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嫡優于庶,子優于女,那麼問題出現:嫡女和庶子,誰地位更高

作者:陌聞史談
古代嫡優于庶,子優于女,那麼問題出現:嫡女和庶子,誰地位更高

前言

在古代人分三六九等,同樣也有長幼尊卑,婚姻上也實行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度,這樣一來,生下的孩子就有嫡庶之分。

并且還有嫡長子繼承制,那麼在嫡子和庶子之間的地位,肯定不用說,嫡子的地位要高于庶子,而在古代還有男尊女卑的思想,那麼嫡女和庶子的地位又誰高誰低呢?

古代嫡優于庶,子優于女,那麼問題出現:嫡女和庶子,誰地位更高

一、嫡長子繼承制

嫡長子繼承制最早出現在商末周初的時候,當時具體的制度就是“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嫡長子就是正妻所生下的第一個兒子,開頭我們就提到,古代的婚姻制度上是一夫一妻多妾的制度,就是一個丈夫有一個妻子,同時還可以有許多妾室。

古代嫡優于庶,子優于女,那麼問題出現:嫡女和庶子,誰地位更高

但是隻有正妻生下的孩子才是嫡系,而妾室所生下的孩子則是庶子。“立嫡以長不以賢”,意思就是說雖然繼承家業或者位置的繼承人雖然範圍上是嫡子,但在衆多嫡子中,卻也要挑選出一位。

這名繼承人并不是看他的賢能,而是看長幼,年長的嫡子就是繼承人,“立貴不以長”意思就是如果正妻沒有生下嫡子,那麼就會從妾室中所生下的庶子中挑選一位成為繼承人。

古代嫡優于庶,子優于女,那麼問題出現:嫡女和庶子,誰地位更高

在庶子中也不是随便被選中就能當繼承人的,也不是看誰年長一些就有資格成為繼承人,而是看庶子的生母地位,若是生母的地位高,那麼底下的庶子才能當選繼承人。

就如古代皇室中的嫡長子繼承制來說,我們都知道古代皇帝的皇位都是世襲制,一般繼承皇位的都是嫡長子,會早早的被立為儲君。

古代嫡優于庶,子優于女,那麼問題出現:嫡女和庶子,誰地位更高

這樣的制度就是為了防止出現手足相殘的情況,防止底下的孩子為了争奪皇位對兄弟之間痛下殺手。

當這一制度流傳下來後,正室的地位也被擺在高處,就如皇後的位置要比宮中妃嫔的位置要高,是以各宮的妃嫔往往會在清晨來給皇後請安。

古代嫡優于庶,子優于女,那麼問題出現:嫡女和庶子,誰地位更高

既可以說母憑子貴,也可以說子憑母貴,兩者都是相輔相成的,太子是憑借正室皇後的身份才能成為儲君,同樣皇後也是因為有太子才能在後宮中站穩腳跟。

當太子一旦登基成為皇上,那麼皇後的位份自然也高了,成為太後,就是按照這樣的制度,一直循環往複,實行了上千年。

古代嫡優于庶,子優于女,那麼問題出現:嫡女和庶子,誰地位更高

是以嫡長子的位置是最高的,同樣男性的地位在古代也是高于女性的,有着男尊女卑的差別,但其實這種現象在早期的氏族卻不同。

在皇帝時期,最早的社會是母系社會,女性的地位要高于男性,因為這是迫于當時環境的原因,人類需要繁衍,重擔也交到了女性的肩膀上。

古代嫡優于庶,子優于女,那麼問題出現:嫡女和庶子,誰地位更高

在遠古時期,女性隻需要在部落中做一些簡單的事情,而出去狩獵尋找食物的任務都交到男人手中,女人則會縫織蔽體的衣物,或者摘一些果子等。

但是随着時代的發展,進入小農經濟後,由于男性有着優于女性的力量,在幹活方面更加出色,這也逐漸出現了以男性為主的勞動力,是以男性逐漸占據主導地位。

古代嫡優于庶,子優于女,那麼問題出現:嫡女和庶子,誰地位更高

随着封建制度的完善,女性的地位越來越低,對女性的束縛也越來越多,地位也下降的非常明顯,對女性的要求也越來越多,反觀男性可以三妻四妾,女性則隻能拘于閨閣。

二、嫡女和庶子的尊卑

是以這種背景下,男尊女卑的思想成為人們思想上的禁锢,我們知道嫡長子的地位要高于庶子,但是又并非隻有男孩,還有女孩。

古代嫡優于庶,子優于女,那麼問題出現:嫡女和庶子,誰地位更高

既然有嫡長子,也會有嫡女,都是正室所生,按照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嫡子的地位是要比嫡女的地位高,庶子的身份也是要比庶女高。

那麼嫡女和庶子的地位又如何比較?其實這就要從兩方面來對比,以成年為界限,成年前的嫡女的地位是要比庶子高,但是成年後有所不同了,這是為什麼?

古代嫡優于庶,子優于女,那麼問題出現:嫡女和庶子,誰地位更高

嫡女畢竟是正室所生,是以嫡女從出生開始,地位還是 要比庶子高上許多,嫡女還有母親撐腰,憑借着母親正室的身份,地位要比庶子高上許多。

就如明憲宗朱見深和順惠妃生下的女兒—永康公主,深受明憲宗的寵愛,而永康公主的驸馬也被封為候。

古代嫡優于庶,子優于女,那麼問題出現:嫡女和庶子,誰地位更高

但是這位驸馬卻沒有任何拿的出手的功績,隻是挂着永康公主驸馬的名聲,就被封侯,足以見得永康公主的地位之高。

但反觀朱見深和宮女所生下的兒子朱佑樘,則是從小吃着百家飯長大,地位高低一眼就能分辨出來,命運也是十分的悲慘。

古代嫡優于庶,子優于女,那麼問題出現:嫡女和庶子,誰地位更高

正是因為母親在宮中的地位就有如此的差距,但是為何在成年之後這種地位的高低會發生變化?其實也是受到男尊女卑的影響。

畢竟女性在古代及笄之後,就可以嫁人了,也沒有任何的繼承權,但是庶子卻不同了,歸根到底是兒子,享有繼承權,若是在皇室,也是個皇子,能夠有個王位和封地。

古代嫡優于庶,子優于女,那麼問題出現:嫡女和庶子,誰地位更高

而女子終究是要嫁人的,若是嫁到一個為官的丈夫,也能成為官太太,但是這些臣子在皇帝身邊當差,也有着很大的風險。

正所謂伴君如伴虎,若是站錯了隊,說錯了話,又或者辦錯了事,一不小心就會掉腦袋,家族也會跟着遭殃,這樣這些成為官太太的嫡女也會從一名富人淪落成一個普通人。

古代嫡優于庶,子優于女,那麼問題出現:嫡女和庶子,誰地位更高

但是嫡女和庶子還有不同的一點就是,嫡女隻能依靠家族的勢力和夫家的勢力,若是家族穩固則無事,但若是出現上面那種被抄家的情況,嫡女的性命也堪憂。

三、時代的悲哀

庶子同嫡女之間還有一些不同之處,則是庶子可以憑借自身的力量,考取功名,入朝為官,同樣可以改變階級。

古代嫡優于庶,子優于女,那麼問題出現:嫡女和庶子,誰地位更高

相對來說庶子的可選擇範圍更多,也擁有改變階級的能力,其實要說起來,庶女的地位則顯得更加的悲哀。

她們既沒有可以仰仗的母親的地位,也沒有掙脫命運桎梏的能力,隻能等到及笄之後,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連選擇伴侶的權利都沒有,這才是時代的悲哀。

古代嫡優于庶,子優于女,那麼問題出現:嫡女和庶子,誰地位更高

是以從另一種角度來看,性别之分大于尊卑,就算是嫡女也未能超過庶子的地位,隻是相對于庶女來說,嫡女有着更好的嫁人條件,生活條件上要好上不少。

但是性别上女子卻不如男子選擇的範圍廣,權利多,不能在那個封建的時代掌握自己的命運。

但是随着時代的演變,從最早的母系社會,再到父系社會,從早先的公天下到家天下,出現的封建世襲制度以及嫡長子制度,女性的地位都在一點點的降低。

古代嫡優于庶,子優于女,那麼問題出現:嫡女和庶子,誰地位更高

并且一步步從思想上再到行動上限制女子,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閨閣女子隻能待在家裡,受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禁锢。

這也讓女子的知識變得淺薄,是以常常有頭發長見識短這一類對于女性的貶低,但是曆史上出名的那些女性,流傳千古的奇女子,沒有一個不是知書達理,才華橫溢的。

古代嫡優于庶,子優于女,那麼問題出現:嫡女和庶子,誰地位更高

但是随着時代的變化,這種封建的制度和思想也被廢除,做到了人人平等,不再有階級等級的劃分,而女性也一步步走向了時代的中心,擔當起更加重要的責任和使命。

結語

當今已經沒有嫡庶之分,實作了男女平等,女子可以同男子一樣,通過自己的努力實作自己的人生理想。

古代嫡優于庶,子優于女,那麼問題出現:嫡女和庶子,誰地位更高

女性也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擁有自己想要的人生,成為新時代女性,也彰顯出新時代女性的力量,這就是時代進步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