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卷”字當道,競争加速,車企尋求市場增量新“突破點”|2023中國經濟年報

作者:華夏時報
“卷”字當道,競争加速,車企尋求市場增量新“突破點”|2023中國經濟年報

文/牛小歐

今年的汽車市場,“卷”字貫穿始終,全行業的積極發力讓市場呈現了空前的火熱态勢。中汽協資料顯示,1—11月汽車産銷分别完成2711.1萬輛和2693.8萬輛,前11個月的累計産銷量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預計2023年大陸汽車總銷量将進入3000萬輛新階段。

但價格戰帶來的巨大增量的同時,也讓市場佔有率基盤銳減,車企逐漸意識到“躺着賣車”的時代已經過去,想要進入全新增長期就需要獲得更多增量。新的增長點從哪裡來?如何在日趨激烈的競争中拿下更多份額?不僅成為今年車企們着重布局的方向,也成為車企心中的一根“弦”,想要在格局被改寫的變革時代獲得長遠勝利,就得保證這根“弦”時刻緊繃着。

新能源“蛋糕”不易“吃”

從最一開始行業驚歎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力,再到其穩步進入高速增長期,新能源汽車的卓越表現力逐漸成為常态。

中汽協資料顯示,1—11月,新能源汽車産銷累計完成842.6萬輛和830.4萬輛,同比分别增長34.5%和36.7%,市場占有率達到了30.8%,預計今年全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為940萬輛左右。新能源的強勢崛起吸引了衆多入局者,布局新能源汽車賽道漸漸成為行業共識。

但随着行業競争加劇,新能源汽車領域“蛋糕”争奪戰開始日趨艱難。

對于傳統合資車企而言,自主品牌背靠新四化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乘風破浪,在産品力方面表現出了極強的綜合素質,特别是自主品牌的電動産品開始形成自下而上的攻勢,使得那些身處舊時代的強者漸漸力不從心。

汽車行業分析師徐嘉平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表示:“中國品牌借助電動化和智能化的先發優勢,整體加速向上,内燃機不再是發展的唯一主角,傳統合資品牌陷入兩難困境。一面要在傳統燃油車的存量市場上搏殺,另一方面又要緊鑼密鼓地布局電動化市場搶占先機。即使是如BBA這樣的巨頭也需要思考如何把握智能電動化機遇在變革中仍立制高點。在此背景下,如何進一步打開市場就成為合資車企的當務之急。”

而在電動汽車賽道上領先一步的自主品牌,日子也并沒有想象地輕松。電動車發展離不開巨額成本投入,且短期内難以實作盈利,主攻電動汽車的企業大部分都還沒有走出“賣一輛虧一輛”的現狀。另外一點,盡管電動車的聲量和新車銷量占比與日俱增,但燃油車在銷量表現、使用者需求中依舊是汽車消費的“大頭”,目前仍占據超過69%的市場佔有率,且目前仍然是合資品牌的腹地。如何分食這部分市場,也成了自主品牌需要突破的難點。

硝煙彌漫中,無論是合資車企還是自主車企似乎已漸漸摸索出一條破局之路:想要“吃到更多蛋糕”,那就不能将“雞蛋放到一個籃子”中,且隻關注競争最激烈的主流市場。尋找全新藍海,正在凝聚成破局共識。

混動賽道迎來井噴

車企布局的思路真正明朗源自今年年初比亞迪秦PLUS DM-i 2023冠軍版的上市。

這款車一舉将插混車型售價下探到10萬元以下,也是A級新能源轎車首次将售價縮放至5位數,不僅實作了“油電同價”,更是直接“掀翻A級轎車市場的桌子”,擊穿了合資燃油車最後一道防線。

無論是自主品牌還是合資車企均逐漸發現,相比于電動化賽道的激烈炮火,如果可以結合技術路線、産品定位和自身條件,使混動産品形成獨特的技術點和品牌調性,打造差異化提高競争力,就可以進一步占領市場。是以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的邊際被打破,新能源賽道進入了全面競争階段。

中銀證券預測,在政策端、供給端和需求端三大驅動力共同推動下,2025年混動市場規模将達到607萬輛。未來,混合動力汽車将會成為新的市場增長引擎。是以除了比亞迪範本帶動作用下,車企也漸漸嗅到混動市場的藍海氣息,混動賽道開始成為改寫市場格局的關鍵。

中汽協資料顯示,2022年插電式混動汽車銷量151.8萬輛,同比增長1.5倍。而今年1—11月,插電式混動汽車銷量達243.9萬輛,同比增長83.5%。銷量的提升關鍵原因在于車企的“紮堆”布局。

今年混動車型赢來上市潮,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市的混動車型超過20款,包括東風日産奇駿e-Power、廣汽本田雅閣e:PHEV、紅旗HS3善為版HEV、吉利銀河L7、長城哈弗枭龍MAX、東風風神皓瀚、長安深藍S7、拿鐵DHT-PHEV、東風本田英仕派e:PHEV、岚圖追光PHEV、榮威D7 DMH、奔馳全新S450eL插電混合動力版等等。

除此之外,政策東風也吹向混動市場。今年8月,工信部等七部門印發《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其中特别提到了“穩定燃油車消費,積極探索混合動力、低碳燃料技術等技術路線,促進燃油車市場平穩發展”。業内認為。該方案相當于給混動技術發展打了一針強心劑。

特許金融分析師洪楊對《華夏時報》記者坦言:“混動市場主要由于目前消費者偏好所決定的,盡管電動車型進入高速發展期,但仍存在發展痛點待打破。混動技術路線與之相比,不但彌補了純電的短闆問題且操控感和燃油車相似,混動車型可以相容兩者的優勢,收獲有兩種需求的消費者。”

洪楊認為,對于企業來說,如果明白純電動化是目标,而不是最急切的戰略,進而選擇适合自己的技術賽道,并率先塑造産品力,驗證可靠性,将路線中的最大優勢發揮出來,才有可能快速搶占市場獲得發展先機,這也是為何越來越多車企入局混動市場的原因。

小衆市場百花齊放

除去在技術路線上選擇“兩條腿走路”,車企也并不再隻将目光放在主流市場,在以往格局中被視作小衆的MPV、越野車甚至跑車市場,開始成為車企尋找市場新增量的“突破點”。

先看MPV市場,乘聯會資料顯示,2022年MPV整體市場規模僅94.3萬輛,但今年1—11月,MPV市場累計銷量達到99.3萬輛,同比增長17.8%。盡管MPV前11月總銷量仍不敵總量超過千萬輛級的轎車和SUV市場,但增幅遠超這兩大細分市場,并對乘用車市場的整體回暖起到了拉動作用。

随着鼓勵生育政策的出台,二胎、三胎家庭數量逐漸增多,多人口家庭用車的需求也在增長,擁有一台功能全面、适用于多場景的MPV成為這部分閱聽人使用者的購車首選。是以這個小衆市場占有率僅有5%的市場逐漸被車企青睐,随着更多入局者的踴躍加入愈發熱鬧起來。

今年以來,多家車企的MPV産品已攻入市場,包括一汽奔騰M9、廣汽傳祺E8、魏牌高山、岚圖夢想家、合創 V09、沃爾沃EM90等,同時還有小鵬X9、理想MEGA、大衆ID.Buzz、騰勢D9 PREMIER等還未上市的車型也早已摩拳擦掌搶先預熱。

汽車分析師任萬付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随着三胎政策的放開,再加上MPV車型本身具有的舒适性高、布局靈活、多功能性等特點,家用MPV市場逐漸展現需求缺口。同時可以看到,如今車企的布局政策更傾向于新能源高端MPV賽道,一面是因為這一細分市場此前的優勢一直被燃油車占據,新能源汽車産品品類還未完全覆寫,增長空間巨大。車企布局新能源高端MPV市場,不僅可以帶來更為客觀的利潤空間,還可以增強品牌影響力并提升形象,吸引更多高端消費者。适時推出一款MPV車型,是車企對于擴充市場佔有率的有力政策。”

與布局MPV市場邏輯相似的另一小衆市場—硬派越野車也在今年迎來難見的井噴,特别是新能源風潮已開始吹向越野車賽道。哈弗猛龍、坦克400 Hi4-T、比亞迪旗下仰望品牌的U8和新品牌方程豹豹5、東風旗下猛士品牌的猛士917;奇瑞捷途旅行者等在今年開啟競技賽……

乘聯會方面指出,随着使用者需求逐漸多元化,越野、露營、自駕等休閑方式成為典型用車場景,越野SUV車型占比逐年增加,成為新增長點。

比上述兩個市場更為小衆的跑車市場也在今年出現越來越多的闖入者,昊鉑SSR、哪吒GT、仰望U9、上汽名爵MG Cyberster等等車型已瞄準這一賽道以發力。

在徐嘉平看來,随着消費更新,消費者對于汽車的需求呈現出個性化和多元化的趨勢。一些消費者對傳統車型已經感到厭倦,他們更加追求個性化、獨特性的車型,以滿足自己的特殊需求。衆車企正是深刻了解這一點,開始不斷探索新的需求和場景,希望“劍走偏鋒”獲得更多增量。這背後的原因始終離不開一個“卷”字,盡管今年的車市一片火熱,但必須指出中國車市已從之前的增量時代進入存量競争階段,想要拿下更多的份額,就必須絞盡腦汁取得市場的“歡心”,這将是一場持久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