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3這一年,最會玩銀發族飛了59個城市,最繁忙打勞工往返京滬91趟

2023這一年,最會玩銀發族飛了59個城市,最繁忙打勞工往返京滬91趟

2023年已近尾聲,這一年的旅遊市場複蘇情況如何?民航作為消費的風向标,見證着這一年國内旅遊消費的活力。去哪兒釋出最新釋出的《2023年去哪兒旅行資料報告》顯示,2023年的國内機票預訂量創下曆史最高,大幅超越2019年的水準;熱門城市酒店預訂量較2019年增長1.1倍,各年齡段旅客的出遊熱情都得到釋放,帶動各個城市的消費增長。

機票、酒店預訂創新高

進入2023年,旅客的出行需求、出行距離空前高漲,大家更願意出門走走,基本每個月的國内機票預訂量都比2019年同期更高,全年預訂創曆史新高。

2023年國内熱門目的地都是哪兒?去哪兒資料統計,北京、上海、成都、廣州、重慶、西安、杭州、深圳、長沙、南京位列前十。2023年酒店平均支付價格較2019年增長二成,相較價格漲幅較高的經濟型酒店,高檔、豪華型酒店反而漲幅平緩,擅長比價的旅客總能撿到便宜。

北京-上海航線依然是商務旅客的黃金線路,一位31歲的旅客堪稱2023年“最繁忙打勞工”,在這條線路上整整往返91次,相當于每4天就往返一次京滬。

2023這一年,最會玩銀發族飛了59個城市,最繁忙打勞工往返京滬91趟

有人忙着工作,有人忙着出遊。2023年出境遊最多的旅客,一共飛抵了72個境外城市,相當于每五天就換一個新城市,足迹遍布全球;最惬意的旅客在泰國普吉島豪華型酒店連住21天,盡享“躺平”的快樂。

按年齡來看,飛行最多的老年人已經61歲,在2023年一共飛往59個城市;飛行最多的兒童今年剛剛12歲,全年到訪12個城市。

親子遊創造史上最火暑假

今年,許多人被疫情延遲的旅行計劃得以實作。從城市來看,新一線城市是絕對的出行主力。來自新一線城市的孩子們,機票預訂量遠高于其他城市,是同期一線城市的2.2倍,是同期二線城市的1.3倍。

從年齡段來看,13-18歲的青少年出行的積極性最高,其次是6-12歲的國小生群體。來自新一線城市的13-18歲青少年占比最大,二線城市的青少年們也貢獻了很大比例的乘機出行次數。

擁有“必打卡”景點的大城市是帶娃出遊的首選,自然風光優美的旅遊城市也受到青睐。在去哪兒平台上,北京、上海、成都、三亞、西安、昆明、廣州、重慶、海口、深圳是2023年最受大城市的孩子們喜歡的前十大目的地。

2023這一年,最會玩銀發族飛了59個城市,最繁忙打勞工往返京滬91趟

尤其在暑期,兒童旅客的消費帶動能力明顯,一名兒童旅客通常能帶動1-2名成年旅客同行。第一次帶兒童出行的旅客,更願意為品質付費,以三口之家北京五日遊為例,預計至少帶動7000元消費。資料顯示,帶兒童出遊的旅客,預訂中高星酒店比例達到41%,高于平均值(30%);餐飲、景區門票等綜合消費是普通旅客的1.4倍。

2023年,越來越多年輕人有了第一次乘飛機出行的經曆。報告顯示,6-18歲的青少年旅客的人生第一張機票增速最明顯,同比2019年增長65%,他們往往集中在今年的暑期出遊,創造出史上最火暑期。出行願望同樣熱烈的是老年旅客,老年人的人生第一張機票的占比已經回歸到疫情前, 60歲以上占8%。

2023這一年,最會玩銀發族飛了59個城市,最繁忙打勞工往返京滬91趟

跨年特别活動帶火旅遊消費

作為2024年旅遊消費的開端,各地在元旦假期推出了豐富的跨年活動,帶動周邊旅遊消費預訂。去哪兒平台上,上海迪士尼樂園、北京環球度假區、香港迪士尼樂園、長隆主題樂園、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的門票提前預訂量增長達1.1倍。

年輕人的跨年,儀式感必不可少,不少旅客選擇在酒店度過跨年夜。上海、南京、三亞、廣州和北京的跨年(12月31日-1月1日)酒店預訂量較高,尤其是豪華型(五星級)、高檔型酒店的觀景房最受歡迎。

在一些具有特色的“小”城市,人們因其特别的文化特色、文化演出到此旅遊,擁有跨年文化展演的“小”城市元旦期間酒店預訂增長達2倍以上。

2023這一年,最會玩銀發族飛了59個城市,最繁忙打勞工往返京滬91趟

作為中國最北、緯度最高的城市,黑龍江漠河在冬季可以看到絢麗的極光,還有漫天飛雪的白桦林,能夠近距離接觸馴鹿。特色北國冰雪風光吸引大量旅客前往,在去哪兒平台上,元旦期間飛往漠河的機票預訂量較2019年增長七成,酒店預訂量增長達3倍。

跨年時刻,湖南浏陽會有一場盛大的煙火表演,從晚8點的焰火秀到國潮音樂派對,零點還有跨年煙花祈願。近一個月,浏陽的酒店搜尋量環比增長2倍。在廣東佛山,極具特色的打鐵花、舞火龍、夜光獅等非遺跨年表演将吸引不少人前往,元旦期間酒店預訂量相較2019年增長達8倍。

據去哪兒大資料研究院預測,明年民航市場有望繼續增長,旅客量也持續增加,尤其在暑假旺季,創造新的高峰。相較2023年,明年的旅客量有望增長19%,相較2019年,增幅達到23%。

來源:作者:李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