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武松一生最大的兩個錯誤,認錯了一個兄弟,相信了一個奸佞小人!

武松,他是《水浒傳》這部古典名著中熠熠生輝的一顆天罡星,也是作者施耐庵傾注了深厚情感塑造出的一個角色。除了林沖、魯智深之外,武松算是《水浒傳》的靈魂人物。

武松如同一塊未經雕琢也無人敢雕琢的璞玉,帶着原始的粗犷和血性,從人情世故的繁雜中抽身,活在自己的江湖世界裡,恣意恩仇,随性而為。

《水浒傳》原著裡,武松的故事宛如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他的每一場生死搏殺,每一次決策,都充滿了血性和決斷。

武松一生最大的兩個錯誤,認錯了一個兄弟,相信了一個奸佞小人!

從柴進莊園李逵之後,武松在景陽岡打虎,威震四方,打虎英雄的名号傳遍天南海北;獅子樓上,武松鬥殺西門慶,為兄報仇;快活林裡,武松醉打蔣門神,仗義執言;大鬧飛雲浦,手腳被鎖住的情況下,武松反殺四位手持兵刃的強敵;問清是張都監陷害自己後,武松血濺鴛鴦樓,彰顯血性;路過十字坡時,武松一個眼神,就能看出孫二娘的酒有問題。爆出一身裝備之後,武松夜走蜈蚣嶺,刀劈飛天蜈蚣,武松就像一個孤膽英雄。

這一路走來,刀光劍影,鐵骨铮铮,他就是武松,一個純粹的人,一個真正的血性男兒。

然而,在武松這位英雄好漢的輝煌曆程中,也犯下了兩個無法挽回的錯誤。一次是錯信了奸佞小人張都監,另一次是錯認了兄弟宋江。這兩個錯誤,都讓武松失了方寸,做下了錯誤的判斷跟選擇!

武松一生最大的兩個錯誤,認錯了一個兄弟,相信了一個奸佞小人!

說起張都監,那是一個笑裡藏刀、口蜜腹劍的奸詐小人。他以僞善的面目出現,對武松關懷備至,甚至許以親事。武松一直渴望着美好生活,他也不想在江湖上打打殺殺。張都監給了武松希望,讓武松覺得自己可以重新開始。(作者史書淩軒閣)(作者史書淩軒閣)

武松是個知恩圖報的人,對張都監的“深情厚意”感激涕零。然而,這一切不過是張都監精心設計的圈套。他的真正目的是要獲得武松的信任,然後尋找機會将其置于死地。

像張都監這種人最可恨了,别說武松,我都恨不得一刀劈了這小子。當張都監的陰謀敗露,武松的憤怒如同火山爆發。他恨張都監的虛僞和陰險,更恨自己瞎了眼,錯信了這樣的小人。

武松一生最大的兩個錯誤,認錯了一個兄弟,相信了一個奸佞小人!

于是,武松失去了理智,他血濺鴛鴦樓,将張都監一家老小殺得一個不留。這一舉動雖然彰顯了武松的血性和決斷,但也為他的人生留下了一個無法抹去的污點。因為武松濫殺無辜。武松幾乎把張都監家裡的雞蛋都給搖的散黃了,何況是那些無辜的仆人?一個沒留!(作者史書淩軒閣)

如果說錯信張都監是武松的一時失察,那麼錯認宋江則是他一生的遺憾。武松和宋江在柴進莊上相識相知。那時的宋江還不是呼風喚雨的梁山大頭領,隻是一個逃亡江湖的郓城小吏。他對武松百般照顧、關懷備至。武松對宋江感激涕零、視為兄長。

然而随着時間的推移和經曆的豐富,武松越來越發現宋江并非自己想象中的那麼簡單和純粹。宋江心機深沉、城府極深,善于利用一切資源和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武松一生最大的兩個錯誤,認錯了一個兄弟,相信了一個奸佞小人!

聚義梁山之後,在招安問題上,武松和宋江爆發了激烈的沖突。武松主張反抗到底,絕不肯招安。而宋江則一心想要歸順朝廷,謀求功名利祿。兩人的分歧越來越大,雖然武松沒有直接離開梁山,但這也導緻了他們在心靈上的徹底分道揚镳。(作者史書淩軒閣)

在征讨方臘的過程中武松失去了一隻手臂成了廢人。他心灰意冷向宋江辭行,想要在六合寺出家為僧。然而宋江對他的态度卻異常冷漠隻淡淡地說了一句“任憑你心!”便轉身離去。這一刻武松徹底認清了宋江的真面目,他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

回顧武松的一生,我們可以發現他是一個充滿沖突和複雜的人物。他既有快意恩仇、放浪形骸的一面也有知恩圖報、重情重義的一面。武松的錯誤和缺點,并不能掩蓋他的英雄氣概和輝煌成就。他是《水浒傳》中最受歡迎的梁山好漢之一,除了武松之外,我喜歡的梁山好漢就隻有魯智深了。(作者史書淩軒閣)

同時我們也要從武松的故事中汲取教訓和啟示。在生活中,我們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被表面的僞善和甜言蜜語所迷惑。要學會識别真假善惡,堅持自己的原則和立場。同時我們也要珍惜身邊的親人和朋友,不要被利益所誘惑,而背叛自己的良心和情感。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純粹和有擔當的人。像武松一樣,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無畏無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