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次比上次還魔幻,小米這個瓜真的有點大

作者:純進科技
這次比上次還魔幻,小米這個瓜真的有點大

這一則新聞堪稱商戰中的“鬼打牆”,着實令人啼笑皆非。小米旗下的ZMI被另一家紫米公司告了,這引發了諸多疑問和猜測。一場商标之争,一次品牌身份的混淆,正如雜耍般的鬧劇,又蘊含着商業的嚴肅性與殘酷性。

這次比上次還魔幻,小米這個瓜真的有點大

這場官司暴露了商标注冊中的“先來後到”原則,也揭示了在商業世界裡品牌保護的重要性。ZMI為何被紫米公司告上法庭?究竟發生了什麼?這背後隐藏着小米、ZMI和酷态科之間的錯綜關系,需要将這一事件揭開來看個究竟。

這次比上次還魔幻,小米這個瓜真的有點大

小米、ZMI和酷态科:錯綜的關系

從表面上看,ZMI就是小米的子公司,旗下主要負責移動電源和相關配件的開發與制造。這意味着從小米第一代移動電源開始,ZMI就在小米的影子下做着相當出色的工作。然而,紫米二字似乎是給了人們很深的印象,使得很多人将ZMI直接稱為紫米。

這次比上次還魔幻,小米這個瓜真的有點大

同時,酷态科作為一個新品牌,看似并不那麼出名,但其背後卻有着與ZMI緊密的聯系。酷态科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因為ZMI核心團隊加入了這家公司,為其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這次比上次還魔幻,小米這個瓜真的有點大

商标之争的背後

深圳紫米公司的注冊商标搶注行為引發了這場風波。其注冊了“紫米”商标,且注冊類型為移動電源類,這種精準和時機的選擇讓人懷疑其是否具備惡意搶注的嫌疑。這一行為讓ZMI隻能使用“ZMI”英文商标,失去了一直以來使用者心中的“紫米”品牌。

這次比上次還魔幻,小米這個瓜真的有點大

ZMI對于這一搶注行為,隻能選擇以“酷态科”的中文品牌重新出發。然而,這種名字的更替,無疑會給消費者帶來資訊上的混亂。

這次比上次還魔幻,小米這個瓜真的有點大

商業電視劇的劇情

這一系列事件幾乎就是商業劇情的縮影。從商标注冊到産品複制再到起訴索賠,十年的拉鋸戰,幾乎可以成為商戰電視劇的原型。然而,最終決定産品能否取得市場認可的,還是産品本身的品質。

這次比上次還魔幻,小米這個瓜真的有點大

ZMI重生為酷态科後,推出的10号電能棒和15号電能柱等産品都表現出色,顯示出産品力才是核心。這一事件也是對初創公司的一種提醒,做産品前務必先注冊商标,否則可能會後悔莫及。

這次比上次還魔幻,小米這個瓜真的有點大

消費者的選擇

這起事件最終給了消費者一個明确的指引:購買小米生态鍊充電寶,應該選擇酷态科或ZMI品牌的産品。這是消費者對品牌混淆的應對之策,也是對品牌保護和商業合規的警示。

這次比上次還魔幻,小米這個瓜真的有點大

這一場商标之争或許是一個小瓜,但在商業領域裡,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成為品牌競争中的一環。小米的這個“瓜”或許也成為了商業領域的一堂實戰課,教會人們商标保護和品牌意識的重要性。

這次比上次還魔幻,小米這個瓜真的有點大

這起案件告訴我們,商标保護不容忽視,品牌意識要增強。隻有在確定品牌合規性的前提下,才能在商業競争中占據一席之地。

這次比上次還魔幻,小米這個瓜真的有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