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到底有多少朝貢國呢,有資料統計為148個。這是一件光榮的事情嗎?許多人借此大誇其誇,說什麼明朝是萬國來朝,天下歸順。在明朝後期,意大利的傳教士利瑪窦來到了中國,他對所謂的朝貢制度進行了考察後,就說“不是世界向中國朝貢,而是中國向世界朝貢”。這是什麼意思呢?
首先,明朝為了制造“萬國來朝”的假象,就禁止了民間貿易,推行海禁政策。海禁政策的一個目的就是官方壟斷貿易,逼迫外國人和中國進行了朝貢貿易;其次,就是推行了“薄來厚往”的政策,意思就是說隻要來朝貢,明朝必定大規模的賞賜。是以朝貢貿易是不賺錢的,反而是賠錢。第三,那就是将來和中國進行了貿易的船隊都記載為朝貢,是以明朝148個朝貢國中,就包含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等當時的殖民強國。第四,派遣鄭和船隊下西洋,到處宣傳明朝國威,然後主動和各國進行了朝貢貿易,明朝得了一個名聲,周邊國家得了錢。

非洲國家進貢的“麒麟
但是這個朝貢貿易的結果就是明朝的财政壓力太大了。明朝在朝貢貿易中得不得向周邊國家賞賜大量的金銀,是以明朝前期是禁止白銀在國内流通的。永樂時期,朝貢國家達到了頂峰,白銀供應不足,是以在全國開挖銀礦,把中國的銀子送給外國。但是明朝的财政收入并不豐富,其商業收入隻有宋朝的六分之一,全國90%的财政來自于農業稅。為了支援開支,明朝加大了賦稅的征收,同時大規模發行紙币,銅錢,導緻通貨膨脹。宣德年間,大米、棉布等物資的價格比洪武年間上漲了50倍,布匹的價格更是上漲了300多倍。通貨膨脹嚴重打擊了工商業的發展,也嚴重損害了普通百姓的利益。誠如侍講鄒緝上疏:“錢出外國,自昔有禁,今乃竭天下之所有以與之,可謂失其宜矣”。
我們可以通過幾個朝貢貿易的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第一個例子就是土木堡之變。衛拉特蒙古到了明英宗時期就已經強大了,幾乎統一了蒙古各部。也先為了在明朝得到更多的經濟利益,于是向明朝頻繁的“進貢”,1439年後,瓦剌每年來北京的貢使達二千餘人。明朝在瓦剌身上就花了不少的錢,僅大同地區每年對“貢使”供應費達三十萬兩。1449年,也先來朝貢,明朝這次減去馬價五分之四,意思就是少給了80%的賞賜。優勢也先大怒,開始進攻大同,明英宗帶領50萬精銳來戰,結果全軍覆沒,明英宗被俘虜。
第二個例子就是日本的争貢之役。明朝初期,朱元璋派人去日本要求來朝,結果被日本拒絕了。不過在1401年,日本統一了,其室町幕府考慮到日本長期戰亂,經濟凋敝,需要大量的資金,于是決定向明朝“朝貢”,把明朝當做了提款機。到了日本戰國時代,各大軍閥就開始争奪對明朝的朝貢壟斷權。1523年,日本而的兩大軍閥拿着朝貢的憑證到達了甯波,明朝就接待了他們。結果兩大軍閥為了争奪對明朝的貿易權,在甯波殺了起來,其中一個軍閥在甯波一路燒殺搶掠,其追趕的備倭都指揮劉錦、千戶張捏戰死。這就是著名的“争貢之役”。之後,明朝一直禁止和日本的貿易。
第三個例子就是俺答互市。在土木堡之變後,明朝和蒙古的朝貢貿易就中斷了,蒙古就多次向大同進攻,導緻明朝疲憊不堪。在俺答汗時期,漠南蒙古崛起了,他曾經入侵大同45次。1550年,俺答汗進攻大同,宣府大同總兵的仇鸾選擇了用大量的錢财賄賂俺答汗,其賄賂的内容并不是讓俺答汗退兵,而是讓他進攻其他地區。于是不久,俺答汗就直接去攻打北京了,引發了著名的“庚戌之變”。面對蒙古的進攻,北京的禁軍竟然怯不敢戰。更可笑的是,北京禁軍統帥還僞裝成蒙古軍,到鄉下去搶劫。為了讓俺答汗撤離北京,嘉靖皇帝則趕緊給俺答汗送去大量的“皮币珠玉”去向俺答乞和,并且任由他在北京燒殺搶掠,最終殺高興了才回去。這就是曆史上十分荒唐的“庚戌之變”。之後,明朝為了不讓俺答汗進攻,同意恢複朝貢貿易,并且每年給俺答汗繳納大量的“歲币”,類似于北宋的“歲币”。這樣,才恢複了和平,這件事稱為“俺答互市”。
庚戌之變
第四件事就是女真族進攻明朝。明朝初期,為了招撫女真,于是和女真族進行了朝貢貿易,女真族得到了很多好處。1464年,明朝規定海西、建州女真入貢人數限制,這引發了女真各部的不滿。于是建州部開始“寇掠”遼東。從此,明朝和女真族的戰争就斷斷續續地進行。成化年間兩次征伐之後的60年間,建州女真再次歸順,和明朝恢複了朝貢貿易,接受了明朝的冊封。在這60年,建州的經濟開始恢複了起來。嘉靖年間,女真和明朝的關系又緊張起來,原因同樣是因為女真的“朝貢”遭到了阻礙。1542年開始,建州女真不斷侵犯遼東。為了組織女真族,明朝在遼東修建了邊牆。
從以上的4個例子就可以看出,周邊的民族和國家是多麼希望和明朝進行了朝貢啊。不僅如此,連葡萄牙人也想來。1511年,葡萄牙滅馬六甲王國,阻斷了中國和印度洋的交往,不過明朝對此并不知情。于是葡萄牙商人就冒充穆斯林商人來中國進行朝貢,結果明朝發現他們并非是穆斯林,就拒絕了,後來嘉靖下令驅逐葡萄牙人。于是,葡萄牙商船就占據了屯門島,明朝派出4000水師來戰,最終葡萄牙損失3艘船,是總數的一半;後來又發生了6艘葡萄牙船大戰96艘明朝海軍的西草灣大戰,葡萄牙又損失了2艘船。葡萄牙商人經過兩次大戰後,認為6艘商船無法征服大明帝國,于是選擇賄賂明朝太監,結果得到了澳門。
看了明朝的這些事,我真的認為,明朝是一個大公無私的朝代,它甯可餓死中國人,也要喂飽外國人;甯可對自己的百姓欺壓蠻橫,也要讨好外國人。在世界上,哪裡可以找到第二個這樣的朝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