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肺結節、結節惡變成癌?虛、郁、痰、瘀是四大元兇!試試這些中藥

作者:中醫内科謝有良教授

肺結節是指影像學表現直徑≤3cm的局竈性、類圓形、密度增高的實性或亞實性肺部陰影,可為孤立性或多發性。現代臨床治療政策主要以定期随訪為主,必要時行手術切除治療。

肺結節、結節惡變成癌?虛、郁、痰、瘀是四大元兇!試試這些中藥

肺結節

中醫如何認識肺結節?

中醫古籍并無肺結節的記載,多将其歸屬為“肺積”“窠囊”“肺痹”“肺疽”等範疇。

相比現代醫學診療模式,中醫學從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出發,獨具辨治特色和自身優勢。

肺結節之産生主要是虛、郁、痰、瘀等多種病理産物互相作用的結果。

因受體質狀态、飲食起居、情緒波動、藥物幹預、四時氣候、地域環境等諸多内、外因素影響;

如:氣郁可緻血瘀、痰濕,或久而化火,變生熱毒;

反之,痰濕、血瘀亦會阻礙氣機,加重氣郁;痰濕久郁可變濕熱;濕郁日久又可緻濕瘀互結;

血瘀郁而化熱,又可瘀熱相搏;

各種病理因素之間互相轉化,進而導緻肺結節形成各種病勢雜陳,此即多病勢複合。

虛:邪實正虛

邪實正虛是肺結節形成之基礎。

肺結節、結節惡變成癌?虛、郁、痰、瘀是四大元兇!試試這些中藥

《素問·評熱病論》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肺結節之邪實正虛之形成主要是内因與外因互相作用的結果。

外因多責之于邪毒、六淫、塵霾等因素,内因則多歸咎于先天禀賦、飲食、情志、肺部舊疾等因素。

而正虛之處,亦為容邪之所,正氣虧虛為機體之痰、濕、瘀等諸多病理産物的産生提供了基礎條件;

加之正虛漸成,無力逐邪,導緻病邪長期盤踞體内,結聚肺絡,日久成形,形成肺結節。

《醫宗必讀·積聚》所言:“積之成也,正氣不足,而後邪氣踞之”。

另外,七情怫郁,氣機失和,髒腑功能失調;亦或飲食不節,損脾傷胃,均可導緻正氣虧虛。

綜上,外因與内因相合作用,導緻機體邪實正虛,乃肺結節形成之基礎。

郁:肝郁肺郁

氣郁貫穿肺結節形成之始終。

肺結節、結節惡變成癌?虛、郁、痰、瘀是四大元兇!試試這些中藥

臨床中肺結節之形成與氣郁關系最為密切,五髒之中,主要責于肝和肺。

《素問·舉痛論》言:“百病生于氣也”。

《不居集·七情内郁》載:“百病皆生于郁,故凡病之屬郁者,十常八九”。

體質因素、外感風寒、情志失調、勞倦過度均可導緻氣郁的産生。

現代快節奏生活方式和高強度工作壓力,令人往往無所适從,情緒處于較大的波動狀态;

而長期憂郁思慮可導緻情志不遂,肝氣郁結,進而肝升不及,肺降無權,氣機失暢,逐漸成積。

《素問·至真要大論》曰:“諸氣膹郁,皆屬于肺。”

《局方發揮》雲:“自氣成積,自積成痰……痰挾瘀血,遂成窠囊。”

繼而導緻肺氣郁滞,肺絡失和,漸久成積,此可謂之因郁緻積,氣郁為積。

但當肺結節形成之後,患者往往又會因對自身健康的過度重視以及缺乏對病情的正确認知等,加劇自身焦慮、恐懼、急躁等情緒問題,出現因積緻郁。

痰、瘀:痰瘀互結

痰、瘀是肺結節形成之核心因素。

肺結節、結節惡變成癌?虛、郁、痰、瘀是四大元兇!試試這些中藥

中醫認為肺、脾、腎痰瘀一般多以痰為主,心、肝痰瘀則多以瘀為主。

痰邪為病,随氣升降,氣郁則結,此乃津液之變,得熱則煉,遇寒則凝,聚散難定,變化多端。

結節之痰,多因六淫外襲、七情内傷、飲食失調等諸多因素,導緻髒腑功能失調,津液潴留。

瘀邪之成,或虛或實,皆可為病。

或正虛無力推動血行,澀滞成瘀;或痰濕内阻,氣滞郁結,壅結為瘀;亦或陽虛内寒,溫運失助,痰濕凝滞成瘀。

痰、瘀之間,常互為因果,膠固難解。

肺絡細狹,易虛易瘀,肺虛絡損,痰滞脈絡,氣血滲灌不利,終至痰瘀互結,阻于肺絡,導緻肺結節的産生。

哪些中藥可以治療肺結節?

肺結節是生于肺絡的有形之物,一般具有易發、難消、難愈的特點。故而痰瘀是有形之結節形成的核心因素。

總而言之,肺結節是因正虛、氣郁、痰、瘀之間互相錯雜緻病,并非單個因素作用下的産物。

肺結節之形成始于正虛,與郁、痰、瘀密切相關,日久蓄結可變生痰毒、瘀毒、熱毒,進而産生惡變。

肺結節、結節惡變成癌?虛、郁、痰、瘀是四大元兇!試試這些中藥

是以,肺結節乃本虛标實之病,常虛實夾雜,邪盛為主者,當因勢利導,引邪外出,正虛明顯者,宜抑強扶弱,扶助正氣。

治療上,應以扶正祛邪,攻補兼施,軟堅散結為本。

化痰散結可選用浙貝母、山慈菇等藥;逐瘀散結可選用醋三棱、醋莪術等藥;蠲郁散結可選用八月劄、橘核等,解毒散結可選用貓爪草、夏枯草等

本虛者,當辨明髒腑之氣血陰陽虧虛;标實者,則當辨清痰、瘀、郁、毒之病邪兼夾與主次,辨證論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