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京又一次賭對了!《再見,李可樂》票房井噴,打了多少資方的臉
作者|艾豆
責任編輯| 向晚晚
作為一部小衆電影,《再見,李可樂》算是在今年12月小小火了一把。
不僅在上映首日就拿下1200萬的票房,更是賺足了口碑和觀衆的眼淚。

其中,主演闫妮和譚松韻的演技也備受好評,吳京作為特别出演,雖然戲份少,但他不僅是演員,還是出品人,制片人。
是以,即使《再見,李可樂》有不足的地方,但總體的品質卻還是有保障的。
《再見,李可樂》由小說《爸爸是隻“狗”》改編而成,值得一提的是,小說的原著作者王小列也是這部電影的導演,他也曾是《戰狼2》的攝影指導。
這部片子雖然以狗狗為主線,但講述的卻不隻是人與動物的感情,而是以狗狗作為媒介,傳遞親情,講述了二次道别的成長故事。
01 、父親意外去世,母女“反目成仇”
李妍原本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爸爸李博宇(吳京飾演)是一個串串店老闆;媽媽潘雁秋(闫妮飾)是一個老師。
但幸福的日子在她18歲這年戛然而止。
為了滿足女兒心願,李博宇帶着李妍去滑雪,卻滑雪的過程中了突發意外,為了救女兒,李博宇摔下了山崖。
經過全力搶救後,醫生惋惜地表示再搶救下去,最後的結果也不容樂觀,妻子潘雁秋陷入了兩難。
高額的搶救費早已把家裡的積蓄掏空,再繼續搶救無異于是把自己和女兒逼入絕境。
一邊是現實,一邊是感情。
最終經過激烈的思想鬥争,潘雁秋艱難的做出了放棄繼續搶救治療的決定。
這個決定也讓她和女兒李妍的關系降到了冰點。
李妍痛哭流涕,聲嘶力竭地反對,但都無濟于事,最終潘雁秋還是簽下了拔管的确認書。
李妍無法接受更無法了解母親殘忍的決定,這件事就像一根刺一樣,深深紮進了母女倆的心中。
在登出李博宇戶口本的當天,一隻小狗逃出了寵物店,闖進了李妍的生活。
而這隻小狗的出現,也逐漸緩和了李妍和媽媽的關系,李妍給它取名李可樂。
李可樂的到來,仿佛是一種征兆,她從李可樂的一些行為中感覺到了和爸爸相似的畫面。
有了李可樂的陪伴,李妍灰暗的世界開始有了光亮,逐漸地她的臉上開始有了笑容,也恢複了一個高中生的生氣。
李可樂在這個家庭當中變得越來越重要,成為了他們家不可缺失的“親人”也肩負起了“照顧”李妍和媽媽的責任。
下大雨,串串店被淹,李妍和媽媽差點觸電,是李可樂及時關掉了電閘才解除了危險;
串串店口味不好,導緻大量客人流失,也是李可樂故意把可樂打翻倒進了 湯底中才讓串串店起死回生……
李可樂在無形之中承擔起了曾經李博宇的責任,讓李妍和潘雁秋在日常點滴生活中,仍然能感覺到李博宇時刻在他們身邊。
回憶雖然痛苦卻也非常美好,在一遍又一遍的回憶中,父親的形象不僅沒有遠離,反而越來越清晰。在重新認識父親的這個過程當中,李妍也逐漸從失去父親的痛苦當中走了出來。
在婚禮現場李可樂和李妍碰頭的那一瞬間,李妍忽然明白了。
可樂就是爸爸送給自己最好的禮物,爸爸雖然不能陪伴,但他的愛卻從來沒有消失。
而真正讓李妍放下全部芥蒂的卻是李可樂的離去。
曾經帶給李妍無限快樂和精神支援的李可樂不幸患上了癌症。
面對被絕症折磨的李可樂,是陪它走過最後的時間還是讓它毫無痛苦地安樂S,李妍搖擺不定。
她想陪着李可樂走過生命的最後,卻又不忍心看着它忍受痛苦的折磨。兩難之間,她終于體會到當年母親潘雁秋在醫院的艱難抉擇。
這一次,李妍沒有讓潘雁秋在安樂S的協定上簽字,而是主動承擔起了這一份責任。
在簽字的那一刻,她終于明白了母親當年拔罐的痛苦。
落筆那一瞬間,她幾乎一夜長大,也明白了什麼是愛。
愛不是自私的占有, 而是成全;愛不是固執地擁有,而是放手。
02
沖着吳京闫妮而去,卻被譚松韻的演技驚豔
在最開始的宣傳片中,很多人都是奔着吳京去的,但看完整個電影後卻被闫妮和譚松韻的演技驚豔到了。
闫妮雖然是大衆熟悉的演員,但她主要活躍在電視劇領域,可以說對于演電影她還是一個新人。
但在電影中,她的演技卻受到了觀衆的一緻好評。
在面對丈夫突然遇險消息時的難以置信;在艱難的做出拔管決定時的痛苦沖突,她的表演都非常到位。
特别是在追逐狗販子的那一場戲份中,她把擔心又憤怒的情緒表現的淋漓盡緻,堪稱整部影片的高光時刻。
在和譚松韻的戲份中,她把一個母親的隐忍和不得不堅強的形象完全呈現了出來。
可以說對電影的嘗試為闫妮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而與她演對手戲的譚松韻在這部戲的表現中,也非常令人意外。
作為90後小花,譚松韻的戲路一直以偶像劇小女生為主,這也非常符合她的外形條件。
但已經33歲的譚松韻飾演高中生,也讓很多網友質疑她在“裝嫩”,但譚松韻在片中的表演卻讓他們啪啪打臉。
事實證明,即使已經33歲,譚松韻扮演高中生也一點不違和。在電影一開始她就把高中生青春活潑的人物形象給立住了。
偏娃娃臉的長相,加上合适的服化道,從她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稚嫩感和青春感爆棚的女高中生。
外形與人設高度比對,譚松韻的演技更是一點也不拉胯,李妍的人物形象立體而生動,讓觀衆印象深刻。
高中時期的李妍眼神充滿了純真和少女的天真浪漫。在和吳京的父女互動中,她更是把一個小女兒的可愛和純真表現的淋漓盡緻;
而當父親因為自己遭遇意外生死知死時,她把李妍的痛苦、自責、害怕的情緒都生動地表現了出來;
在母親決定拔管時,她哭着喊着和母親大吵大鬧,把一個女兒無法忍受母親放棄父親生命的無助和絕望都表現了出來......
譚松韻的表演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根據角色的情緒變化,把每一個階段的人物心理和特征都貼切地塑造了出來。
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看到了一個立體的鮮活的李妍。
在看過《再見,李可樂》後,很多人留言:
“剛開始是沖着吳京和闫妮去看的電影,但是結果卻被譚松韻圈粉了。”
譚松韻名氣在90小花中,雖然算不上頂流,但她的演藝之路卻走的特别穩。
相信繼續持續下去,譚松韻一定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03
家人隻能陪我們走一段,剩下的路要自己闖
看宣傳片時,本以為《再見,李可樂》是一個講述人與狗狗的故事。
但看完電影後才知道講述的是一個二次告别的故事。
爸爸因為帶女兒去滑雪,陷入了危險。
在醫生判定搶救意義不大後,已經無力承擔昂貴醫療費的母親,最終選擇了拔管放棄了丈夫的生命。
媽媽的決定遭到了女兒的反對,但最終卻無法避免改變結果。
這件事成了母女倆心中的心結,而這部電影講述的就是解開心結的的過程。
在這個故事中,李妍是一個高中生,沒有接觸過社會,在她的人生中,爸爸對她的成長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在她的印象中,爸媽的關系一直恩愛,對于媽媽的決定她并不能了解,也無法認同。
是以她極力反對放棄搶救,哪怕隻有1%的希望,就算傾家蕩産她也想要試一試。
小孩子的世界隻講感情,但對大人來說,感情之外還要面對現實。
是以潘雁秋在知道丈夫李博宇被搶救回來的希望微乎其微時,她選擇了放棄。
因為她除了是一個妻子外,還是一個母親。她得為孩子的未來着想。
是以,即使知道女兒會埋怨她,恨她,她也毅然做出了放棄治療的決定。
事實也的确如她所料,女兒李妍并沒有了解她作為母親的顧慮,母女的關系也因為這件事情有了解不開的心結。
幸運的是,他們的關系随着狗狗李可樂的到來開始有了改變。
但這個過程卻是漫長而痛苦的。
在這個過程當中,面對女兒的埋怨和不了解,潘雁秋選擇了用時間去改變一切,因為她知道想要改變女兒的想法,并不是一夕一朝就能做到的。
這一等就等到了李妍長大成人,直到後來可樂老了、病了,不得不安樂S時,李妍才終于體會到了當年媽媽拔管時的心情。
也是在這一刻,她才在心底徹底原諒了媽媽和媽媽和解。
父親的死是沖突的開始,可樂因病去世,化解了他和母親的沖突。
在可樂去世之前,為了參加李妍的婚禮,它自己拔去了針頭,這裡也暗示了當初父親的決定,也是不希望拖累他們母女。
如果他清醒着也一定會和母親做出一樣的決定。
電影的最後,李妍終于鼓起勇氣重新開始滑雪。
在滑雪的過程中,他看見了爸爸和可樂朝自己不停的揮手,揮手是在打招呼,也是在告别。
在中國式家庭教育中,死亡教育一直是缺席的,但死亡卻可能随時發生。
家人無法陪伴我們走一輩子,隻能陪伴我們走過人生當中的一段路。
而當這段旅程結束時,剩下的路我們仍要自己闖。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