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次登上央視法制節目,觀衆:這男人的故事,比電影還精彩

作者:文社曆史

南京巨款失竊案,警方展開偵查

2020年初的一個普通工作日,南京一家中型建築公司的董事長孫建卻異常焦慮地在辦公室來回踱步。公司的财務剛剛打來一個電話,說賬上的1900多萬元現金不翼而飛了。

這筆錢對公司運轉至關重要,如果找不回來,後果不堪設想。孫建決定立即報警,他相信公安機關一定能找回公司的血汗錢。

兩次登上央視法制節目,觀衆:這男人的故事,比電影還精彩

接到報案電話後,南京警方迅速派出專案組開展偵查。警方首先對董事長孫建進行詢問,了解案發的具體情況。通過現場勘查和監控視訊調閱,警方判斷這很可能是一起内部作案。

因為除了孫建本人,能接觸資金的隻有公司的财務總監索南。但讓警方沒想到的是,就在1900萬巨款被轉走的當天,索南已經人間蒸發,所有聯系方式全部失效。

這明顯是有預謀的,索南很可能就是嫌疑人。警方意識到這絕非尋常案件,需充分發揮專業偵查能力,才能抓到兇手,找回失竊的巨款。

警方決定全力對索南展開調查,一旦找到證據,就立即行動,絕不給這個狡猾的嫌疑人任何喘息和逃脫的機會。

兩次登上央視法制節目,觀衆:這男人的故事,比電影還精彩

找到關鍵指紋,鎖定詹恩貴真實身份

為了抓住狡猾的索南,警方決定從他的辦公環境下手,這可能儲存了犯罪嫌疑人的關鍵證據。果然,在索南的辦公椅子扶手上,警方提取到一個完整的指紋。

立即對這個指紋進行檢索比對,警方發現它與前科資料庫中的一位詹恩貴的指紋吻合。看來,這個神秘的财務總監索南,就是詹恩貴的另一個身份。

調查發現,詹恩貴出身貧寒山區,父母都是務農為生的普通農民。詹恩貴從小就聰明過人,但性格急功近利、目光短淺。

國中辍學後,他就踏上了犯罪的不歸路。兩次因詐騙入獄,詹恩貴并未悔改,而是利用獄中時間苦學财務知識。出獄後,他又用僞造身份證混進了孫建的公司,很快就獲得重用,成為财務總監。

兩次登上央視法制節目,觀衆:這男人的故事,比電影還精彩

警方判斷,詹恩貴是一個極具犯罪智商且急于得手的罪犯。他能輕易騙過所有人,獲得他們的信任。現在,警方必須全力以赴,設法抓獲詹恩貴,将這名老謀深算的罪犯繩之以法。

這也将是一次難度極大的追捕行動,需要警方各部門通力協作,才能讓他無所遁形。

1900萬巨款失而複得,詹恩貴再被抓獲

在抓捕詹恩貴的過程中,警方遇到了很大困難。因為詹恩貴行蹤極為隐秘,警方幾乎沒有什麼有效線索。就在警方陷入絕境之際,一個警察突然想到,之前《今日說法》節目曾報道過詹恩貴的一個案件。

于是警方馬上調取了該期節目的錄像,這成為破案的關鍵性突破。

兩次登上央視法制節目,觀衆:這男人的故事,比電影還精彩

根據節目提供的資訊,警方判斷詹恩貴可能藏身的幾個重點城市。經過進一步排查,警方終于在貴陽一處隐蔽住處将詹恩貴抓獲。

這次行動十分戲劇化,就在警察破門而入的一刹那,詹恩貴還來不及作任何反應。當現金滿滿的大箱子展現在警方面前時,所有人都是一片歡呼雀躍。

這起懸疑多時的案件終于水落石出。不僅人抓到了,1900多萬的巨款也完好無損地找了回來。看到如此大筆資金無虞歸還,孫建興奮到熱淚盈眶。

更讓他高興的是,在這期間美元匯率上漲,這筆錢轉換成人民币後數額還有所增加。詹恩貴終于在警方的通力合作下落網,也為自己的罪行付出了應有的代價。

兩次登上央視法制節目,觀衆:這男人的故事,比電影還精彩

案件背後警示,高智商若誤入歧途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詹恩貴明明已經擁有年薪36萬的高管工作,卻還要冒險進行監守自盜,再次重操犯罪故技。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詹恩貴自以為聰明,目中無人,輕視了辛勤勞動的真谛。同時,他又貪圖虛榮,急于一步登天,獲得巨額财富。

即便已是事業有成的商業精英,詹恩貴仍然揮金如土,背負高額賭債。為了滿足isk快感與虛榮心,他選擇繼續冒天下之大不韪。

詹恩貴的遭遇警示我們,人如果隻相信自己的聰明才智,不思進取創新,而是要靠非法手段躺賺錢财,那麼即便才華出衆,也難逃惡果。

兩次登上央視法制節目,觀衆:這男人的故事,比電影還精彩

還好,經過這次嚴厲打擊,詹恩貴也許能在再次入獄後深刻檢討。希望出獄後他能回報社會,将自己的專業知識用于正途,不再重蹈覆轍。

人都會有成長的機會,詹恩貴也一樣。他的經曆讓我們明白,聰明才智若誤入歧途隻會自掘墳墓,而應該用來造福社會。

兩度上《今日說法》,真實比電影更精彩

這起案件波折重重,劇情跌宕起伏,堪稱近年最精彩的經濟犯罪案之一。一個五湖四海的騙子,能兩次上央視旗下的法制欄目,這在節目曆史上還是首次。

看着熒屏中老謀深算的詹恩貴,觀衆無不津津樂道,直呼這個男人的故事,比很多犯罪題材電影還要曲折離奇、層出不窮。

兩次登上央視法制節目,觀衆:這男人的故事,比電影還精彩

一個在監獄中靠自學成為财務專家的人,出獄後能輕易取得他人毫無保留的信任,并再次成功監守自盜,這故事情節之離奇,讓人歎為觀止。

更叫人瞠目結舌的是,就在警方陷入困境時,一位警察靈機一動,從之前的《今日說法》節目中找到了破案線索。

這無疑加劇了事件的戲劇性,讓人見識到了電視媒體參與破案的巨大作用。

可以預見,這起引人入勝的案件一定會很快改編搬上熒屏。它會成為警示人們不要被表面功夫欺騙,也能讓觀衆深思權力與金錢的緻命誘惑。

兩次登上央視法制節目,觀衆:這男人的故事,比電影還精彩

與其羨慕一個失敗的犯罪分子,不如從中汲取人生的智慧。這起令人瞠目結舌的案件,必将成為傳奇,超越很多虛構的罪案電影。

它揭示了人性光明與黑暗的兩面,也展示了正義的力量終将戰勝罪惡。人們會從中看到人生的坎坷跌宕,也會受到警醒,不要重蹈覆轍。

這起案件無疑會成為許多電影人競相改編的熱門素材。當真實比電影更精彩時,它就具有了無可比拟的感染力與啟迪意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