。

最後一批國民黨戰犯74人被放,其中10人前往台灣,結局如何

隻是,出人意料的是,他們選擇回台的時候,卻發生了意外,究竟怎麼回事呢?

最後一批國民黨戰犯74人被放,其中10人前往台灣,結局如何

新中國成立,抓獲一批戰犯安排改造

1946年,蔣介石再次違反《雙十協定》的條約,對共産黨的同志們展開迫害行為,甚至還企圖密謀轟炸延安根據地,在黨中央的上司下,粉碎了蔣介石的陰謀。

1948年11與,淮海戰役結束後,可以說解放戰争已經實作了大部分區域的解放,蔣介石帶着國民黨也隻是強弩之末。

此時黨中央釋出了一則關于如何懲處戰犯指令的檔案,這份檔案一共列舉了12項關于在戰争中可能犯下的罪行,隻要是符合其中任意一條,均會被裁定為戰犯,需要接受審判。

最後一批國民黨戰犯74人被放,其中10人前往台灣,結局如何

同年12月,新華社将一份依照這份檔案羅列出來的43名國民黨戰犯的名單公布在報紙上,讓廣大群眾了解國民黨在抗戰時期和解放戰争時期,對共産黨先烈和人民做出的種種罪行。

首當其沖的兩個戰犯就是蔣介石夫妻,接下來就是國民黨各個階層的上司人員,同時這些人也是曾經在戰争時期做出迫害黨和人民行為的人。

過了一個月,新華社再次公布了追加為戰犯的37名人員,這些人員有的已經被抓獲,有的還在負隅抵抗。

先後這兩份名單的公布,徹底将蔣介石帶領的國民黨的真面目展示于人前,大大的打擊了國民黨軍的銳氣,随後的戰争中更是連連敗退。

最後一批國民黨戰犯74人被放,其中10人前往台灣,結局如何

直到新中國成立,蔣介石的帶着左膀右臂倉皇逃離至台灣,而在戰争中失敗的國民黨軍就成為了俘虜,被一個個當成戰犯押上軍事法庭接受審判。

根據統計,當時被關押的所有戰犯一共有977人,隸屬國民黨參與抗戰時期迫害黨和人民的戰犯一共有926人,一部分是僞滿洲國分裂中國的戰犯則有61人,清朝末代皇帝溥儀也是其中一名。

最後一部分就是在解放戰争前後成立僞蒙政府的戰犯,共計10名,抓獲這些戰犯的時候,毛主席下達的指令就是對這些戰犯實行三個原則,第一就是主犯嚴懲嚴辦、參與者不獎不罰、悔改立功者予以獎勵。

這三條原則對于罪惡滔天的這些戰犯們來說,可以說是極其寬容的。

最後一批國民黨戰犯74人被放,其中10人前往台灣,結局如何

不僅如此,在新中國成立後,毛主席将整個重心全部放在了國家經濟發展和促進台灣解放的問題上,對于這些戰犯安排統一管理,并且嚴令有關部門要照顧好這些戰犯。

1956年,人民的日子回歸平靜,大家都在享受這場來之不易的和平,但是台灣如何解放就成為了唯一的重點。

當初為了維護這份和平,毛主席等上司提出了要用和平解放的方式來與蔣介石談判,争取不再發生戰火。

此時就有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就擺在了中央上司們的面前,一份如何處理戰犯的報告,遞交到了毛主席手裡。

最後一批國民黨戰犯74人被放,其中10人前往台灣,結局如何

因為部分戰犯經過幾年的改造,已經對曾經的犯下的罪惡都有了悔過之意,重要的是,這些戰犯很多都在戰場上受過傷,監獄這樣的環境畢竟不适合養傷,是否可以釋放戰犯,成了公安部門頭疼的問題。

最後一批國民黨戰犯74人被放,其中10人前往台灣,結局如何

黨上司大愛和平,釋放戰犯

很多人都認為戰犯在以前犯下的罪惡,如果不加以懲戒,如何能夠服衆,是以提議要對他們根據犯罪的情節來判定是否執行死刑。

而毛主席卻在此時提出了反對意見,周總理也附議了毛主席的意見,毛主席和周總理都認為,國共雙方的戰争始終屬于關起門來自家人的鬥争。

最後一批國民黨戰犯74人被放,其中10人前往台灣,結局如何

周總理

這些戰犯在經過勞改後,深刻認識到了當初的罪行,也有了悔改的意思,更重要的一點是,這些人都是國民黨優秀的人才,新中國百廢待興,更需要這些人才,才能将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

就拿國民黨進階将領杜聿明來說,他在抗戰期間立下赫赫戰功,是蔣介石的左膀右臂,雖然做過一些傷害我黨同志的激進行為。

但是成為戰俘後,他從沒有吐露任何關于國民黨的消息,甚至在發現蔣介石離開大陸後,深感複興無望準備自殺,這份忠心值得大家欽佩。

後來在我黨醫護人員的照顧下,身體慢慢好轉,甚至還看到了人民在新中國過起了全新的生活,臉上洋溢的笑容深深打動了他,讓他幡然醒悟。

最後一批國民黨戰犯74人被放,其中10人前往台灣,結局如何

圖|宋希濂、杜聿明、溥傑、溥儀(左起)在全國政協文史專員室

正是有了杜聿明的影響,一些頑固的戰犯在他的開導下,也慢慢的走了出來,不再執着于過去,決定用接下去的日子為黨和人民服務來贖罪。

1959年,在黨中央的批示下,釋放了第一批戰犯,這批戰犯就包括了溥儀和杜聿明等人。

國家為了給他們安排正常的生活,除了提供經濟補貼之外,還提供工作崗位,讓他們能夠繼續發光發熱,杜聿明就選擇了工作崗位。

釋放後的第一件事,杜聿明就到了中南海見了周總理,看到總理的那一刻,杜聿明忍不住羞愧的低下頭,周總理作為他在黃埔軍校的老師,一直把他當成了犯錯的學生。

最後一批國民黨戰犯74人被放,其中10人前往台灣,結局如何

杜聿明

如今悔改,周總理很開心,兩人徹底放下心房暢談未來,杜聿明對于未來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可以說黨中央的大度,讓戰犯們回到社會上可以開始新的生活,這樣的決策給了一部分國民黨上司極大的安慰,更加有助于和平解放台灣。

此後的7年時間,政府批示後又釋放了5批戰犯,這些戰犯都有非常深刻的覺悟,部分回老家務農發展農村建設,部分接受了國家提供的工作崗位,繼續為黨和人民提供服務。

1974年,如何處理餘下的戰犯被提上了行程,關于最後這批戰犯,有關部門指出有13名戰犯仍舊思想頑固,需要繼續接受改造。

最後一批國民黨戰犯74人被放,其中10人前往台灣,結局如何

毛主席看過以後,覺得這些戰犯已經繳械25年,在繼續改造也不會有更好的結果,加上年齡确實都老了,還不如就放他們回去,想幹嘛就幹嘛去。

不僅如此,這次釋放戰犯,毛主席還交代,每個區域釋放戰犯後,開一個歡送會,準備好大魚大肉,讓他們敞開肚皮吃,并且每個人發放100元補貼,最主要的是,如果他們有要回台灣的,就讓他們去吧。

毛主席之是以有最後的那句交代,是因為這些戰犯的家人,有些在台灣,讓他們相聚,也算是能為他們做的最後一件事。

1975年3月19日,多個關押戰犯的地方,都為這些戰犯舉行了一場别開生面的歡送會,同時這也是最後一批戰犯釋放儀式,共計293名戰犯。

最後一批國民黨戰犯74人被放,其中10人前往台灣,結局如何

當這些戰犯參加完歡送會的時候,從業人員将他們曾經被抓捕的時候身上的東西,一一歸還給了他們。

看着熟悉的物品,這些戰犯熱淚盈眶,同時從業人員還将給他們準備的糧票、現金、生活物資發給他們,這讓戰犯再也壓抑不住内心的激動,高喊感謝中國共産黨、感謝毛主席。

3月22日,這些戰犯一起來到北京,被安排在前門飯店和中央上司人用餐,也算是慶祝他們重獲新生的聚會。

同時葉劍英在宴席中,向大家傳達了可以回台灣的指令,這讓戰犯們再次感受到共産黨對他們的包容和大愛。

最後一批國民黨戰犯74人被放,其中10人前往台灣,結局如何

葉劍英

但是聚會結束後,隻有10名國民黨的上司,提出要回台灣,一部分的原因是他們曾在國民黨擔任要職,想要回去繼續任職,另一部分的原因就是想要回台灣和親人團聚。

最後一批國民黨戰犯74人被放,其中10人前往台灣,結局如何

選擇回台的十人,卻有不同的結局

有關部門明确了回台人員,就要開始對他們回台的行程進行安排,因為那時候國共雙方關系十分緊張,并沒有直達台灣的飛機,隻能安排這些人從廣州前往香港,再從香港飛到台灣。

沒想到這10人到了香港聯系上台灣國民政府後,卻得到了停留在香港等通知的指令,原來是蔣介石在4月5日搶救無效病逝。

這一消息讓整個台灣都陷入了哀痛當中,關于他們回台的情況也隻能等一切結束後再進行商談。

最後一批國民黨戰犯74人被放,其中10人前往台灣,結局如何

蔣介石身亡蔣經國成了國民黨新一屆上司人,這些人回台灣就成了他要為難的問題,最後為了維護國民黨的顔面,他向這十個人表示,如果要回台灣,将無法繼續擔任曾經的職位,并且隻能以難民的身份回去。

這讓大家如何能夠接受,且不說抗戰時期他們為了國民黨立下了怎樣的汗馬功勞,就說他們在戰後,中共上司對他們也是禮遇有加,如此差别對待,怎能不寒心。

得知這個消息的中央上司也感到非常的詫異,但是為了讓他們有更好的出路,再次聯系上了這10人,詢問是否有其他的安排。

張海商作為第一個提出要回台灣的人,他的家人在台灣翹首以盼的等着和他相聚。

最後一批國民黨戰犯74人被放,其中10人前往台灣,結局如何

如今見到國民黨避他們如蛇蠍的态度,徹底寒了心,铮铮傲骨不容許他以難民的身份去見家人,是以在組織的人聯系上他的時候,他再次提出要回大陸。

同時請求上司能夠準許他回到湖南老家工作,這樣能夠為老家的人民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終張海商得到了組織的同意,回到湖南擔任政協委員一職。

另外趙一雪和楊南郵也向組織申請,能夠回到大陸,并且請求給他們也配置設定一個工作,最終趙一雪被安排到了上海任政協委員,楊南郵被安排到了四川同樣任政協委員。

最後一批國民黨戰犯74人被放,其中10人前往台灣,結局如何

與他們三人不同的是,蔡三省和王雲沛選擇留在香港,對國名黨政府徹底失望的他們不願再提去台灣的事,又覺得共産黨已經給他們提供了金錢和物資,不願再回到大陸觸景生情。

蔡三省最後向組織提出的申請就是希望能讓他的妻子一起來到香港,這樣一家人可以團聚,周總理知曉後很快就安排蔡三省的妻子前往香港,這讓夫妻兩人更加感激黨對他們的寬容。

還有四個人,對國民黨的失望讓他們無法回到台灣,對大陸的愧疚他們無法回去,找個地方重新開始或許是另一種好的選擇。

于是在向組織請示後,他們紛紛表示要去美國生活,他們分别是周養浩、陳士章、段克文、王秉钺。

最後一批國民黨戰犯74人被放,其中10人前往台灣,結局如何

他們四人的命運可以說是天差地别,陳士章的兒子在美國,去美國投靠兒子也是理所當然,随後他的妻子和女兒陸續到美國,一家人終于可以團聚,這也讓陳士章度過了一個幸福和諧的晚年。

周養浩的家人都在台灣,獨自到美國的他經過了一段孤獨且辛苦的日子,直到家人陸續到了台灣,才慢慢好轉。

在家安養晚年的周養浩時常對大家宣揚共産黨對他們這些戰犯的好,讓更多人了解到真相,之是以他如此不遺餘力的替共産黨正名,是因為段克文的原因。

原來到了美國的段克文,用盡一切詞語來抹黑共産黨,将監獄的日子描述的如深淵般黑暗,為此還出了一本《戰犯自述》。

受到共産黨恩惠的周養浩如何能忍,公開在媒體面前大罵段克文狼心狗肺忘恩負義。

最後一批國民黨戰犯74人被放,其中10人前往台灣,結局如何

周洋浩

與他們都不同的是王秉钺,到了美國的他仍舊牽挂着台灣,或許是心中的執念人,讓他的晚年生活始終郁郁寡歡,後來時間沖淡了戰犯帶來的影響,王秉钺終于可以以正常人的身份回到台灣。

最讓大家心驚的是張鐵石,唯一一個在香港就被國民黨迫害緻死的戰犯。

到了香港,得知戰犯釋放的消息,國民黨的在港人員就關注了幾人的動向,與大家靜靜等待不同,張鐵石最先主動聯系國民黨上司。

在有關人員的安排下,張鐵石交出了共産黨給他提供的錢财和物資,沒想到卻被國民黨政府要求必須以難民身份回到台灣,還強迫他簽下悔過書。

最後一批國民黨戰犯74人被放,其中10人前往台灣,結局如何

遭到張鐵石的拒絕後又以他家人的安全脅迫他,這讓張鐵石感到無比的絕望,終于忍受不了内心的折磨,在酒店上吊自傷身亡。

這也是迫使其他九人立刻另尋出路的重要原因之一,得知張鐵石的死訊,毛主席和周總理都感到無比的惋惜,更加關心其餘九人的去留問題。

張鐵石的兒子在國民政府的同意下,來到香港為父親收屍,在火化後更是将骨灰帶到了台灣,以另一種方式和家人團聚。

最後一批國民黨戰犯74人被放,其中10人前往台灣,結局如何

«——【·結語·】——»

有句老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他們在抗戰時期确實犯下了大錯,但他們接受勞改之後,認識到了錯誤而選擇改過自新,并且這也無法抹去他們曾經在戰争中為抗日戰争奮戰的功績。

功過如何評斷,曆史就是最好的證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