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和珅出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岚妙對下聯,和珅卻突然跪地

作者:蜀山史道

前言

在影視作品的渲染下,和珅與紀曉岚這對政敵成為許多人心中最有趣的一對。兩人因政治理念的差異而展開激烈的争論,成為曆史上的傳世佳話。然而,事實上,和珅與紀曉岚并沒有太多真正的沖突,許多後來人所熟知的故事也大多源于流傳甚廣的民間野史。

和珅出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岚妙對下聯,和珅卻突然跪地

有一次,和珅曾經給紀曉岚出了一個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這個上聯看似平淡無奇,但實際上卻寓意深遠,涵蓋了許多政治隐喻。然而,意想不到的是,紀曉岚在當場回了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下聯,和珅反倒是被吓得,跪倒在地,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場平常的宴會盛會引發的不平凡妙訣

當時正值乾隆年間,國泰民安,清朝正處于鼎盛時期。宮廷之中,盛大的宴會并不鮮見。這天的宴會更是異常盛大,數百位文武百官聚集,場面十分熱鬧。

這原本隻是一次平常的聚會,但有兩個人的參與,卻使它成為了一段傳奇佳話的起點。這兩個人,一個是當朝權傾朝野的大内總管和珅,一個則是聲名遠揚的文臣紀曉岚。

和珅此時正值權力和聲望的頂峰,深得皇上寵信,有口皆碑的功績和手段讓他在朝中舉足輕重。他尤其擅長權術運作,即便面對皇權也從未退讓。和珅野心極大,視朝中無人放在眼裡。他甚至在私下炫耀,要超過讓皇上忌憚的前輩鳌拜,稱霸一方。

和珅出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岚妙對下聯,和珅卻突然跪地

而紀曉岚則截然不同。他不善權謀,也無太高官職,但卻以卓越的文采聞名朝野。他的詩詞歌賦無不展現出驚人的藝術造詣和深邃内涵。就連皇上也多次傳召他進宮,對他的才華贊不絕口。可即便如此,紀曉岚仍然隻是有名的才子,遠不如和珅這樣地位頂峰的權貴。

兩人素未謀面,卻早有耳聞。和珅自然瞧不起紀曉岚這種隻會揮毫的文人。而紀曉岚也頗為鄙視和珅這類靠權謀上位的奸佞小人。

是以這一次聚會,無疑會讓兩人志同道合的偏見和敵意進一步加深。更何況,和珅一向習慣了被衆星捧月,從未遇到什麼真正的對手。

宴會當天,和珅穿戴整齊,洋洋得意地現身會場。他意氣風發的樣子,仿佛等待這一刻已經很久了。在他眼中,今天注定是個可以大展身手的機會,用以彰顯自己在這文治武功的帝國中的威勢地位。

很快,他就發現了紀曉岚的身影。“紀大人久仰大名,甚幸今日得見。”和珅笑吟吟開口,眼神中卻透着銳利的寒光。

和珅出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岚妙對下聯,和珅卻突然跪地

兩人寒暄一番,很快切入正題。和珅得意地問道:“不知紀大人可願與我較量對聯,以解聚會之寂?”

“和大人請講。” 紀曉岚淡定接受,語氣中卻彌漫着不甘示弱的戰意。

于是雙方各退一步,客人們也都嘩然圍攏。隻見和珅意氣風發,當即抛出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

這上聯一出,便大獲全場好評。人們為和珅聯中暗藏的深意豎起大拇指,紛紛猜測下聯會是何回應。

的确,此聯寫得極是巧妙。三斤四兩意指和珅在朝中的重量級地位和影響力,正如他常說的,皇帝面前有他和珅攔着,朝中那些奸佞小人還真不配與他正面交鋒。五花肉更是明示他掌控宮廷财富的象征,和珅手中握有無數财富,享盡榮華富貴。

是以這樣的上聯無疑展現了和珅驕傲自大的一面。他仿佛在宣示自己在文采上也為所欲為,就像那令人歎為觀止的權勢玩弄一樣,文壇上也沒有什麼人值得自己放在眼裡。

和珅出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岚妙對下聯,和珅卻突然跪地

和珅洋洋得意的樣子,仿佛這場勝利已經掌握在自己手裡。就連皇上也不由微微一笑,似乎在暗示和珅不愧是自己器重的心腹之臣。

可就在這時,一向沉默寡言的紀曉岚卻出人意料地開口:

“五兩六錢七把蔥。”這簡短的一句,卻似乎一語驚醒夢中人。

這下聯一出,石破天驚!它不僅巧妙呼應上聯,更在字裡行間揭示了朝廷的昏庸!

五兩六錢隻能買七把蔥。皇宮奢侈,物價高得離譜,與民間代溝極大,正暗喻當朝官場的腐朽滋生!

看似一個小小的對聯,卻道盡了朝政弊病和百姓疾苦。皇宮之内供奉菲薄,而故國愁緒民不聊生。這牽涉的不僅是經濟問題,更反映了統治者與百姓漸行漸遠的危機。甚至連皇帝都無法知曉民間疾苦的真相。可一個對決對聯,卻在筆鋒間道破真相,指出當權者荒唐可笑的現狀。

這隐晦的批判,無疑正戳中和珅的痛處。身為掌管皇宮财政大權的他,理應審視民生疾苦為百姓謀福。偏偏紀曉岚這一聯,卻揭露他享樂奢靡、漠視百姓的真相。被批評者面如死灰,而在一旁聽聞真相的皇上也不由面露驚愕。

和珅出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岚妙對下聯,和珅卻突然跪地

是以,這分明就是在明槍暗箭地互相角力!和珅以為這是場炫耀才學的機會,卻被紀曉岚反将一軍,用文采武器直擊要害。

和珅意識到大勢已去,臉色登時難看起來。而在一旁觀戰的乾隆皇帝,也微微皺眉。這局勢,似乎超出了他的掌控。

最終,權勢在智慧面前低頭,扮演何種角色?

面對這樣的态勢,和珅也不得不認命。一個當世權臣,居然在這樣文人雅集被對聯駁得體無完膚,這簡直是奇恥大辱!

更甚的是,這樣的辱沒還發生在三教九流的面前。這份恥辱感無疑比皇上怒斥更叫他難以承受。他也從未想到,自己竟會落到如此境地,被一個草民文人攻擊得毫無還手之力、名譽掃地。

而紀曉岚,則在一旁悠然旁觀和珅臉色的變幻。他的冷靜從容更像一個主導全局的勝利者。這無疑讓在場人人為之側目。原本不過是才華文修的較量,現在卻演變為了權勢的跌宕起伏。

和珅出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岚妙對下聯,和珅卻突然跪地

所謂不打無準備之仗,紀曉岚分明早已蓄勢待發,隻待權勢中人自投羅網。他利用自己的文采作武器,以另類的力量反制這位朝中巨頭。這無疑展現了另一種智慧的獨特魅力——它可以滲透權力的每一個弱點,輕輕一擊就令整座大廈搖搖欲墜。

而面對這樣的境遇,和珅也不得不低頭認輸。這已經脫離了他能左右掌控的範圍,唯一出路就是退讓,以期将這場辱沒盡早揭過。

于是,權傾朝野的和珅緩緩下跪,以示自己的屈服。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為之震驚——這等引人矚目的權力象征,居然會向一個文人低頭!和珅跪地的一刻,仿佛象征着脆弱的權勢在盛世文采的面前不堪一擊。而紀曉岚淡定的姿态,則預示着他正逐漸掌控這次較量的全局。

“和大人,您的氣度真是讓人敬佩。”紀曉岚笑吟吟開口,話語中卻帶着絲絲諷刺。這已然超越了單純對才學的贊賞,而是對權力敗退的明示嘲弄。

和珅出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岚妙對下聯,和珅卻突然跪地

乾隆皇上也輕聲贊許紀曉岚的才華,語氣中隐隐帶着警告的意味。身為至高權力的制衡者,他決不允許出現權力真空。這無疑給了和珅極大的壓力,也讓他對紀曉岚這個未知文人提高了警惕。

和珅面色難看,卻也隻能強打精神,勉力支撐這個場面。他恨不得立刻找個地縫鑽進去,或者傳回朝堂搬救兵制衡局勢。然而此時此刻,他已無計可施,隻能眼睜睜看着局勢的變化。這無疑是他有生以來最為狼狽的境地。

而紀曉岚則預設了這場勝利。這一刻,權勢在才華面前退讓,智慧壓倒勢力,成為在場每一個人心中永恒的畫面。

但我們也要思考,在這場文質彬彬的對聯較量中,又在真實上演着怎樣的權力遊戲?

或許和珅視文采為兒戲,但紀曉岚分明将其作為抗衡權勢的武器。在這看似無關政治的才智較量中,文采成為他争奪話語權的利刃,一語中的點醒百姓疾苦,投其所好,直指權勢之要害。

和珅出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岚妙對下聯,和珅卻突然跪地

利用才學武器反制權勢,這在中國曆史上已然不是首次。早在漢武帝時期,司馬遷的《報任安書》就是典型的案例。他利用史書之力影射朝政,終于說服武帝改弦更張。在最近的康熙時期,顧炎武等也曾以文采影響朝局。

可見才學的力量并不輸于兵戈,它同樣能左右乾坤。是以紀曉岚作為當世文壇翹楚,選擇這樣的方式也在情理之中。

而時移世易,今非昔比。和珅這類奸佞當道,讓紀曉岚更加堅信,唯有利用才華武器杜絕奸宄禍國,文人才能扮演應有的角色。而這場辯詩正是絕佳的機會。它不僅展示了紀曉岚的辭采造詣,也将他的政治主張以文學形式傳播開來,為他争取更大的影響力。

這樣的文采鞭,令和珅折服投降。而皇上也從中察覺隐患,對和珅權勢心生警惕。紀曉岚則成功樹立文壇楷模,并為自己赢得了更高地位的契機。

和珅出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岚妙對下聯,和珅卻突然跪地

是以從本質上看,這就是一場權力的博弈和角力。紀曉岚或許沒有和珅那麼高的政治地位,但他成功地利用文采武器在輿論場域反擊和壓制權勢。這無疑展現出另一種力量的巨大威懾。

那麼結局又會如何呢?

這場對決無疑讓雙方都有新的認識。和珅意識到單純依靠權勢是不夠的,文采的力量也令他刮目相看并深感忌憚。他也不得不思索,自己獲得的權力是否過于意氣用事、疏于優勝劣汰。而紀曉岚也更加明白,自己的文采可以平衡政治力量,甚至左右朝局。他在這場較量中彰顯的影響力,超出了他的預期,這無疑會令他有更大的政治野心。

是以在這之後,和珅開始讨好文人,希望得到輿論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