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每日古詩精講:《關山月》(二年級上冊),建議收藏!

作者:新國文大課堂
每日古詩精講:《關山月》(二年級上冊),建議收藏!

《關山月》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一首寫景抒情之作。詩人通過對邊塞關隘的壯麗景色的描繪,抒發了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同時也蘊含着詩人對自己功業未成的孤寂之感。全詩語言簡潔凝練,意境深遠,極富感染力和藝術性。

詩的前四句主要寫景,寫了邊塞的壯麗景色。具體來說,首句描寫了邊塞的山巒,并用“皎皎明月”來烘托出了邊塞的蒼涼和孤獨;第二句“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描寫了在明月的照耀下,天山與雲海的景色,顯得非常壯觀;第三句“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通過簡練的文字,描繪出了長風從數萬裡之外吹來,吹過玉門關的壯麗場景。第四句緊接第三句,寫詩人從遙遠的玉門關望去,看到了蘆花般的白霜一片銀白,在月光下如霧如煙。

詩的後四句主要抒情,借助皎皎明月,表達了詩人對故鄉、親人的思念之情。第五句“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通過對漢朝時期和匈奴戰争的描述,表達了詩人對戰争的無奈和痛恨。第六句“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顔。高樓當此夜,歎息未應閑。”則表達了詩人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對戰争的無奈和憤恨。

每日古詩精講:《關山月》(二年級上冊),建議收藏!

《關山月》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詩作。此詩描寫了邊塞的風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層轉入戍卒與思婦兩地相思的痛苦。開頭的描繪都是為後面作渲染和鋪墊,而側重寫望月引起的情思。

全詩分為三層,開頭四句,主要寫關、山、月三種因素在内的遼闊的邊塞圖景,進而表現出征人懷鄉的情緒;中間四句,具體寫到戰争的景象,戰場悲慘殘酷;後四句寫征人望着邊關的月而思念故鄉,進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樓倚望,懷念自己。

全詩氣勢雄渾,意境蒼涼,語言流暢,韻律和諧,真可謂“一聲歎息,幾多離人淚”,是李白樂府詩中的佳作,曆來被人稱道。

每日古詩精講:《關山月》(二年級上冊),建議收藏!

這首詩最吸引人的地方或許是它極具藝術渲染力的描寫方式,以簡潔明了的描寫手法展現了一幅深邃立體的關山月夜水墨圖: 第一句古詩句式簡短�直接,僅以“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描繪了一個宏偉壯闊的景象:浩瀚無垠的雲海之上,一輪皎潔的明月從天山升起,穿梭于雲海間,散發出柔和的光芒。同時運用誇張的手法,将綿延不絕的長風描述為數萬裡之長,仿佛能夠穿越整個玉門關。

其次,詩中運用了鮮明的對比手法,将曆史無情的變遷與時空無垠的亘古進行了視覺化的呈現,令人深刻感受到了時間和空間的相對性。:“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顔。高樓當此夜,歎息未應閑。”以胡漢的沖突為主線,通過“漢”與“胡”的對比,講述戰争的殘酷,也展現出長年征戰中将士們對家鄉的思念和對和平生活的渴望。

最後,詩句結構錯落有緻,極富韻律之美。全詩總共四句,前兩句與後兩句互相呼應,使得節奏和諧優美。同時在每一句中,采取先叙事再抒情的方式,将情感遞進更新,最終引發讀者情感共鳴,達到完美的藝術效果。

每日古詩精講:《關山月》(二年級上冊),建議收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