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果蔬内部缺陷檢測,到底是不是“智商稅”?

作者:光明網

中國蔬菜水果總面積及總産量一直穩居世界第一,是繼糧食之後的第二、三大農業種植産業,是國内外市場前景廣闊且具有較強國際競争力的優勢農業産業,也是許多地區經濟發展的亮點和農民緻富的支柱産業之一。果蔬屬于生鮮類食品,其采收銷售過程中仍然進行着新陳代謝,如果貯藏不當,就會發生劣變,其一般表現為果蔬表面顔色改變、氣味發生變化、硬度下降、失水萎蔫等。

果蔬内部缺陷檢測,到底是不是“智商稅”?

果蔬品質關乎食品安全問題,食品安全又與人們生命健康息息相關。果蔬品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生産、銷售商的效益和消費者的購買熱情。有些果蔬品質,如表面的擦傷、蟲咬等,消費者能夠直接感受到;而有些果蔬品質,如腐爛、水心、空洞或蟲蛀等内部問題,沒有專業裝置,消費者并不知其内部情況如何。

在傳統的檢測方法中,主要依靠外觀來判斷果蔬的品質,但是人工判斷易受生理條件和主觀因素的影響,檢測範圍有限且結果可靠性較差。很多時候購買回來的果蔬在外觀上沒有任何明顯問題,但是在切開或食用時才發現内部已經腐爛或存在其他缺陷,這不僅導緻了經濟上的損失,也容易讓消費者産生心理上的落差和不滿。由此,内部缺陷檢測的重要性得以提升。

果蔬内部缺陷檢測,到底是不是“智商稅”?

所謂内部缺陷指的是水果和蔬菜内部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腐爛、水心、空洞或蟲蛀等。傳統的檢測方法依靠外觀判斷水果品質,這種方法并不能準确判斷水果内部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困境,科學家們開發出了一項新技術,即近紅外(NIR)透射光譜技術。NIR透射光譜技術是一種基于近紅外光在物質中的透射特性進行分析的快速、準确和無損檢測的光譜方法,不會對樣品造成損傷,可以高效地完成大批量樣品的分析和檢測。近紅外光是一種在紅外和可見光之間的電磁波,對于果蔬來說具有較好的透射能力,當NIR光線穿過果蔬時,它會與果蔬内部的組織結構和化學成分發生作用,透射光的強度和頻率會發生變化。通過利用化學計量學算法分析光譜資料,便可以獲得果蔬内部的結構和成分資訊,進而判斷其中是否存在缺陷。

果蔬内部缺陷檢測技術的出現為果蔬品質控制和消費者健康提供了有力支援。通過準确、無損的内部檢測,可以及時發現并分析發生的問題因素,從為果蔬産業的可持續發展和滿足消費者需求提供了一種可靠的技術手段。未來,随着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應用,内部缺陷檢測技術将繼續發揮關鍵作用,推動果蔬産業向更高水準發展。

科學顧問:郭志明 (江蘇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 教授)

統籌:廖丹鳳 鄭鋒茂 王長海 張瑞傑

策劃:武玥彤

編輯:王媛媛(實習)

果蔬内部缺陷檢測,到底是不是“智商稅”?

來源: 光明三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