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海上風電細分,利潤大增3倍,被估的小而美

海上風電近期不斷傳出利好消息,行業景氣度不斷回升。

海上風電細分,利潤大增3倍,被估的小而美

國内方面,随着江蘇省海風項目逐漸重新開機、廣東省省管海域競配結果落地,阻礙海風發展的因素或逐漸掃清,海風裝機進度有望得到加速。

海外方面,英國将正常海風項目和漂浮式海風項目最高執行電價大幅上調66%和52%。

11月20日比利時、丹麥、法國和德國等9個北海能源合作國家(NSEC)啟動集體招标計劃,每年拍賣約15GW海風,從今年到2030年合計約100GW海風。

大陸作為風電強國,國内具備全球産品競争力的優質海風零部件企業有望持續受益。

海上風電為何被重視,比陸上風電的優勢在哪裡?

一個是海上風電優勢明顯

海上風電是新一代風電的重要發展方向,海上風電與陸上風電相比,存在穩定性高、風速大、易消納的特點。

離岸海上風速通常比沿岸高出20%,目相比陸上很少有靜風期,發電時間更長。并目對風電裝置而言,陸地地形複雜、粗糙度高,同高度的風速常常相差很大,導緻風電裝置易損壞,而海上就很少有此類風險,是以海上風力機可以提供風速更大、更為穩定的電力來源。

海上風電細分,利潤大增3倍,被估的小而美

另外,就大陸來說,東部地區經濟相對更為發達,發展海上風電更利就地消化,減少運輸過程中的電力損耗。

一個是“雙碳”背景下,清潔能源的快速發展

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80%以上。這是《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堅決目标。

目前,大陸能源結構中,風電同比增長最快。從大陸能源結構來看,火電依然是大陸目前最主要的電力來源,累計裝機容量超過五成。

海上風電細分,利潤大增3倍,被估的小而美

但從增速來看,風電、光伏等新能源裝機增速已顯著高于火電。其中,風電同比增長最快。截止2022年,大陸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3.05億千瓦,同比增長29.0%為同期水電(5.5%)、光伏(24.1%)、火電(3.5%)中增長最快的能源類型。

全球裝機量快速增長,海上風電市場規模廣闊

随着氣候變暖的現象日趨嚴重,2015年,世界主要國家在《巴黎協定》中提出到2050年氣溫升幅進一步限制在1.5℃以内的長期目标,由此大規模的能源轉型拉開了帷幕。

如果基于全球升溫超過1.5攝氏度的假設,到2050年全球電力消費的90%将來自可再生能源電力,其中風電和光伏占電力消費總規模的近70%。

2017-2021年,全球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呈現出上漲的趨勢,随着全球越來越多國家開展海上風電,全球海上風電裝機容量的增速明顯加快。

海上風電細分,利潤大增3倍,被估的小而美

《全球海上風電報告2022》相關資料顯示,2021年全球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為21.1GW,較2020年增長了207.89%,創下曆史最大增幅;2021年全球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為56GW,較2020年增長了55.56%。

中國作為海洋風能資源豐富的大國,近年來,海上風電開發規模不斷擴大,海上風電占全球風電市場規模一直穩居第一

海上風電細分,利潤大增3倍,被估的小而美

根據國家能源局資料,中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從2016年的0.59GW增長為2021年的16.9GW,年均複合增長率95.6%;累計裝機容量從2016年的1.63GW增長至2021年的26.39GW,年均複合增長率74.5%。中國已成為世界海上風電累計裝機規模最大的國家。

海上風電細分,利潤大增3倍,被估的小而美

那麼,海上風電的産業鍊如何,有哪些投資機會?

海上風電産業鍊由上遊零部件供應商、中遊整機組裝企業、下遊營運和維護方三部分構成。其中主要價值集中在産業鍊上遊和中遊,下面為大家詳細梳理。

上遊:主要包括風機的構成材料,如葉片、風電搭架、鑄件、變流器、發電機、回轉支承、機艙罩、主要系統、法蘭、海纜、軸承等。

葉片:風機葉片是風力發電機組的關鍵核心部件之一,葉片設計、制造及運作狀态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整機的性能和發電效率,對風電場營運成本影響重大。

齒輪箱:根據風力發電工作原理,風輪半徑越大,單機功率愈大,發電成本就愈低,風電機組大型化是趨勢;風力發電機齒輪箱位于機艙内部,是目前兆瓦級風機傳動鍊中的薄弱環節,屬易過載和損壞率較高的部件,海上大功率風電齒輪箱的可靠性對風機的壽命起着決定性的作用。

軸承:目前大陸配套大功率機型的高端軸承主要依賴進口,高端軸承的溢價較為明顯。

鑄件:大陸是鑄件的主要産能國,但是由于環保政策趨嚴以及鑄件自身擴産周期較長,近兩年國内鑄件産能增速較低。

海上風電細分,利潤大增3倍,被估的小而美

中遊為制造及配套,包括整機、塔筒、電纜等。海上風電整機市場佔有率在全球市場占比最高的前四家廠商分别為西門子歌美飒、三菱維斯塔斯、上海電氣和金風科技。

國内海上風電整機廠商方面,上海電氣、遠景能源、金風科技、明陽智能在新增裝機規模上占據較大份額。

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在風電産業鍊各個環節中,塔筒股價先行,相對其他環節,塔筒的業績表現也是一枝獨秀。

布局塔筒的主要涉及四家企業,泰勝風能、天順風能、大金重工和天能重工。

四家塔筒布局企業中,泰勝風能前三季度營收和淨利的同環比增速一騎絕塵,Q3單季度營收和利潤環比保持相對高速增長态勢。

海上風電細分,利潤大增3倍,被估的小而美

具體來看,泰勝風能前三季度營收29.78億元,同比增長40.29%;淨利2.36億元,同比增長41.82%。其中Q3營收13.08億元,同比增長54.89%,環比增長51.27%;淨利1.18億元,同比增長78.06%,環比增長324.68%。

泰勝風能業績超預期是海外盈利優異所緻,Q3單季出貨量環比提升了62%,明後年主要業績增長邏輯仍是陸風海風出口的放量。

海上風電細分,利潤大增3倍,被估的小而美

訂單方面,根據公司的半年報披露,在手訂單48.47億元,其中陸上風電34.72億,海上風電10.16億,遠遠超越同類公司。

下遊:包括風電開發營運、居民用電、工業用電、農業用電、商業用電等。下遊産業主要負責風電的營運和使用,即将風電産生的電能輸送到電網,供應給各類使用者使用。

從整個産業鍊來看,海上風電的上遊和中遊環節技術門檻較高,需要大量的研發投入和專業知識,而下遊環節則需要豐富的經驗和專業技能。

目前,全球海上風電産業呈現出不斷發展的趨勢,随着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成本的不斷降低,海上風電将成為未來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特别聲明:内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指導,據此買賣,盈虧自負,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