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挑大梁、做貢獻,切實扛起經濟大省責任

作者:譚浩俊

#用心守護每一筆交易#

12月22日,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在南京召開,會議在總結今年經濟工作的基礎上,對明年經濟工作提出了9個方面的要求。會議強調,真正挑起大梁,不僅要展現在經濟增量的貢獻上,還要展現在發展品質效益的領先上、産業與科技的支撐上、國際市場地位的穩固上。

會議圍繞“挑大梁”提出了“貢獻”、“領先”、“支撐”、“穩固”四個層面的要求,是非常契合江蘇實際,也是符合經濟大省的責任要求的。因為,經濟大省能否扛起穩增長、保就業、促穩定的重任,不隻是經濟總量要有保障,經濟運作品質更要有提升,科技創新、國際地位等都要同步推進、全力争先,要有時不我待的精神和動力。

挑大梁、做貢獻,切實扛起經濟大省責任

在經濟增量上做貢獻,就是要更加堅定地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品質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江蘇的發展,已經到了非常重要而關鍵的時刻,特别是三年疫情,對江蘇經濟來說,也經曆了非常嚴峻的考驗。總體上講,面對困難和挑戰,經受住了考驗。今年以來,無論是消費市場還是企業生産,都步入了穩定恢複的軌道。關鍵在于,按照經濟大省多做貢獻、多挑重擔、多扛責任的要求,江蘇這個經濟大省、經濟強省,還必須繼續在總量上求突破、增量上做貢獻。是以,全省上下必須有清醒的認識,有崇高的責任感,有舍我其誰的勇氣和決心。在2024年的經濟工作中,繼續在經濟增量上多做貢獻、多挑重擔、多扛責任。

在發展的品質效益上保持領先地位,就必須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全力建構現代化産業體系。江蘇的産業門類齊全,供應鍊體系也比較完善,對外合作與交流非常廣泛。長期以來,江蘇無論在發展的品質還是企業的效益方面,都處于全國先進地位,很多方面則處于全國領先位置。但是,按照建構新發展格局、實作高品質發展的要求,以及品質效益保持領先水準的目标,江蘇還有許多需要提升的地方,有許多需要不斷改善和改進的方面。

特别是現代化産業體系的建構,江蘇還需要加倍努力,在尖端技術、卡脖子技術、關鍵技術等突破方面,能夠走在全國前列,起到示範帶頭作用。因為,江蘇也是人文荟萃、人才集聚、智慧集中的地方,高校多、科研機構多、傑出人才多,江蘇完全有條件、有責任、有義務在品質效益等方面保持領先地位,真正建立起能夠為其他地區複制的現代化産業體系,進而更好地發揮經濟大省的擔當作用。

挑大梁、做貢獻,切實扛起經濟大省責任

發揮産業與科技的強大支撐作用,就必須全力推動科技自立自強、把産業科技創新作為主攻方向。江蘇的産業發展,已經進入到依靠科技、全面轉型的關鍵階段。能不能通過轉型,使江蘇産業進入到更高平台、更高層次、更高水準,産業科技創新是關鍵。産業科技創新,是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技術創新為基礎,以提高産業核心競争力為目标的一種創新體系。基本要素為兩個:一是市場,二是企業。

市場是檢驗創新成果的手段,企業是産業創新的基礎。江蘇早就步入全面市場化階段,關鍵是企業創新還需要進一步強化市場意識,要時刻具有緊迫感、責任感和危機感。是以,需要以更加開放的心态和全球化視野,檢驗企業的創新成果、創新能力和創新效率。基此,必須全省上下都把支援企業科技創新放在突出位置,從政策、資源、資金、服務等方面,全力支援企業創新、企業發展,真正讓江蘇成為一個科技自立自強的地區,一個可以不斷推出高水準、高品質創新成果的地區。

挑大梁、做貢獻,切實扛起經濟大省責任

要穩固國際市場的地位,就必須不斷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深度嵌入全球産業鍊供應鍊。雖然國際環境依然複雜多變,貿易保護、單邊主義、技術封鎖、打壓制裁等依然十分猖獗。但是,全球化步伐是阻擋不住的,追求共同富裕的目标也不會變。是以,隻要善于抓住機會,主動對接國際市場,深度嵌入全球産業鍊供應鍊,仍然具有很大的機會和很廣闊的空間。江蘇是最早對外開放的地區之一,也是開放度最高的地區之一。隻要繼續發力對外開放工作,擴大對外開放水準,加強與國際市場的對接,機會仍然會屬于江蘇、屬于江蘇企業,并形成外資全面進入與民資全面出海并駕齊驅的良好局面。自然,江蘇這個經濟大省,也就能夠繼續為經濟增長、經濟高品質發展等多做貢獻、多挑重擔、多扛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