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跨界”告吹訂金難讨,豐元股份起訴天域生态負擔保責任,法院判決:駁回請求

作者:酒死了

界面新聞記者 | 牛其昌

界面新聞編輯 |

由于跨界投資告吹導緻逾7000萬元訂金難讨,豐元股份(002805.SZ)不僅把參股公司告上法庭,還将另一家更早入局的上市公司天域生态(603717.SH)一并列為被告,請求法院判令其對天域生态所持标的公司股權優先受償。

12月25日晚間,天域生态率先披露訴訟進展公告,山東省棗莊市台兒莊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青海聚之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豐元股份返還訂金7160.22萬元及利息,青海聚之源法人劉炳生對上述款項返還承擔連帶保證責任。

除此之外,法院駁回了豐元股份的其他訴訟請求。也就是說,法院認定天域生态不需要在這一事件中承擔擔保賠償的責任。

天域生态表示,“本判決為一審判決,目前尚未生效,如不服此判決,可依法提起上訴,訴訟最終結果尚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将及時公告有關事項的進展情況”,提醒投資者注意風險。

而截至發稿時,豐元股份卻尚未對上述涉訴事項予以公告。對此,豐元股份董秘辦相關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解釋稱,“根據監管規則,相關情況在收市之後才會公布”。而對于天域生态已公布的訴訟結果,該負責人表示“我們不能左右他們的行為”。

跨界失敗,訂金難讨

界面新聞此前報道,今年7月31日晚間,豐元股份披露“提起訴訟暨終止對外投資事項”的進展公告,由于青海聚之源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稱“青海聚之源”)尚未退回公司已支付的7160.22萬元訂金,根據目前欠款的督促與溝通情況,公司啟動對劉炳生、青海聚之源、天域生态的訴訟程式。

豐元股份主營草酸和锂電池正極材料業務,此番“跨界”入股青海聚之源肇始于2022年11月。

2022年11月28日晚間,豐元股份釋出公告稱,公司與劉炳生、蔡顯威、天域生态、青海聚之源簽訂《股權投資架構協定》,拟通過增資方式對青海聚之源進行投資。增資完成後,公司預計持有青海聚之源35%的股權,青海聚之源将成為公司的參股子公司。

公告顯示,青海聚之源成立于2016年1月,劉炳生、蔡顯威、天域生态分别持股58.50%、6.50%、35.00%。該公司專業從事六氟磷酸锂生産及銷售,該産品是目前商業化應用最廣泛的電解液溶質。

據悉,标的公司已獲“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管委會”批複的年産6000噸高端六氟磷酸锂項目,以及年産8000噸高端六氟磷酸锂項目,其中一期年産2000噸六氟磷酸锂生産線已正式投産,其他六氟磷酸锂生産線尚在建設過程中。

對于此次增資的目的,豐元股份證券部相關負責人彼時對界面新聞表示,“主要是為了實作公司在新能源産業鍊的整體布局”。

按照約定,協定簽訂後,豐元股份應于5個工作日内向聚之源支付訂金1億元。該筆款項由豐元股份、聚之源設立專戶共同監管,專項用于聚之源的項目建設、生産經營所需,或用于償還雙方認可的公司債務。

豐元股份表示,在簽訂協定後,公司陸續向青海聚之源支付訂金共計7160.22萬元,天域生态于2023年1月17日辦理協定約定的股權出質登記。

直到今年6月30日,豐元股份突然宣布此次投資告吹,這也為兩家原本并不相幹的上市公司最終對簿公堂埋下伏筆。

豐元股份表示,“因公司目前正處于産業擴張期,結合自身發展階段及戰略發展方向,經綜合考慮,青海聚之源投資項目不滿足公司對投資标的的内部要求,終止該投資項目”。

在此背景下,豐元股份向青海聚之源發出書面通知,告知本次投資無法繼續實施,要求退回訂金。然而,青海聚之源遲遲未将逾7000萬元訂金退回。

于是,豐元股份将劉炳生、青海聚之源、天域生态告上法庭,除了請求法院判令青海聚之源及其法人劉炳生返還7160.22萬元訂金外,還請求法院判令豐元股份對天域生态持有的青海聚之源12.25%的股權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股權所得價款優先受償。

天域生态“不背鍋”

在上述《股權投資架構協定》簽訂時,天域生态曾将持有的青海聚之源股權中的35%質押給豐元股份,用于擔保上述訂金還款。

由于青海聚之源未退回訂金,所持青海聚之源股權被質押,如今又被豐元股份告上法庭,天域生态決定展開“反擊”。

天域生态多次釋出公告“自證清白”,并向法院“反訴”豐元股份,請求判令豐元股份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協助其辦理聚之源2827萬元/萬股股權質押登記登出。

“跨界”告吹訂金難讨,豐元股份起訴天域生态負擔保責任,法院判決:駁回請求

天域生态“反訴”的理由是,公司于2022年11月29日與豐元股份簽訂《擔保合同》,以持有青海聚之源股權中的35%的股權(即 12.25%)質押給豐元股份,并特别約定“如果自《架構協定》生效後60日,豐元股份仍未決定是否繼續投資,公司擔保責任自動解除”。

天域生态認為,架構協定生效後60日屆滿,即2023年1月27日,豐元股份仍未決定是否繼續實施投資。直至今年6月30日,也就是《架構協定》簽訂後的7個月,公司才通過豐元股份釋出的公告得知其決定終止投資青海聚之源。鑒于擔保早已失效,豐元股份拒不配合其辦理股權質押登記登出的行為已嚴重損害公司利益。

界面新聞注意到,根據天域生态2022年11月28日披露的《關于參股公司簽署及對外提供擔保的公告》,确實存在上述解除擔保的條款。而在豐元股份披露的公告中,卻沒有對該擔保合同内容進行披露。

或許正是基于上述擔保協定約定,法院此次駁回了豐元股份針對天域生态的訴訟請求。

對于這一訴訟結果,界面新聞緻電天域生态證券部,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判決書是法院送達的,一審判決意味着天域生态不需要在這一事件中承擔擔保賠償的責任。至于豐元股份是否就一審結果提出上訴以及是否收到了法院的通知,公司并不清楚。

而對于此次判決結果,截至發稿時,豐元股份尚未披露任何資訊。界面新聞緻電豐元股份董秘辦,相關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表示,“我們要考慮一下,收市以後會有答複”。

“跨界”告吹訂金難讨,豐元股份起訴天域生态負擔保責任,法院判決:駁回請求

募投項目延期

實際上,受原材料價格大幅度波動、下遊需求不足及去庫存等多重因素影響,豐元股份的日子并不好過。

從業績來看,豐元股份營收、淨利出現“倒挂”。今年前三季度,豐元股份實作營業收入23.2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1.27%;而歸母淨利潤卻虧損1.50億元,同比由盈轉虧,其中一季度單季度虧損高達1.33億元。

在此背景之下,豐元股份不得不将總投資達9.20億元的募投項目延期。

12月22日,豐元股份釋出公告稱,公司決定在募投項目實施主體、實施方式、項目用途及投資規模均不發生變更的情況下,将公司募投項目“年産5萬噸锂電池磷酸鐵锂正極材料生産基地項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态的時間延期至2024年9月。

“跨界”告吹訂金難讨,豐元股份起訴天域生态負擔保責任,法院判決:駁回請求

界面新聞注意到,豐元股份2022年完成9.40億元定增募資,主要投向的就是上述項目。該項目總投資9.20億元,原計劃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态日期為2023年12月。截至11月24日,豐元股份這一募投項目已使用募集資金4.95億元。

談及延期的原因,豐元股份坦言,“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受到外部宏觀環境、行業變化等因素影響,導緻整體建設進度有所放緩,預計該項目無法在原計劃的時間内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态。為保證公司募投項目穩步實施,降低募集資金使用風險,經審慎研究,對上述募投項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态的日期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