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院牆爬進院子 帶傷從廢墟裡救人

作者:南方都市報
從院牆爬進院子 帶傷從廢墟裡救人

大河村一社不少房屋倒塌。

從院牆爬進院子 帶傷從廢墟裡救人

張海吉者(中)在自家倒塌的房屋廢墟上翻找可用的食物。

一場6.2級地震摧毀了積石山縣很多人的家園。在救援力量抵達前,村民自發參與救人,成為寒夜廢墟下被困者生的希望。

在大河家鎮大河村一社,村民韓培禮用受傷淌血的手從土塊、木頭中救出鄰居,又帶着傷員去求醫。他告訴南都、N視訊記者,“我長這麼大從來沒遇到過這麼大的事,沒受過這麼重的傷。”

12月21日傍晚,村裡有人開着車來送物資,也有村民在自家廢墟中翻找可用的肉和菜。他們大都住進了安置點的帳篷裡。夜幕降臨,帳篷外不少免費粉面攤忙着給大家做晚飯,帳篷内燈光亮起,爐裡炭火傳來的熱量足以抵禦寒冷的冬夜。

從廢墟裡刨人

地震後第三天傍晚,大河家鎮大河村一社的一處廢墟上,幾名村民正在翻找東西。旁邊的空院子地上放着幾袋牛肉和蔬菜。

這是大娘張海吉者地震後第一次回家,他們目前住在鎮裡廣場上安置點的帳篷裡。“還是要回來看看情況”,她告訴南都記者,旁邊的肉和菜是剛從廢墟裡的冰箱中刨出來的,還能吃。

地震剛發生不久,也正是從這片廢墟中,她救出了自己7歲的孫子。鄰居幫忙救出了她70多歲的父親和5歲的小侄女。

發生地震的那晚,張海吉者的父親和侄女在她家做客,由于天氣寒冷,她把二人和孫子安排在了有暖炕的土坯房裡,自己則睡在沒有暖氣的磚瓦房。深夜聽到“砰”的兩聲巨響,她趕緊跑出來。“我爸爸、侄女、孫子三個人都看不見了,房子也看不見了。”

孫子所在的位置離她近,被埋得也不深,她連忙去刨壓在孫子身上的土塊,花了大概二十分鐘,終于把孫子挖了出來。

發現孫子沒有大礙,她又轉頭去找父親和侄女,一邊刨土塊一邊喊“救人”。附近鄰居被她的呼救聲引過來,大門被木頭擋住打不開,鄰居就從倒塌的院牆爬進院子。

鄰居大娘馬努給牙向南都記者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依然忍不住心疼得抹眼淚。“我趕去的時候,她孫子已經被救出來了,她的侄女被一根木頭壓住頭,臉上都是血。”那塊木頭又被土塊壓着,馬努給牙和張海吉者都搬不動。

這時,鄰居韓培禮也趕來了。馬努給牙開着手機燈照明,韓培禮去搬木頭,很快小女孩被救出來。由于光線黑暗,看不清具體傷情,韓培禮隻能依稀看到女孩“臉上土和血混在一起,也沒哭”。

緊接着,幾個人将張海吉者的父親從土塊裡救了出來。随後,幾人又跑到其他鄰居家救人。

隔壁一對50多歲的夫妻和孫子同樣被埋。韓培禮率先趕去,他邊挖邊喊,過了好一會,始終無人回應。

這時,張海吉者跑來找他,因為侄女出現嘔吐症狀,希望他能開車幫忙送到醫院急救。考慮到已有不少人趕過來幫忙救人,是以他趕緊折傳回去,先帶小女孩去醫院。

據了解,後來這戶被埋的50多歲夫妻還是不幸遇難了,但他們的孫子被救了出來。因為這位奶奶始終把他抱在懷裡。

“手一直在淌血”

地震發生時,韓培禮其實不在家裡。他告訴南都記者,當時他正在鎮上一家商鋪裡跟朋友聊天。

“完全沒啥征兆,突然停電了,人像是要被從凳子上颠起來。”韓培禮隻想着往外跑,商鋪的玻璃門被震倒,他在跑出去的時候什麼也看不見,加上地震晃得厲害,摔倒時手掌正好按到玻璃斷面,頓時不斷淌血。

由于擔心家裡妻子和女兒的安危,他也顧不上手傷,趕緊跑回車裡,扯了一把紙試圖止血,然後單手開車回家。

回到村子裡時,很多房屋倒塌,車已經開不進去,他便把車停在村口,自己跑進去。

所幸,當韓培禮回到家時,妻子和女兒都已經安全跑出來,但自家的房子塌了。來不及進一步檢視,他便跑去鄰居家幫忙救人。

得知張海吉者的侄女受傷嘔吐,他意識到小女孩的傷情可能不簡單。“她腦門上一個大口子,後來又有嘔吐的現象,那樣看可能腦子裡面出了問題。這病情耽誤不得。”

那時,很多鄰居的車停在屋外,被倒塌的牆壁、窗戶砸壞,隻有他的車停在街上,得以幸免。他和張海吉者輪流抱着小女孩跑到村口,進入車裡,扯過一張毯子裹住,便一路開到鎮衛生院。

“衛生院也成了危房,大夫們不敢進去,院子裡亂成一團,到處都是傷員。”後來韓培禮找到一位醫生,把自己手上的傷和小女孩頭上的傷簡單包紮了一下。“大夫說我們的傷他根本就沒有辦法,要到别的醫院去。”

外面實在太冷了。考慮到村裡還有不少傷員,他又把小女孩抱回車上,回到村裡。這一次,包括張海吉者的父親、孫子,還有那個被奶奶抱在懷裡躲過一劫的男孩,與一位受重傷的老人在内,他換上堂哥的平闆小貨車,共裝了十幾個人再次趕去衛生院。

一位女醫生為重傷老人實施心肺複蘇,沒一會兒,老人還是走了。張海吉者留在這裡陪侄女打點滴,韓培禮則繼續開車把衆人送到鎮裡的廣場上。

此時已是淩晨3點左右。這一路,韓培禮的手一直在淌血。“我也沒覺着疼,也沒顧得上。”

廣場附近一家診所的醫生檢視了他的傷情。“他說你這血管割斷了,這樣子不行,要盡快找地方縫合。他給我手腕上紮了一根膠帶,讓我每隔40分鐘解開一次,讓血液流通,不然手會壞死。”

一起住進臨時安置點

韓培禮把平闆貨車留在廣場上給人們避寒,自己則找朋友開車送他去縣裡求醫。到達積石山縣人民醫院時,這裡人滿為患,他們無奈隻能繼續往臨夏州人民醫院趕,到達已是清晨5點。

臨夏州人民醫院也滿是人排着隊等着做手術,要等兩小時才能輪到韓培禮。後來一位醫生出來看了一眼傷口說,“你這等不了兩個小時了,耽誤太長時間了”。醫生把他帶到旁邊打石膏的房間裡,幫他縫合傷口。放松下來後,因為失血過多導緻的暈眩感也頓時向他襲來。

經過醫生診斷,韓培禮的左手掌主血管被割斷,還傷及筋脈。三天過去,他的左手還裹着厚厚的紗布,小拇指仍然沒知覺。醫生說,傷口愈合需要大概20天,之後可能還要做一次手術。

另一邊,韓培禮離開後不久,張海吉者的弟弟、小女孩的父親張龍也開車趕到了大河鎮衛生院。他告訴南都記者,那時女兒正在打點滴,但由于氣溫太低,“吊針裡的水都不走”,隻能在一旁生上火堆提升周圍溫度。

後來,他帶上女兒,選擇趕往臨夏州人民醫院。

最開始兩天,女兒的病情不太樂觀,時常嘔吐,拍片顯示腦内部有兩個出血點。21日12時30分,女兒轉院來到位于蘭州的蘭大醫院,需要觀察72小時,如果未見好轉就要做開顱手術。張海吉者和張龍的父親多條肋骨骨折,傷及肺部,目前則仍在臨夏州人民醫院治療。所幸,兩人的命都暫時保住了。

住院多日,韓培禮還不知道家裡受損情況到底如何。“我長這麼大從來沒遇到過這麼大的事,沒受過這麼重的傷。”

21日傍晚,村裡有人開着車來送物資,尚未倒塌的房屋也有專人前來評估鑒定,大部分被貼上了“不得入住”的字條。

附近大部分受災村民都住進了廣場上的安置點。夜幕降臨,帳篷外不少愛心企業和飯店搭設了免費粉面攤,大家有序排隊領取。走進帳篷,這裡燈光亮起,爐裡的炭火也燃起來了。

張海吉者從冰箱裡搜出不少肉和菜,全都帶回了帳篷裡,她說,這些能給大家做一頓好吃的了。

統籌:南都記者 向雪妮 陳燕

采寫:南都記者 陳燕

攝影:南都記者 徐傑

出品:南都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