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4歲小夥在拼多多一年賣出2000萬公斤水果,為當地農戶大創收

作者:葉先生

山西省運城市臨猗縣是有名的水果大縣。在臨猗縣城的幹道上行駛,不一會兒就能看到招牌上有這樣幾個大字“建設運城峨嵋果品博物院,打造中國北方果品集散地”,門楣上寫着“中國特色農産品優勢區”。

在臨猗主縣城邊緣,冷庫分布在道路兩側,大貨車停在門口裝箱,拉着各家冷庫和倉庫貯藏的果子發往各地。臨猗縣電子商務商會會長衛榮平介紹,臨猗縣有110萬畝林果面積,水果産量70多億斤,冷庫520座,水果儲存量達25億斤。臨猗有158個水果品種,以蘋果最盛。臨猗縣城的水果快遞發貨量占運城市1/3,占全山西省的1/10。

24歲的董晨旭經過幾年水果電商行業的摸爬滾打,關掉了其他平台的所有店鋪,隻在拼多多一家開店,他想專注于這一家平台,努力做到最優,把當地好的水果都銷往全國,打造屬于臨猗的水果品牌。

24歲小夥在拼多多一年賣出2000萬公斤水果,為當地農戶大創收

董晨旭 受訪者供圖

去年,董晨旭在拼多多的銷量超過2000萬公斤,并且幫助當地人把滞銷的脆柿子全部賣完,解決了當地農戶的心病。今年,他參加了拼多多的農雲行動,早早地在霜降時囤積了最好吃的蘋果,現在每天發貨量穩定在上萬單,多的時候可以達到3.4萬單。發貨需要裝箱,他為那些村裡的農戶創造了更多的收入機會。

“農雲行動”于今年2月份正式啟動。作為全國最大農産品上行平台,拼多多集中投入優勢資源,助力産地解決人才、品控和品牌三大難點,推動全國100個農産區更快“拼上雲端”,打造更具韌性和競争力的數字化農産帶。

24歲小夥專注拼多多平台水果電商

山西省運城市臨猗縣在水果,尤其是種植蘋果有先天優勢。臨猗縣位于北緯35度蘋果種植的黃金帶上,縣域峨嵋嶺橫貫全境,涑水河流經東西,黃河水灌溉全縣。縣城氣候溫和,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盡管臨猗的蘋果被戲稱為“醜蘋果”,但味道清甜可口,汁水很足。

董晨旭就是看着父母做水果生意起家。那時還沒有電商,父母線上下需要去各地尋找貨源,還要尋找買家。霜降一過,父母便把收來的蘋果打包裝車,批發給各地零售商,水果店老闆或者超市。

董晨旭跟着父母去甘肅天水收過蘋果,在山裡待了三個月,幾乎每天都吃漿水面,他說那時太辛苦,心想一定要好好掙錢。2019年他去北京一家電商公司做營運,半年之後回到老家,開始像父母那樣做水果生意。那年他20歲。

一開始,董晨旭隻在微信朋友圈吆喝,做“微商”。行情好的時候他每天可以發貨三四百箱,同一個冷庫,他看到有人一天能發貨比他多十倍,發現别人在做供應鍊。他便轉型做供應鍊,為各大商家供貨,每天能發貨七八千箱了。

董晨旭肯幹。早上4點多便起床去市場上收水果,收完貨開始打單、調紙箱、聯系快遞、裝車,全是一個人幹,有時一天隻睡4個小時左右。

也是以董晨旭的名聲在臨猗縣城開始響亮,“一個小娃娃,每天都裝好幾趟車”。

但是做供應鍊受制于商家,單子少發貨量就少。2020年,董晨旭開始自己在網上開店鋪,做老闆。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和對比,他發現拼多多店鋪是農副産品流量和發貨量最大的平台。從2022年開始,董晨旭開始逐漸把精力和管理的重心轉移到拼多多上。

那時,他在拼多多的單量每天有一萬三左右,多的時候會有三四萬單,最多一次他們參與平台的流量活動,達到了一天6萬單的峰值。

24歲小夥在拼多多一年賣出2000萬公斤水果,為當地農戶大創收

貨車在臨猗縣冷庫等待裝滿發車 劉浩 攝

去年10月份,宋轶園找到董晨旭幫忙。宋轶園是臨猗縣角杯鎮專門負責收購脆柿的供貨商。據宋轶園粗略統計,角杯鎮十幾萬畝土地,有90%種的都是脆柿。

10月份脆柿成熟,但是因為各種原因整個鄉鎮的農戶大量滞銷。脆柿不同于蘋果,無法在冷庫儲存,摘下後最多儲存10到15天,如果沒有人買隻能爛在地裡或者被傾倒進垃圾堆,農戶這一年不光白幹,還賠不少錢。“具體有多少産量我忘記了,隻記得當時大家都天天發愁自家的柿子怎麼辦,天天上門問我。”宋轶園說。

他最後找到董晨旭,通過拼多多平台将這些滞銷的脆柿賣了出去。“去年小董用每斤7.8毛錢的價格收了農戶的脆柿,盡管比往年低了一些,但對農戶來說能賣出去已經很不錯了。”宋轶園說,去年每天董晨旭聯系物流和快遞公司,忙前忙後,把脆柿發出去。

“農雲行動”助當地農戶增收

董晨旭平均每年在拼多多的銷售量在2000萬公斤左右。就在董晨旭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拼多多這一平台時,他碰上“農雲行動”這一重要機遇。

2023年2月開始,拼多多正式啟動“農雲行動”這一特色助農項目。農雲行動是拼多多助力農産品上行的一項長期行動,包括了五大重要舉措:

保持“零傭金”,讓利農民和消費者;

集中投入優勢資源,重點助力100個農産帶建設“數字化新供給”;

批量對接當地優質供應鍊“上雲”,舉辦專場招商教育訓練,對優秀新農人進行小規模針對性輔導,孕育1000個成功典範;

為農産帶商家對接倉儲、冷鍊等專用農貨物流體系;

通過平台持續集中曝光,助力打造100個農特産的區域和全國性品牌。

以今年二季度為例,拼多多百億補貼的涉農商家數量同比增長60%,農産品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80%。

這些理念和臨猗縣電子商務商會會長衛榮平的想法不謀而合。2023年,臨猗縣開始打造自己的品牌“猗頓農品”,并讓董晨旭管理店鋪,“他年輕,懂網絡,又踏實肯幹”。為了讓當地農戶盡快熟悉網際網路,衛榮平還會給農戶們講課。“很多都是老年人,但他們也玩手機,盡管不懂在平台怎麼開店,至少知道現在的網際網路是怎麼回事也可以。”衛榮平說,給年紀大的農戶都用講故事的方式,他們至少聽懂了。

今年8月份,“農雲行動”來到了臨猗縣,董晨旭作為臨猗縣電子商務商會副會長邀請“農雲行動”做了講座,結束後他給拼多多平台寫了一封感謝信,信中說:

“拼多多電商平台是我們最可靠的合作夥伴,也是我們最親密的朋友。自從入駐拼多多以來,平台為我們提供了無與倫比的平台資源、技術指導、營運策劃、營銷活動等,讓我們的生鮮産品得到了更廣泛的展示和銷售,讓我們的品牌形象得到了更好的塑造和提升,讓我們的企業效益得到了更大的增長和保障。”

24歲小夥在拼多多一年賣出2000萬公斤水果,為當地農戶大創收

臨猗電子商務商會給拼多多的感謝信 受訪者供圖

今年是臨猗縣的“蘋果大年”,每家每戶都豐産豐收,霜降時節是蘋果口味最好的時候,農戶基本上都把蘋果出手賣給了像董晨旭這樣的頭部商家。

吳嬌嬌是臨猗縣耽子鎮耽子村的一個農戶,她家有20畝果園,蘋果豐收後,她以一塊八毛一斤的價格把蘋果賣了出去,最後收入有17萬元。

吳嬌嬌說,蘋果有非常多的品種,有的蘋果在生長時隻在外面套一層塑膠薄膜,而有的蘋果在指甲蓋大小的時候就開始在外面套一層紙袋,等到蘋果着色的時候便把紙袋拿掉。這樣的蘋果統稱為“紙加膜”,顔色均勻好看,線下商鋪喜歡這樣的蘋果,種植過程中很費勁,相應地賣價也高。

因為天氣原因,前幾年臨猗縣蘋果收成不好。吳嬌嬌回憶,三四年前臨猗下冰雹,蘋果被打得坑坑窪窪,品相不好,要麼低價賤賣,要麼低價賣給了果汁廠。去年又有霜凍,花朵都被凍掉,燒麥稭取暖也保不住。每天一早村裡人都聚集在村頭,為凍掉的花發愁,靠天吃飯,沒人知道如何是好。

今年,吳嬌嬌早早把自家的十幾萬公斤蘋果賣出去了。但有的農戶還在等,他們把蘋果放進租來的冷庫裡,等一個蘋果收購價最高的時候再賣出去。

現在,吳嬌嬌白天沒什麼事,就來到董晨旭的倉庫裡幫忙裝箱。在臨猗縣耽子鎮陶唐村,董晨旭的拼多多店鋪“猗頓農品”有倉庫在這兒。倉庫門口有卡車等候,勞工不停将裝好蘋果、貼好訂單的箱子搬運到車上,搬滿一車便離開,不一會兒便有另一輛卡車停在門口,重複剛剛的動作。

在倉庫内,堆滿了套着膜袋的蘋果。女工們熟練地将箱子撐起來,放在秤上,從身邊的“蘋果山”順手拿蘋果裝在箱子裡,邊裝邊看秤上的數字,到了10斤便停止。通常一箱裡會有18個蘋果,一層9個。

24歲小夥在拼多多一年賣出2000萬公斤水果,為當地農戶大創收

當地農戶在自己家蘋果賣完之後,為電商打包蘋果掙錢 劉浩 攝

吳嬌嬌一直在這裡幫忙打包。這些女工都是村子裡種蘋果的農戶,蘋果一賣完,她們就算解放出來,來到董晨旭的倉庫打工,賺更多的錢。打包好一箱有8毛錢,如果手快,一天甚至可以賺200—300元。

吳嬌嬌說:“蘋果賣不出去,你心裡是不會清淨的。一邊想着賣自家的蘋果,一邊想着來打包,最後什麼都做不好。但是有了拼多多這樣的平台,現在我們賣蘋果都非常快,在自己家裡等着就好了。”(推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