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內建自研大語言模型,AI iPhone終于曝光!

作者:雷科技

1950年,計算機科學之父艾倫·麥席森·圖靈首次提出了「機器思維」的相關概念,正式引出人與AI這段複雜關系。

在73年後的今天,AI大模型在近一年時間内用難以想象的速度沖入各個領域,并對人們日常生活産生了直接影響。毫不誇張地說,今年全球科技行業最重要的産品技術突破都來自AI大模型。

「問答對話」、「輔助程式設計」、「圖文創作」,這些都是AI展現出來的硬實力,差別于以往局限在實驗室、研究所等高精尖端場所,這次的AI大潮直接讓大衆也能直覺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內建自研大語言模型,AI iPhone終于曝光!

圖源:ChatGPT

同屬科技行業的手機廠商們自然不會放過這次來自AI的饕餮盛宴。幾乎所有的手機廠商都選擇擁抱AI大模型,隻不過各家進度不一,有的廠商大模型已經處于公測階段,而有的廠商則還需一定時間,才能正式推出。

由華為、小米、OPPO、vivo、榮耀、谷歌等廠商組成的領先集團,基本都已公開宣布了自家的大模型進度。而作為手機行業巨頭之一的蘋果卻顯得尤為低調,甚至有些保守。盡管蘋果内部已經建立自研的大模型架構「Ajax」,也建立了類 ChatGPT 的生成式對話 AI,但依舊無實質性進展對外公布,讓不少果粉心急如焚。

但這個情況或許很快将迎來變局,近日蘋果公司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在記憶體運用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通過創新閃存利用技術,成功在記憶體有限的蘋果裝置上部署了大型語言模型(LLM),這一成果有望讓更強大的 Siri、實時語言翻譯以及融入攝影和增強現實的尖端AI功能登陸未來iPhone。

內建自研大語言模型,AI iPhone終于曝光!

圖源:Apple

這意味着蘋果大模型可能真的要來了,這對于近期銷售乏力的蘋果來說,或許能解燃眉之急。今年9月剛釋出的iPhone 15系列發售3個月時間内數次降價,每次降價幅度還不小,這在過去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缺乏創新」是外界對蘋果近年新品的最大诟病,而AI大模型則是上天送給蘋果的最佳利器,靠創新性起家的科技公司用AI粉碎質疑,小雷光看就覺得是一個相當合理的劇本。

蘋果AI:Siri和Others

在今年2月舉辦的蘋果人工智能峰會上向員工介紹了蘋果的大模型語言工作邏輯,據彭博社報道,蘋果的目标是将Siri與AI深度融合,形成一個類似于智能助手的角色,讓使用者能有效的處理複雜問題和自主完成句子。

Siri,是蘋果在2010年花費1.5億-2.5億美元收購的項目,外界普遍認為這是喬布斯時代最重要的AI投資,這也是蘋果與AI的開始。

但很可惜的是,蘋果在之後13年時間裡,并沒有圍繞Siri作出太大的創新。雖然Siri推出的當年廣受好評,後續也陸續優化了語言風格、語言朗讀等功能,但在AI層面始終沒有實作真正意義上的突破。

內建自研大語言模型,AI iPhone終于曝光!

(圖檔來自UNsplash)

經曆了團隊技術負責人跳槽、高層對Siri定位搖擺不定等風波後,Siri更像是被束縛了手腳,AI程序極度緩慢。雖然相比其他手機廠商,蘋果與AI結緣更早,但因為自身原因,進度落後于一衆競争對手。

如果讓小雷來暢想未來蘋果AI的雛形,我認為「始于Siri,用于Siri」或許是最好的選擇。其實無論是語音助手還是搜尋引擎,Siri自釋出起就在蘋果産品中擔任着類似角色,完全可以實作無縫銜接,令使用者省去二次學習的成本。

其次蘋果全線産品基本都搭載了Siri,iOS生态下的多端裝置互聯共通一直是蘋果的優勢,許多使用者購買了蘋果全家桶産品後,即使對某款産品生出更換的念頭,也要謹慎衡量自己是否能适應脫離同一生态後的使用習慣。

當小雷對着手中的iPhone發出指令:「嘿,Siri!幫我将手機上的素材傳到MacBook上,再剪成一條王家衛風格的抽幀視訊」,桌面那頭的MacBook經過幾秒就完成了我今日工作的KPI,這個場景光是想想都讓我嘴角上揚。

內建自研大語言模型,AI iPhone終于曝光!

(圖源:蘋果官網)

如果Siri深度融合了AI,那購買了蘋果全家桶産品的使用者也能享受到小雷同款幻想場景,體驗到更智能的跨段傳輸和互聯。

除了Siri之外,據悉蘋果正在研發自己的生成式AI模型,代号為「Ajax」,蘋果内部也稱之為「AppleGPT」。不用我多說,蘋果之心路人皆知,光從名字就能看出是針對ChatGPT作出的競品。該模型據說擁有2000億個參數,在語言了解和生成方面具有高度複雜性和強大解析力。

「AppleGPT」一旦完成,不僅是蘋果原生App,就連AppStore中的熱門應用也将是首批蘋果AI受益者。由應用開始逐漸輻射整個蘋果生态,配合上龐大的蘋果使用者群,蘋果大模型的機器學習效率将大大提高,雖然目前進度要落後于其他廠商的大模型,但考慮到蘋果使用者數帶來的學習優勢,後來居上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手機行業AI大戰還沒真正開始

蘋果AI還在閉關修煉,其他手機廠商可不會停下來等你。華為、小米、OPPO都已經在最新版系統中接入了自主訓練的大模型,并與小藝、小愛同學、小布等一衆「小字輩」AI助手內建,目前各家基本都已進入公測階段。

vivo X100系列首發搭載了自主訓練的藍心端側大模型,并應用到藍心小V上。谷歌更是在今年10月就在Pixel 8 Pro上正式落地端側大模型PaLM2(壁虎版)。

三星Galaxy S24 系列和榮耀Magic6 系列,也将在明年年初釋出的新機上首發搭載端側大模型。

內建自研大語言模型,AI iPhone終于曝光!

圖源:OPPO

可以說AI大模型成了手機行業的兵家必争之地。盡管目前手機大模型概念仍面臨落地場景和實作效果的質疑,但追熱點總歸是沒錯的,更何況AI大模型隻會給手機廠商們帶來正向影響,新增個賣點何樂而不為呢?

事實上,現階段大模型手機對使用者的影響并沒有想象中的大。多數情況下,使用者的使用感受和語音助手時代相差不大,無非是一個更聰明的語音助手。從長遠角度出發,大模型手機的核心是改變人與手機的互動方式,讓手機能以人的思維方式與機主進行互動回報。

這種過程需要通過長期的訓練才可能實作,這對手機硬體也提出了新的挑戰。目前業界的普遍共識是端側和雲端的混合架構,畢竟與動辄出動數千張頂級顯示卡的大模型公司相比,手機晶片的算力顯然需要考慮更多。

哦對了,小雷在開頭提到的計算機科學之父艾倫·麥席森·圖靈,其實還提出過用于測試檢測機器是否具有人類智能的「圖靈測試」,簡單來說就是與人類行為越相似的機器越容易通過測試,令人類誤判機率平均超過30%則視為通過測試。

遺憾的是,在73年後的今天,依舊沒有任何一個AI能真正意義上通過圖靈測試,哪怕是ChatGPT-4也沒有通過,成功率隻有41%。

難道這麼多年AI都沒有進步嗎?倒也不是。該測試本質上是判斷機器是否更像一個人,而不是判斷AI智能的高低。但從某種程度也能反應出,目前的AI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嚴格來說,手機AI大戰還沒有真正開始。

寫在最後

目前大模型手機仍處于發展前期,蘋果此時入局雖然有點「愛得太遲」,但遲到總比不到好,顯然蘋果也意識到了逆勢而行的不妙。銷量已經給蘋果敲響了警鐘,再不作出對應的行動,極有可能從全球手機龍頭的寶座上逐漸滑落。

換一個角度來看,蘋果入局大模型,對其他手機廠商來說必将形成沖擊。蘋果這些年雖然在AI領域沒怎麼發力,但架不住它有「鈔」能力。

根據調研機構CB Insights的統計,截止2020年蘋果收購了近30家AI企業,涉及的細分領域包括機器視覺、機器學習、資料優化、自然語言處理等,其中絕大部分技術都用于優化Siri的使用體驗。

除了收購之外,蘋果還投資了許多AI企業。老實說外人很難評估蘋果的AI實力究竟在哪個層次,但如果你輕視它,蘋果可能分分鐘就攢一個大招來震驚業界。

總而言之,AI領域是蘋果不容失敗的一戰。前有因專利問題糾纏的高通,後有諸多虎視眈眈的手機廠商,蘋果在AI領域面臨的對手有很多。

但小雷認為蘋果隻要能成功推出自己的「AppleGPT」就已經是勝利了,如果大模型的實力還能讓人感到驚喜,那将為蘋果的手機業務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CES(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類電子産品展覽會) 2024即将盛大開幕,雷科技将派出“一位天明”領銜的報道團赴美國·内華達州·拉斯維加斯 CES 2024現場全程報道,敬請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