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周體談 | 國足“除名”何必遮掩?

作者:錦觀新聞

瞄眼手機也上熱搜?

WTT名古屋女乒總決賽半決賽,國乒主力陳幸同比賽暫停期間看了幾秒手機,賽後被迅速推上熱搜。閑時看一下手機,已成為大衆下意識的行為,但如果運動員在賽場上這樣做,有可能涉及違規被處罰。更是有不少極端飯圈粉絲質疑陳幸同看手機是在和外界傳遞資訊,陳幸同不得不公開解釋并道歉,她隻是翻看了一下存在手機裡的技術要點和注意事項。

一周體談 | 國足“除名”何必遮掩?

國乒的影響力和關注度驚人,球員、賽場稍有風吹草動就會被無限放大。球員場内場外的舉動,都可能引發公衆讨論。很多球迷關心她是否會被處罰,實際上國際乒聯對球員不能在比賽期間看手機的規則要從明年才開始正式生效,“耍手機事件”沖上熱搜還有一個原因,可能是她之前3:0橫掃王曼昱,随後半決賽慘敗給王藝迪,王曼昱的超級粉絲團表示“不服”。縱觀中國體壇,國乒早已經成為“飯圈文化”的重災區,對于那些“無腦”褒貶,大可以一笑了之。

在放大鏡和争議面前,運動員們也略顯脆弱和無奈。高強度的訓練、不斷的旅行和比賽,以及來自公衆和媒體的巨大壓力,這些因素對運動員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怎樣的影響?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争”中,他們是否還能保持初衷,享受比賽?作為觀衆,不妨放下成見,用更寬廣的視角去了解這些發生在賽場上的故事。多元的價值觀不應該忽視尊重和了解——每一位運動員,都不僅僅是賽場上沖刺的身影,更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普通人。

CBA俱樂部融資碰壁

日前,CBA球隊南京同曦所隸屬的新三闆上市公司同曦籃球申請從新三闆摘牌退市,此前,“CBA球隊第一股”龍獅籃球剛完成退市。當初兩家俱樂部挂牌新三闆,被視為是中國職業體育俱樂部在資本市場上的積極探索,如今在融資無果後,隻能選擇“落荒而逃”。

一周體談 | 國足“除名”何必遮掩?

曾幾何時,大家對中國體育産業充滿激情,随便講個故事,都能吸引各路融資。但在市場深度調整之下,體育投融資迅速降溫,其融資規模更是逐年下滑,加之新三闆股票基本沒什麼流動性,體育新三闆公司紛紛摘牌。尤其是在當下,體育企業期望從新三闆“轉闆”IPO等手段“上市圈錢”顯然已不太現實。目前,一些CBA俱樂部還沒有明确清晰的産權結構和治理機制,導緻了資金來源不穩定、經營風險高、投資回報低等問題。是以,推動俱樂部進行産權改革和股權融資首當其沖。

近兩三年,CBA商業價值縮水,俱樂部生存艱難,像廣東、遼甯這樣的豪門球隊,都不得不靠賣球員、股權質押暫渡難關。實際上,隻有等待CBA的冠名廣告收入、球衣贊助、門票收入增長起來,融資的大環境改變了,CBA俱樂部才真正具備投資價值。雖然電競、戶外運動等近來融資風頭正盛,但傳統“賽道”在全面複蘇之後,依然是長線投資的重點。

國足“除名”何必遮掩?

正在阿聯酋阿布紮比備戰亞洲杯的國足,陣中後腰球員李可突然離隊。官方的解釋的是“因家庭原因離隊”,但實際上是這名歸化球員訓練遲到,主教練揚科維奇不能容忍将其“開除”出隊。

一周體談 | 國足“除名”何必遮掩?

很多教練很反感訓練遲到的球員,畢竟這也屬于違反隊規,是以而開除球員的情況在世界足壇也很常見。揚科維奇盡管資質平平,但在選人和用人的标準上也和當年的米盧非常一緻,那就是“态度是第一位”的,然後才是能力。他要求隊員體脂率不得超過10%,日常訓練和作息安排必須守時……這樣的嚴格要求其實天經地義,作為職業球員尤其是國腳,違規出局再正常不過,真沒必要替他遮掩。

問題是,揚科維奇“臨陣斬将”是否會影響球隊實力呢?重新入選國足的李可其實狀态下滑明顯,11月的兩場世預賽,他基本就是全隊表現最差的。頂替入選的徐新,也隻能湊合用。預計到了亞洲杯,和吳曦搭檔的大機率是王上源,王秋明如果傷病恢複得好,也可以争一下主力。歸根結底,國足陣容本來就羸弱不堪,多你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既然用你用他差别不大,那麼意志品質就成為左右主教練用人的關鍵。場上作風較為懶散的李可被暫時“除名”,也不算太意外。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黃一可 圖檔 新華社 責任編輯 何齊鐵 編輯 文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