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基層民警#
李華瑞同志具有很強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别力,能夠深入開展政治理論學習,認真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對公安工作的絕對上司、全面上司,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緻。
李華瑞參加公安工作以來兩次赴京參加表彰大會,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先後榮獲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遼甯省五一勞動獎章、“遼甯好人·最美人物”、遼甯省優秀人民警察,遼甯省人民滿意警察、遼甯省優秀政法幹警、遼甯省優秀社群民警等榮譽稱号;曾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個人三等功8次、個人嘉獎4次。
李華瑞紮根社群17年來,先後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134人,破獲各類刑事案件189起,查結、調解各類沖突糾紛897起,為轄區群衆和企業辦好事3000餘件(次),收到表揚信、錦旗139面(封)。他用實際行動關愛轄區百姓,維護了社群平安和諧,也是以深受廣大轄區群衆的信任和喜愛。
在實踐中摸索總結了一套務實管用的“湯泉工作法”
老百姓稱贊“這個警察不一樣!”
2006年10月,李華瑞由一名副營職軍官轉業到湯崗子派出所從事社群警務工作。剛參加公安工作時,李華瑞滿腔熱血,一頭紮進社群進行采集資訊,可是一連幾天收獲甚微,連敲幾戶居民家門都沒開,讓他更沒想到的是,一些居民的牢騷話、怨氣話好像專門為他準備似的,把他堵得心慌。
面對群衆的“閉門羹”、牢騷話,李華瑞沒有氣餒,決定再次改變采集資訊的方式方法,變“敲門采集”為“随機采集”,主動融入群衆、用心了解群衆。第二天,李華瑞懷揣着一撂精心設計的警民聯系卡,紮進老百姓堆裡,與老百姓拉家常、交朋友,介紹安徽老家的風土人情,暢談部隊的工作生活,每當自己講到興奮處、群衆聽得樂和時,李華瑞就随手遞給一張印有自己手機号碼的警民聯系卡,談笑風生間就把居民資訊了解清楚了。李華瑞在磕磕碰碰中邁出了第一步。
那一段時間,李華瑞堅持每天清晨出發,下鄉村、跑農家,進社群、訪民情,哪裡有群衆的地方,哪裡就有他的身影,不僅完成了資訊采集工作,更讓轄區群衆認識了這個“片警”小李,老百姓紛紛稱贊“這個警察不一樣!”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李華瑞把服務群衆的工作做到群衆的心坎上,帶着感情做、做出感情來,這一幹就是17年,更讓他在實踐中總結出一套有效管用的社群工作法。
2022年12月,有兩對鄰裡“小兩口”因樓房隔音效果不好問題,多次發生争吵,甚至一度發展到持刀相對的地步,李華瑞了解情況後,詳細了解兩家日常生活習慣,并多次進行場景模拟,迅速找出了“症結”所在,他自掏腰包買了六雙降噪拖鞋給樓上居民送去,這讓居民感到非常愧疚,最終成功讓兩家化幹戈為玉帛。這次事件也讓李華瑞引起了警覺,沖突糾紛看似隻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是一旦處置不當就有可能引發沖突激化。為此,他專門組織社群民警、鄉賢、樓長等對易發生的沖突糾紛進行問題分析,共梳理出三十六類沖突易發點,根據日常沖突調解工作經驗,按照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工作思路,總結歸納了沖突糾紛調解“三十六策”,為開展沖突糾紛調解工作提供了典範。有了這個 “秘籍”,派出所在調解居民沖突糾紛時可就得心應手了,無論什麼樣的問題都有了解決的辦法。
不讓一個群衆掉隊,以愛民為民的初心踐行“從警誓言”
老百姓稱贊“他對群衆比親人還親!”
李華瑞常說,當警察,就得時時刻刻把老百姓的事裝在心裡。
泉東社群五委有一條長400米,寬4米的路,經過四十多年的歲月洗禮,這條本不堅固的道路變得破爛不堪、坑窪不平,居民出行常常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給百姓出行造成極大的不便。作為包片民警,李華瑞常常能聽到轄區群衆對這條路的抱怨,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把這條路修好,掃除影響百姓出行的障礙。說幹就幹,他一邊制定修路工作計劃,一邊尋找愛心人士募集善款,同時積極與黨委政府和交通部門溝通協調,最終,他為老百姓奔波的誠心打動了所有人,修路難題迎刃而解。三天時間,李華瑞與施勞工員一起吃住在工地,一面充當現場指揮,一面積極協調現場群衆,終于讓老路換發了新顔。他說:“為群衆做好事辦實事,就要敢于擔當,敢吃苦”,李華瑞的辛勤付出,也得到了轄區群衆的高度認可,慢慢的群衆有事都自覺地想到了李華瑞,甚至有的群衆需要撥打報警電話時,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110”,而是李華瑞的電話。
轄區刑滿釋放人員殷某因扒竊多次被公安機關打擊處理,出獄以後,四處尋找工作,可是,因為他的“特殊身份”,用人機關紛紛婉言拒絕,讓他的心理受到極大打擊,從此一蹶不振,對生活失去信心。李華瑞得知情況後,下定決心要讓刑滿釋放人員真正“回家”。于是他對症下藥,結合殷某實際情況,動員殷某到轄區易發生扒竊案件的集市擔當義務反扒員,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轄區内扒竊類案件明顯下降,身邊群衆也看到了殷某改邪歸正的決心,對他的看法和成見也煙消雲散了。殷某也找到了一份工作,有了穩定的收入,對生活再次充滿信心,看到殷某變化的老百姓紛紛稱贊李華瑞“他對群衆比親人還親!”
“不讓一個群衆掉隊!”這是李華瑞對轄區群衆的承諾。轄區刑滿釋放人員回來一個,他都主動登門見面,誰有困難他就幫助解決。在他的努力下,轄區40名刑滿釋放人員重新犯罪率為“零”。
組建8支群防群治隊伍,開啟社群平安建設的基層治理模式
老百姓稱贊“他是個能幹事的好幹部!”
充分相信群衆、依靠群衆,發揮群衆力量加強社群平安建設是李華瑞實作群防群治的工作導向。工作中,李華瑞針對轄區居民反映廣場舞大媽擾民的情況,一方面耐心地開展勸導工作,另一方面研究從根本上解決實際問題。經過多次前往鎮政府、房産局等部門溝通協調,成功将一套800餘平方米的閑置房屋改造成為“社群活動中心”,在室内安裝了各類運動器材,設定了棋牌室和圖書報刊閱覽室,特别是打造出一間400平方米的房間專門用于文藝活動排練,這也從根本上解決了大媽們跳廣場舞的場地問題。轄區居民和廣場舞大媽們都對李華瑞的解決辦法贊不絕口,這49名廣場舞大媽們也主動申請協助李華瑞共同維護轄區治安,成為了泉興社群首支群防群治隊伍。
在随後的日子裡,李華瑞根據轄區居民的愛好和特點,在熱心群衆和轄區企業的大力支援下,先後組建了“中駿”秧歌隊、“港中旅”合唱團、“北苑”老年合唱團、“泉興家園”中年舞蹈隊、“泉興家園”退伍兵義務巡邏隊、“雷鋒大媽”調解隊、“湯泉一品”舞蹈隊、“趙大媽”義診隊共8支群防群治隊伍,參與群衆近千人。
“李警官,該到巡邏的時間了,我們都的人都齊了!”這些巡邏隊員從開始的需要打電話召集,到後來主動上門找李華瑞提醒他巡邏。2021年,李華瑞主動協調鎮政府,将8支群防群治隊伍整合為“湯泉義警”平安志願者團隊,每季度組織開展群防群治标兵評選工作,給予極大的精神鼓勵;同時又聯系轄區企業為群防群治隊伍冠名贊助,提供服裝、裝置等物質保障。在李華瑞的精心組織下,“湯泉義警”平日裡開展文藝活動豐富轄區文化,積極傳播正能量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夜間或節假日開啟巡邏模式,并将巡邏時發現的各類情況随時與派出所民警溝通。
“自從小區有了巡邏隊,那可安全多了,這得多虧了李警官!”一提起小區的治安,群衆就贊不絕口。近年來,“湯泉義警”累計為公安機關提供各類線索111條,協助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25人,破獲案件57起。李華瑞開啟的社群平安建設群防群治新模式,有效調動了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治安防控的積極性,大力營造出和諧、平安、穩定的社群氛圍,實作了政府、群衆、企業、公安多方共赢的局面,經驗做法及顯著成效先後被人民公安報、中國警察網等20多家媒體宣傳報道。
用一身正氣赢得群衆的了解信任和大力支援
老百姓親切地稱他為“好人警官”
李華瑞的故鄉遠在千裡之外,但他把鞍山作為第二故鄉,紮根社群、熱愛工作,與轄區百姓們相處的如同家人一般。這麼多年來,李華瑞一家三口居住在50平米的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内,平時生活簡樸、省吃儉用,但他始終堅持将自己工資的一部分都捐贈給轄區生活困難群衆。李華瑞為轄區刑滿釋放人員找工作,自己妻子一直以來沒有穩定工作。轄區企業找到他,想給他妻子安排一份穩定的工作,李華瑞堅決拒絕道:“這是以權謀私!”2023年,因長期工作勞累,李華瑞偶感腹部疼痛,妻子擔心他的身體,催促他到醫院檢查,他嘴裡答應,轉身就又下到了社群。直到有一天,所裡同僚看到他滿頭大汗、臉色蒼白,不斷嘔吐,立即拉他前往醫院,經過醫生檢查,李華瑞為急性膽囊炎,需要立即手術,切除膽囊。手術後剛剛恢複,李華瑞就迫不及待地傳回了他心心念念的工作崗位,轄區群衆看在眼裡,疼在心裡,都主動幫他完成工作,也都是打從心眼裡了解、支援、喜愛這位“好人警官”。幾年來李華瑞從社群民警成長為副所長、教導員,轄區群衆們既是高興,又是不舍。有一次,有400多名泉興的群衆一同來到派出所,集體請願讓李華瑞兼顧泉興社群工作。李華瑞也向組織上表明了自己紮根基層的願望,繼續兼任泉興社群民警。轄區群衆為了感謝李華瑞的付出與堅守,專門将他的事迹編成“好人李警官”快闆書等,在群防群治隊伍的日常演出活動中廣泛傳播,展現了“警愛民、民擁警”,魚水情深的生動畫面。
17年的心系群衆、服務群衆,讓轄區群衆們深切感受到了李華瑞的奉獻與擔當。17年的走街串巷、風雨無阻,讓李華瑞與轄區群衆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作為一名共産黨員、公安民警,李華瑞始終立足基層、紮根社群,以真情踐行職責,以執着書寫奉獻,用精細化的管理、親情化的服務,把對黨和人民的忠誠與熱愛傾注于工作的每一個瞬間,在平凡的崗位上像老黃牛一樣辛勤耕耘,為轄區群衆排憂解難,收獲了百姓的信任和愛戴,成為新時代平安中國的“螺絲釘”!
為李華瑞警官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