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亞馬遜創新之道 | 亞馬遜上司力準則之成功和規模帶來更大的責任

作者:亞馬遜雲科技
亞馬遜創新之道 | 亞馬遜上司力準則之成功和規模帶來更大的責任

“成功和規模帶來更大的責任”是亞馬遜在2021年添加的兩條上司力準則之一。我們對它的定義是:

亞馬遜誕生于車庫,但并未止步于此。亞馬遜的業務規模龐大,對世界産生着影響,但我們還遠非完美。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謙虛,并謹慎思考我們的行動帶來的潛在影響。我們所在的社群、地球和後代需要我們每日精益求精做到更好。為了惠及客戶、員工、合作夥伴以及全球更多人,我們必須抱着進步的決心開啟每一天,并在每天結束時,深信明天可以更有作為。上司者要創造遠超其所消費的更多價值,做到發現問題、并推動事物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原文:We started in a garage, but we’re not there anymore. We are big, we impact the world, and we are far from perfect. We must be humble and thoughtful about even the secondary effects of our actions. Our local communities, planet, and future generations need us to be better every day. We must begin each day with a determination to make better, do better, and be better for our customers, our employees, our partners, and the world at large. And we must end every day knowing we can do even more tomorrow. Leaders create more than they consume and always leave things better than how they found them.

在後疫情時代,社會責任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随着社會關注度提升,規模化的企業不僅要謀求經濟利潤,更應承擔相對應的社會責任,回饋社會。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不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企業形象,還可以增強員工忠誠度,吸引投資者信任。通過可持續經營和環保實踐,企業不僅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還為自身長遠利益打下基礎,這也是一種長期主義的展現。履行社會責任已經不再被視為企業經營成本增加的一種負擔,而是成為塑造企業品牌、提高市場競争力的有效途徑。

亞馬遜作為兩年多前就已成長為擁有100多萬名員工的全球化的公司,我們不再是一家在車庫中打包顧客包裹的初創電商公司,雖然我們依然以第一天的創業精神要求自己,要求公司的每一位員工,但同時也深刻認識到自身在全球經濟中的重要性。公司規模及業務的擴大、延展,同時也意味着更大的責任傍身,責任的邊界也在不斷拓展,跨越國界,甚至跨越時間。公司在可持續性發展、全球寬帶接入、公益計劃及志願者項目等方面都采取了積極措施,以確定我們的業務對社會和環境的消極影響最小化。

可持續性發展

在可持續性發展方面,亞馬遜已經連續 5 年出具“可持續性發展”報告。在報告中,我們也總結與羅列了亞馬遜在各個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以及階段性的成果。

亞馬遜在全球範圍内的業務領域非常多元,從電商,到數字媒體,和雲科技業務等不同領域、不同行業。而可持續性發展,是任何業務單元都不會回避,甚至極為重視的一個話題。

拿我們的電子商務業務來說,從客戶點選“加入購物車”開始,到商品送達,我們有一支科學家和工程師團隊,在不犧牲速度、安全和便利性的前提下,緻力于讓這個過程更加環保。我們利用新技術來提升設施裝置的可持續性。(比如我們在第二總部大樓的設計與實施中就應用了大量的低碳混凝土等建築材料以及符合可持續性發展的新标準)我們分析包裹遞送的路線和距離來建構低碳的物流系統,讓商品更快地送達到客戶手中。

在供應鍊與物流方面,亞馬遜在2023年首次嘗試使用以甲醇為燃料的貨船運輸貨物,這樣零排放的貨船可以大大的降低亞馬遜全球物流體系中在船運部分的碳排放量。這項工作由亞馬遜的 Global Miles 團隊上司,是與航運公司馬士基合作的一部分,該合作旨在使用甲醇作為運輸亞馬遜商品的主要能源,與其他燃料相比,甲醇産生的溫室氣體排放更少。Laura Maersk 号被稱為世界上第一艘甲醇貨船,最近進行了處女航,将亞馬遜的集裝箱從中國上海運往荷蘭鹿特丹。

亞馬遜在供應鍊方面減碳的努力不僅展現在海運上,在2023年,亞馬遜在美國已經有超過1萬輛 Rivian 電動貨車投入使用,意在希望未來的每一次配送都可以更加低碳環保,而我們的目标是在2030年之前投入10萬輛。與此同時,亞馬遜 Prime Air 也宣布擴大無人機送貨範圍,還計劃将服務擴充至英國和意大利。它們将成為“當日達”的重要一環,讓更多的客戶享受到更加便捷的服務。

在數字媒體方面,觀衆在觀看亞馬遜原創劇集的時候,可能覺得這與可持續性發展毫無關系,但我們在背後很多基礎設施和應用都在努力,比如我們在減少制作過程中所需要的化石燃料,使用電動發電機,在片場使用太陽能充電車等等。

當然,在亞馬遜雲科技,我們的諸多舉措能更好的幫助客戶減少對于環境的影響,通過亞馬遜雲科技的服務,客戶不再需要自己營運資料中心,這往往效率低下且浪費能源,他們可以利用亞馬遜雲科技高效可靠的基礎設施,節約近8成的碳足迹。而作為在全世界範圍内擁有諸多資料中心的亞馬遜雲科技,也與我們的供應鍊部門合作,在各地盡可能利用低碳水泥與鋼材來建設我們的資料中心,截至2023年10月,在世界各地,我們已有43座資料中心采用低碳水泥或鋼材來建設,這比2022年的數量要多一倍以上。在本年公布的項目中,我們通過使用低碳水泥和鋼材來建造的27座資料中心已經節約逾2.2萬噸二氧化碳當量。這相當于 26億台智能手機充電産生的碳排放量。

公司層面,早在2019年,亞馬遜就與Global Optimism組織共同釋出了《氣候宣言》,目标在2040年實作所有業務線零碳排放。截至2022年底,已有來自36個國家、390多家企業簽署了這個宣言,我們也會持續吸納新的合作夥伴來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亞馬遜提前10年實作《巴黎協定》的目标,與中國以及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大方向一緻。作為全球雲計算的開創者和引領者,亞馬遜雲科技不僅以環境友好的方式營運我們的業務,還希望通過提供高能效、低能耗的綠色雲服務,助力客戶和合作夥伴實作其可持續發展目标,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向綠色低碳轉型。

亞馬遜也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上設定了目标,到2025年實作全球基礎設施100%使用可再生能源,比最初定下的2030年目标提前了五年。亞馬遜已經連續3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采購可再生能源的公司。目前,亞馬遜在全球共擁有479個風能和太陽能項目,一旦投入營運,預計每年将産生超過7.19萬吉瓦時(GWh)的清潔能源。截至2022年底,亞馬遜企業營運中的可再生能源采用率已經達到90%,預計到2025年實作100%使用可再生能源支援企業營運,比原計劃2030年提前5年。

2023年,亞馬遜在亞太地區新增了13個清潔能源項目,其中包括8個大規模的風能和太陽能項目。在中國,亞馬遜宣布支援了兩個新的風能可再生能源項目,包括大慶風能項目和博白風能項目。其中,大慶風能項目現已開始投入使用,預計每年将産生超過30萬兆瓦時(MWh)的清潔能源,足以滿足超過9.2萬個普通中國家庭的用電需求。同時,該項目還将助力黑龍江省每年減少超過21.73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相當于每年減少了9萬多輛2.0排量汽車的尾氣排放。此外,該項目在建設期間,還提供了超過200個工作崗位。博白風電場容量為150兆瓦,将安裝至少27台風力發電機。一旦項目投入營運,預計每年将産生超過42萬兆瓦時的清潔電力,能夠滿足近13萬個普通中國家庭的用電需求。此外,該項目預計在施工高峰期雇傭超過500名勞工。此前,亞馬遜已在中國支援了兩個可再生能源項目,包括山東的太陽能項目和吉林的風能項目,總裝機容量可達到200兆瓦(MW)。

柯伊伯計劃

柯伊伯計劃是亞馬遜為目前無法接入傳統網際網路,或者在通信服務不佳或不足的全球人群提供的快速且普惠的寬帶計劃。為了實作這個目标,亞馬遜将在近地軌道(LEO, low Earth Orbit)上部署數千顆衛星,這些衛星将通過地面上的全球性天線、光纖網絡和網際網路節點進行連結。

通信問題可能困擾着我們每一個人,不需要去很遠的地方,可能在人迹罕至的城市郊區,就有可能沒信号。而考慮到成本、複雜度,以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傳統的基于地面的光纖和無線連接配接解決方案可能在這些地區的安裝難度會很大。而衛星寬帶可以彌補許多此類覆寫不足的問題,但是開發與部署衛生技術需要重大的創新與投資。亞馬遜擁有所需的人才與資源來部署和營運全球性的衛星寬帶服務。我們感到有責任利用我們的成功和規模來幫助縮小數字鴻溝。

就像亞馬遜一直秉承的長期主義的原則,柯伊伯計劃是一個長期計劃。這個計劃的名字本身是2018年搭建團隊時的内部代号,但我們沿用了下來。很顯然,這個名字來自于柯伊伯帶,位于太陽系八大行星外圍、黃道面附近的天體密集圓盤狀區域。而柯伊伯帶這個名字本身,來自于證明它存在的現代行星天文學之父傑拉德 柯伊伯。

目前,我們已經擁有上千名員工投身于柯伊伯計劃。2023年10月6日,我們首次成功發射了2顆原型衛星,預計 2024年能夠小規模商用。

公益項目

“AI 在未來”公益計劃由亞馬遜雲科技與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合作開展,以亞馬遜雲科技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學習工具 Amazon DeepRacer 全自動駕駛賽車為基石,發揮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在社會化動員、項目化推進方面的優勢,推動中西部地區青少年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方面的素質提升和能力培養。圍繞 Amazon DeepRacer,“AI 在未來” 公益計劃以多種形式支援參與項目的學校,如為學校提供完善的師資教育訓練、定制化的人工智能基礎課和 Amazon DeepRacer 進階實踐課;設立人工智能體驗中心;組織 Amazon DeepRacer 比賽以及夏令營等活動;以及為成功報考科技類專業的優秀學生提供獎學金。

項目開展兩年以來,已經有65所學校超過6600名學生從中受益。在2023至2024學年,預計在内蒙古、江西、湖南和廣西四個省份開展該項目,并完成三年内為中西部地區一百所學校的一萬名學生提供免費人工智能教育資源及實踐機會的目标。

亞馬遜創新之道 | 亞馬遜上司力準則之成功和規模帶來更大的責任

本學年新推出的 “AI 在未來全國聯賽” 将面向三個學年的所有項目學校。在校級、省級線上賽的選拔中脫穎而出的隊伍,将線上下全國比賽中進行最終角逐,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隊伍切磋交流。

志願者項目

九月是亞馬遜2023年度全球志願者服務月。2022年,全球共有5萬餘位亞馬遜員工在50個國家和地區,參與了1800場各類主題的志願者活動。今年,亞馬遜中國首次針對全體中國員工發起線下志願者活動。經過多個團隊的協作配合,42場“體味童趣 STEM 教具制作工坊”活動在全國11個城市順利落地,共吸引近900名志願者們的參與。

志願者們利用提供的材料,為鄉村學校的孩子們制作了一套了解光、電和能量轉換等基礎 STEM 知識的教具包,用愛心回饋我們工作和生活的社群。所有志願者們制作的教具将被寄往亞馬遜“程式設計·創未來”公益項目2023年資助的,雲南省紅河州金平縣、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四川省廣安市及安徽省蕪湖市四地的24所鄉村學校。幫助孩子們初步了解 STEM 知識,激發他們探索科學的好奇心。

總體而言,“成功和規模帶來更大的責任”這條上司力準則是亞馬遜的核心價值觀之一。它不僅指導着亞馬遜的商業行為,也塑造了亞馬遜的企業文化,展現了企業應對成功和規模增長所帶來的更大責任的決心。亞馬遜也在這條上司力準則的幫助下時刻保持謙虛,并謹慎思考自己的行動帶來的潛在影響。在追求商業成功的同時,也要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為社群、地球和後代做出貢獻。

讓我們共同見證亞馬遜的一小步

雲計算的一大步

亞馬遜創新之道 | 亞馬遜上司力準則之成功和規模帶來更大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