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完伊能靜為劇版三大隊寫的小作文,才明白秦昊與張譯兩版的差別

作者:并傳玫瑰

-1-

最近《三大隊》正在如火如荼的上映,先是電影版的,由張譯領銜主演,李晨、魏晨、王骁、楊新鳴、張新成、高葉等人出演。

這部電影在上映之後,路演安排的比較緊湊,宣傳力度比較大,是以前往觀看的人并不少。上映這段時間以來,票房已經達到了4億人民币。

看完伊能靜為劇版三大隊寫的小作文,才明白秦昊與張譯兩版的差別

因為這部電影的宣傳力度比較大,迷霧劇場之前拍攝的電視劇版的《三大隊》也趁着這波宣傳,悄悄上線了。

在上線之初,很多網友對于電視劇版的《三大隊》能否有好的發揮,抱有懷疑的态度,畢竟原著的情節在很多人看來,可能支撐不起一部完整的24集的劇集。

看完伊能靜為劇版三大隊寫的小作文,才明白秦昊與張譯兩版的差別

張譯領銜主演的這部電影,上映之後觀影人數已經有将近12萬,豆瓣評分高達7.9分。

不少人看過電影版之後,表示這部電影的紀實風格很強,可以預定年度最佳,在最真實的叙述中,有笑點、有淚點、又有爆發點。

看完伊能靜為劇版三大隊寫的小作文,才明白秦昊與張譯兩版的差別

這部電影版的劇集,據說不少從事警察這個職業的前往觀看,他們看完之後表示:“看完挺感動的,每個局都有那麼一個‘犟慫’,佩服是真的佩服,但是大部分人都當不了程兵。”

張譯在這部電影中的表現也非常亮眼,很多人在這部電影的主角程兵身上看到了《狂飙》中安欣的影子。

看完伊能靜為劇版三大隊寫的小作文,才明白秦昊與張譯兩版的差別

-2-

電視劇版秦昊主演的《三大隊》上映之後,為了幫助秦昊宣傳這部劇,伊能靜在自己的社交賬号洋洋灑灑寫了一篇小作文。

在伊能靜的分享中,她詳細的介紹了秦昊以往為了拍戲,可以控制身材忽胖忽瘦、頭發忽多忽少,入戲快,出戲也快。

看完伊能靜為劇版三大隊寫的小作文,才明白秦昊與張譯兩版的差別

但是在拍攝這部劇的時候,拒絕了伊能靜帶着孩子前往探班,因為這部戲拍的很心累。

或許之是以心累,就是因為難以出戲;畢竟這部戲,背負在主角程兵身上的十字架,在秦昊入戲之後,背負在了秦昊的身上。

看完伊能靜為劇版三大隊寫的小作文,才明白秦昊與張譯兩版的差別

電視劇版的《三大隊》相較于電影版,叙述情節上擁有了更多的時間,是以每個人物的着墨時間可以更久,相對于電影版緊湊的時間限制,叙述的方式更加平緩。

在電視劇版中,秦昊的表演更加的接近常人,更加的生活化。而秦昊所飾演的角色人生,因為小女孩的去世,被明顯的分成了兩截。

看完伊能靜為劇版三大隊寫的小作文,才明白秦昊與張譯兩版的差別

在女孩去世之前,秦昊所飾演的程兵,他所帶領的三大隊,是警隊的标杆,是榮譽的象征,别的團隊破不了的案,他們可以破;别的團隊抓不到的兇手,他們抓的到,仿佛他們就沒有碰到過什麼邁不過去的坎。

這個時候的秦昊飾演的程兵,對警察這份職業是刻進骨子裡的認同,對于自己的能力有着十分的自信,是以他的狀态是松弛的,是遊刃有餘的。

看完伊能靜為劇版三大隊寫的小作文,才明白秦昊與張譯兩版的差別

-3-

但是因為自己的疏忽大意,辦案過程中,一個正在上高中的無辜小女孩被王大勇殺害,被王二勇強奸,鮮血淋漓的躺在血泊中。

結案報告上列印的“女孩頭部遭到多次撞擊,身體裡面驗證出男性分泌物”這兩行字,就像魔咒一般,緊緊的鑽入他的腦海。

看完伊能靜為劇版三大隊寫的小作文,才明白秦昊與張譯兩版的差別

從此,這張報告以及女孩慘死的畫面,在他的腦海裡不停的遺忘、浮現、再次遺忘、再次浮現,成為了他的夢魇,也成為了他的希望。

秦昊飾演的程兵,在入獄之前的前半生,是有着敢問天地試鋒芒的意氣風發,是有着看不公不允敢于面對的熱血理想。

看完伊能靜為劇版三大隊寫的小作文,才明白秦昊與張譯兩版的差別

在入獄之初與入獄之後的程兵,就像是挨了錘的黃牛,一天天萎靡了下去,理想不複,熱血不再。

在秦昊飾演的程兵,出獄之後,本想安安穩穩的做一個正常人,不再去更加關心這個社會的是是非非、善與惡。

看完伊能靜為劇版三大隊寫的小作文,才明白秦昊與張譯兩版的差別

是以出獄之後,選擇了去從事一份社會底層的工作,看到不公平的事情,也在盡量的抑制内心的沖動,去把眼下的日子先過好。

從這個角度來講,秦昊飾演的程兵,更像是生活中平凡如你我的普通人,身上有着普通人所擁有的正常的反應與情感。

看完伊能靜為劇版三大隊寫的小作文,才明白秦昊與張譯兩版的差別

被傷害之後,會下意識的暫時選擇自保,或許心中還有夢想、還有不甘、還有熱血,但是都曾被生活的現實所暫時澆滅了。

是以出獄之後的秦昊版程兵,眼神裡的光沒有了,言行之間是局促于窘迫,在公共汽車上看到小偷偷東西,他選擇了無視。

看完伊能靜為劇版三大隊寫的小作文,才明白秦昊與張譯兩版的差別

-4-

而張譯所飾演的程兵,就像是《狂飙》中的安欣一樣,有着不滅的英雄主義熱血與理想。

在電影版的《三大隊》中,張譯的表演诠釋的則是另外一個方向。不同于秦昊版的程兵,張譯的表演充滿了執着,他的理想或許從始至終就不曾被澆滅過。

看完伊能靜為劇版三大隊寫的小作文,才明白秦昊與張譯兩版的差別

在張譯身上,你能夠看到的是一個前警察堅持了四年千裡獨行追逃犯的執着,有着極強的信念感,雖然經曆過肉體和精神的掙紮,但是心中的那團火不曾熄滅過。

在張譯的身上,你能夠看到的是根植在血液裡的執着,世界人潮洶湧,時代變幻萬千,隻有他被困在當年的事件中逃脫不出來。

看完伊能靜為劇版三大隊寫的小作文,才明白秦昊與張譯兩版的差別

他深深的執念源自于對死去女孩一個交代,給師傅讨要一個說法,給自己的三大隊一個明玉,為了所有人,也為了公平正義。

在張譯的身上,這種信念感極強,是以你很少能夠看到他松弛下來的狀态。而這種信念感就像是世界中的孤勇者一般,正因為稀少,是以才顯得特别珍貴。

看完伊能靜為劇版三大隊寫的小作文,才明白秦昊與張譯兩版的差別

或許是因為張譯出身于軍隊的原因,在他身上你總能看到獨屬于軍人那種正義凜然,獨屬于軍人那種的堅持與戰友的情誼。

但是秦昊的身上,更多的是生活氣與自然。

看完伊能靜為劇版三大隊寫的小作文,才明白秦昊與張譯兩版的差別

正如伊能靜所說,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的,一千個演員就有一千個不同的了解,就有一千個不同的诠釋方式。

沒有對錯之分,隻有了解上的差別。

看完伊能靜為劇版三大隊寫的小作文,才明白秦昊與張譯兩版的差別

在張譯的演繹中,更偏向于信念感,更偏向于理想熱血;在秦昊的演繹中,更偏向于生活,更偏向于如同萬千世界的你我。

題材雖然相同,但是诠釋的方向不同,觀衆得到的感受就不同,或是熱血或是細膩,因人而異,或許這就是影視劇的魅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