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勉縣茶店鎮:以品質提升為“筆” 繪就茶店美麗宜居畫卷

作者:争先創優網
勉縣茶店鎮:以品質提升為“筆” 繪就茶店美麗宜居畫卷

茶店鎮,地處“勉略甯”三縣交界,是名副其實的千年古鎮,自唐宋時期便是茶馬古道上的貿易重鎮,集貿經濟發展已有千年曆史,是勉縣西部最大的農産品商貿集散地,以豐厚的曆史文化底蘊和淳樸秀美的秦巴風光而聞名。

初冬時節,走進勉縣茶店鎮,一排排整潔幹淨的民居依山傍水而建;一條條通暢筆直的柏油路直達民居;一座座庭院靜靜地依偎在大自然的懷抱中,一派清新美麗宜居景象。像這樣生态美、産業興、農村富的鄉村圖景在茶店鎮越來越常見。

今年,茶店鎮作為“活力街鎮示範鎮”之一,在縣委、縣政府的指導、支援下,深入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千萬工程”,通過景觀帶打造、建立連通道路、亮化綠化、人居環境整治等,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提升鎮街品質,一個宜居宜業宜遊的全新茶店畫卷正徐徐鋪展開來。

勉縣茶店鎮:以品質提升為“筆” 繪就茶店美麗宜居畫卷

聚焦惠民有感,繪就幸福茶店新畫卷

今年70歲的侯榮成老人,家住茶店社群,本是退休教師的他,多年前便搬到城區生活。今年春節,看到茶店鎮的變化,他和老伴便回到茶店生活。

“現在,不僅道路幹淨整潔了,村兩頭還建立了休閑廣場、人行便道,栽上了各種花草樹木,沒事的時候出來散散步,别提多惬意。”侯榮成高興地說,茶店變漂亮了,也變熱鬧了,大夥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今年,茶店鎮加快“活力街鎮示範鎮”建設,統籌資金800餘萬元,同步實施茶店集鎮街道“白改黑”工程、農貿市場建設工程、茶店大橋亮化提升工程、集鎮“口袋”公園建設工程、集鎮停車場建設工程等5個項目,目前5個項目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

現在,沿着茶店橋向街上走去,道路兩側的民房錯落有緻,主幹道鋪設成瀝青路,人行道鋪有透水磚,集鎮兩頭各建有一個口袋公園,建立的農貿市場也已投入使用,2.658公裡污水管網全部鋪設到位。晚上,亮化後的茶店集鎮流光溢彩,熱鬧非凡,人居環境得到顯著提升,讓茶店有了“移步成景、步移換景”的嶄新面貌。

勉縣茶店鎮:以品質提升為“筆” 繪就茶店美麗宜居畫卷

提升功能品質,激發鎮域發展新活力

今年,茶店集鎮内的個體商戶增至221家,餐飲、娛樂、購物、快遞等社會服務功能齊備,人民群衆獲得感、幸福感持續提升。

來茶店創業的90後老闆包青看着自家客人爆滿的燒烤店笑着說道,“這裡地理位置好,停車也友善,尤其是街上綠化亮化後,晚上出來吃飯購物的人越來越多。年初帶孩子過來吃漢堡,看到晚上9點街上還有許多人,就萌生了在茶店開燒烤店的想法,沒想到,這事還真幹成了。”

近年來,茶店鎮結合自身實際,沿沮水河規劃居民休閑功能區,建有文化廣場、停車場、莫家山休閑步道、沮水河沿河風光帶等設施,配套綠化亮化景觀,不僅豐富了茶店群衆休閑娛樂場景,也為周邊群衆提供了休息與品嘗美食的空間。

此外,茶店鎮還常态化開展環境綜合整治,讓集鎮周邊的環境顯著提升,現在居民不僅空閑時可以在廣場和人行便道上散散步,也可在街上品嘗特色美食。

勉縣茶店鎮:以品質提升為“筆” 繪就茶店美麗宜居畫卷

農旅融合發展,打造休閑旅遊新高地

近年來,茶店鎮在提升集鎮品質的同時,還圍繞“生态+融合+共享”的發展思路,發展鄉村旅遊和休閑觀光農業,逐漸形成“農旅結合、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的發展格局,助推全域旅遊發展。

今年,在茶店鎮馬黃嶺村鄉溪民宿,來自西安、成都、寶雞、隴南等地的遊客絡繹不絕。“我是脫貧戶,辦民宿的時候想着隻要能和在外面做工收益差不多就行,哪裡想到現在生意這麼好。”民宿老闆傅生華高興地說。

為進一步助推經濟發展駛向農旅融合“快車道”,茶店鎮根據不同村莊的發展現狀、區位條件、資源禀賦等,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進行功能分類,按需編制實用性村莊規劃。同時還沿勉縣諸葛古鎮—茶店鎮長壩中藥材産業園—張家河鎮八廟村休閑農業鄉村精品文化旅遊線,積極打造梅花鹿養殖觀光,金寶李、西梅采摘體驗,庭院休閑娛樂等農旅項目,不斷拓展農業的旅遊功能,以旅遊業帶動農業與第三産業深度融合,延長産業鍊,增加産業附加值。

勉縣茶店鎮:以品質提升為“筆” 繪就茶店美麗宜居畫卷

下一步,勉縣茶店鎮将持續聚焦打造“美麗茶店 幸福小鎮”的整體目标,不斷完善服務功能、改善鄉村面貌、推動三産融合,進一步提升鎮村品質,讓群衆的生活更幸福、更美好,共同書寫好新時代新征程新茶店的嶄新畫卷。(徐志偉)

責編:劉朋濤

編輯:李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