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大行中小銀行又見利率“剪刀差”!?解密三大反常現象背後邏輯

五大行中小銀行又見利率“剪刀差”!?解密三大反常現象背後邏輯

五大行中小銀行又見利率“剪刀差”!?解密三大反常現象背後邏輯

文|王凱煜   編|顧檸

“工行、農行、中行、建行等大行均自12月22日起下調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3年、5年期定存挂牌利率降幅最高,為25BP。”

12月22日冬至時分,工行、農行、中行、建行等大行均自今日起下調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3年、5年期定存挂牌利率降幅最高,為25BP。

與此同時,河南淮濱農商行等部分中小銀行發動攬儲“奇襲戰”,定期存款利率逆勢上漲,銀行存款利率赫然出現一道越來越寬的“鴻溝”。

如斯兩端分化的存款利率“鴻溝”背後,《行長速覽》觀察到銀行、存款收益及規模呈現出的三大“反常”:開門紅攬儲關鍵期“戰鼓無聲”、存五年收益不如存三年、利率越低客戶越愛存。

大行下調中小行上提,存款利率現“鴻溝”

12月22日,包括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郵儲銀行等多家銀行再度下調存款挂牌利率,調整後的銀行3年定期存款挂牌利率(整存整取,下同)為1.95%,較此前下降25個基點,進入“1時代”;5年定期存款利率為2%,下調25個基點;1年定期存款利率為1.45%,下調10個基點;2年定期存款利率為1.65%,下調20個基點,多家銀行也将跟進調整,這是今年9月初全國性商業銀行下調存款挂牌利率後,時隔三個月的再度下調。

此前不久,12月12日,河南淮濱農商行在官方微信平台公告,自即日起,面向起存金額1萬元以上的新開戶個人上調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固始農商行、桂林國民村鎮銀行、廣東鶴山珠江村鎮銀行、廣西興安民興村鎮銀行等中小銀行也采取了上調政策。從上浮的幅度來看,多數集中在5到15個BP(基點)。

這一舉動當下來看無疑是“逆勢而行”。随着“上調與下調”的兩邊拉扯,銀行存款利率逐漸顯現出一道鴻溝。

三大“反常”現象:攬儲關鍵期“戰鼓無聲”、存五年不如存三年、利率越低客戶越愛存

《行長速覽》發現,除卻中小銀行與大型銀行對于存款利率的調整采取截然不同的“戰術”外,整個行業還呈現出三大“反常”現象。

首先是各家銀行在攬儲關鍵期的“戰鼓無聲”。所謂春種、夏長、秋收、冬藏,按照中國商業的會計年度和經營節奏,歲末年初這段時間往往市場資金充盈,是銀行沖刺開門紅的最佳時點。按照往年邏輯,為增強各機構攬儲競争力,利率上漲才符合大衆預期。然而多位财經專家表示,受宏觀經濟下行、投資穩定性減弱的影響,大部分客戶選擇低風險定期儲蓄,且社會貸款欲望減弱,導緻銀行存款太多放不出去,利差壓力與日俱增,被迫下調利率。由此,許多人預想中提利率攬客戶的“年末大戰”并未出現。

現狀是,僅有個别地方中小銀行以此方式擴大儲蓄規模。不過,此前傳出擁有6個月期限利率最高達到6%産品的安徽新安銀行也出面否認,稱該行沒有這麼高利率的存款産品和相關優惠。另一邊廂,大型銀行更是從未将開門紅重心放在攬儲上,從下調存款利率便可見一斑。

其二是利率倒挂引發的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高于五年期。在降利率大潮中,長期存款利率的下跌最為嚴重,甚至出現三年的定期利息比五年的定期利息還要高的“倒挂”現象。例如,建行人民币存款整存整取3年期最高年利率是2.6%,5年存款最高年利率卻隻有2.25%;交行App整存整取人民币存款2年期利率最高2.35%,3年期利率最高卻隻有2.2%,江蘇銀行、甯波銀行以及多家股份行與城商行也出現類似現象。

顯然,由于未來整體利率走向仍不樂觀,銀行保本收益管道不斷收窄,長期存款已在當下失去了銀行的“青睐”,統觀大部分全國性銀行在售大額存單可見:5年期品種已經全部下架,甚至部分銀行的3年期大額存單都消失了。

其三是随着存款利率的不斷下行,國記憶體款餘額不降反升。雖然理論上說,存款利率下調将會降低對儲戶的吸引力,但事實恰恰相反。由于現下投資回報率走低,客戶更加偏愛定期存款、銀行理财等低風險産品。據12月13日央行披露的消息,11月末,人民币存款餘額284.18萬億元,同比增長10.2%;前十一個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5.65萬億元,同比多增1301億元。

隻不過,對于眼下“不愁沒錢,隻愁錢放不出去”的諸多銀行而言,存款的持續增加是幸福還是煩惱不太好說。一方面,繼續提升存款量可能反過來增大銀行壓力,導緻長期利率繼續下調的“惡性循環”。另一方面,存款、貸款利率下行也有助于推動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為推動經濟恢複提供契機。

鴻溝兩岸:利率上漲或難持久,利率下調可為經濟發展蓄力

對于中小銀行而言,本身融資管道有限,客戶基礎與社會公信度遠不及大中型銀行。在降利率大勢下反其道而行之,發動“年末奇襲戰”提高利率攬儲,是做大存款規模的妙計。

不過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認為,高調攬儲背後,中小銀行的依然面臨着“規模、定價、收益”三者之間的取舍,同行業一樣,小銀行也面臨息差收窄和2024年重定價的壓力。由此可判斷:利率的逆勢上調造就的“鴻溝”很可能隻是昙花一現。

與之相對的,銀行存款利率下調的趨勢短期内可能不會轉變。中金公司表示,明年年初不排除LPR下調10bp-20bp的可能性,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亦表示,不排除後續銀行存款利率繼續下調。

不過,大中型銀行的利率下調或是一種“以退為進”,為後續經濟發展蓄力。民生證券最新研報指出,大行此次調降存款利率或提振淨息差3bp,提振營收增速1.2個百分點。本次調降選在“開門紅”前進行,對銀行2024年(尤其上半年)負債成本管理的影響或更顯著。同時亦打開了2024年上半年LPR降息空間,且有望提振經濟預期,利于銀行估值修複,這也與廣大投資者的長期利益相一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