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多位券商首席分析師發聲!明年A股政策、科技、醫藥、消費行業的最新觀點來了!

作者:這是憤世嫉俗的

每經記者:王海慜 每經編輯:肖芮冬

12月21日,華安證券2024年資本市場投資年會在深圳舉行。在此次年會期間,華安證券研究所政策、醫藥、電子、食品飲料行業的多位首席分析師,就各自研究領域明年的思考,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采訪。

展望明年A股大勢,華安證券預計,目前市場的估值水準已經足夠低,2024年在盈利邊際改善、國内宏觀政策發力穩增長等多重契機的作用下,市場有望走出估值修複的慢牛行情。

明年A股有望走出估值修複的慢牛行情

站在年終歲末,首先就明年國内外的宏觀經濟形勢展望,華安證券政策首席分析師劉超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明年國内外經濟形勢的關鍵詞是“東升西落”,國内外流動性趨勢的關鍵詞是“共振走向寬松”。

具體而言,根據測算2024年國内經濟内生增長動能在4.6%左右,疊加在宏觀政策适度發力的情況下,有望實作5.0%左右的增長。而國外尤其是美國經濟在超額儲蓄即将用盡、兩黨大選博弈情況下,增長将弱于今年,但在補庫周期的支撐下,也有望韌性回落軟着陸,增速對比上遲到的“東升西落”有望明年出現。

就明年整體流動性趨勢,劉超判斷道,“流動性趨勢層面最大的變化在于,美聯儲将于2024年啟動新一輪降息周期。目前市場普遍預期啟動時點有可能在2024年一季度末前後,由此帶動全球貨币政策和流動性環境走向寬松。對中國而言,中美利差、匯率壓力都将大幅緩解,進而進一步打開大陸貨币政策的空間”。

他進一步表示,明年國内的貨币政策仍是寬松以對、流動性維持合理充裕環境不變,降準降息均有望出現。一方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确要求“穩健的貨币政策要靈活适度、精準有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已經非常明确表達了貨币政策寬松的導向,這在穩經濟、提振預期信心方面是非常有必要的。另一方面,貨币寬松所面臨的外部制約環境明年也會發生逆轉,即明年美聯儲将會進入降息周期,人民币匯率壓力也會得以緩解,國内貨币寬松的掣肘也會消失。

2023年A股市場整體表現比較疲弱,對一系列利好的反應低于預期。展望明年,劉超表示,整體傾向于認為2024年A股市場有望走出估值修複的慢牛行情,行情的幅度取決于國内經濟恢複的超預期程度和國内宏觀政策發力的力度,而需要關注和跟蹤的風險在于美國經濟能否軟着陸。目前市場的估值水準已經足夠低位,無論是各種寬基指數還是各種風格指數當下的估值水準已經是絕對低位,甚至低于2016年初以來的數次市場底部,尤其是創業闆估值已經處于曆史新低。2024年市場在盈利邊際改善、國内宏觀政策發力穩增長等多重契機的作用下,估值有望出現修複。

邊緣側AI需求存在較大預期差

回顧2023年,在AI浪潮的加持下,以TMT闆塊為代表的科技股行情此起彼伏。從各大券商近期釋出的2024年投資觀點來看,明年科技仍然是市場關注度最高的領域之一。

在此次華安證券資本市場投資年會中,對TMT行業新需求、新方向的挖掘是一項重要議題。

那麼,明年科技行業可能會有哪些超預期的地方?相關投資主線如何挖掘呢?

對此,華安證券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陳耀波向記者表示,明年邊緣側AI的需求存在較大的預期差。“AI行業核心硬體疊代更新持續,模型持續優化,帶來AI對端側裝置如PC、手機等的賦能存在超預期的可能性。目前市場對邊緣側AI的需求沒有足夠直覺的感覺,導緻對AI邊緣端需求沒有形成足夠一緻預期,而圍繞這個主線,GPU相關的先進封裝、HBM産業鍊,以及AI手機,AI PC單機價值量提升的供應鍊環節,都是值得挖掘的新主線方向。”

此外,陳耀波還向記者分析了2024年消費電子整體的判斷。他表示,“消費電子2024年大盤呈複蘇态勢,有望重新回歸增長通道。考慮到手機端總量增長彈性有限,還是需要關注創新帶來的增量。2023年消費電子行情以盈利複蘇,困境反轉為主,帶動的行情持續性會較弱。而創新方面,折疊屏有望在2024年維持高增速,帶來結構性創新,其中螢幕和鉸鍊是核心環節。光學重回更新趨勢,空間視訊帶來了額外創新增量。此外,钛合金、鋼殼電池等同樣存在創新機會。當然,新終端如MR産品的落地,也會帶來更長線的投資機會。綜合來看,2024年消費電子行情可以更加樂觀看待。”

2024年醫藥有兩大方向值得關注

經過為期兩年多的持續調整後,近期醫藥行業又重回市場關注的焦點,一些個股逐漸走出底部,甚至逆勢創新高。目前不少機構都對明年的醫藥闆塊寄予了厚望。

談及今年來的醫藥股行情,華安證券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譚國超向記者表示,雖然今年醫藥整體行情并不算好,但結構有比較大的分化,比如一些創新藥公司股價已經陸續創出新高。“這樣的結構性機會本質上展現在醫藥從2021年年中開始的調整是比較充分的。另外,目前國家對醫藥創新支援力度比較大。是以,創新藥、創新器械,尤其是具備國産替代空間的公司機會是比較多的。此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剛好今年很多創新藥品種在海外獲批了,這些公司大家也會比較關注。”

“是以總的來說,今年中藥有比較好的行情,這是在國家政策驅動下、在醫藥注冊法規等重新界定下有更多産品獲批,以及在醫保支出、消費端對中藥的認可等共同帶動下,催生的一波中藥行情。創新藥和創新器械更多是屬于是産品和科技力在驅動。”

那麼站在目前的時點,對于2024年的醫藥行業,有哪些細分賽道值得關注?對此,譚國超坦言,“我對2024年特别樂觀,為什麼呢?我們看到上周三今年醫保談判的結果公布了,能看到進入醫保的藥品數量和比例都是創新高的,價格降幅也符合企業的預期。很多企業認為目前很多産品的價格能夠覆寫他們的研發成本和支出,預計2024年醫藥政策對股價的壓制因素會極大降低”。

“那麼2024年看好哪些方向呢?一是看好中藥,在政策扶持下,明年會有更多的産品獲批,并且今年國家對中藥的醫保支援力度進一步加大,也會推動産品在支付端放量。第二個是創新方向,包括藥品和器械。2015年開始國内鼓勵醫藥創新,現在很多産品曆經了那麼多年的研發投入和臨床,在這幾年陸續獲批,将進入收獲期。其中已經商業化的品類,甚至具備美國FDA認證,能夠國際化的品類會更好。另外,創新器械我定義為是能夠進行國産替代的,包括一些高端的醫療裝置和醫療耗材。”譚國超這樣表示。

相比醫藥,今年釀酒、食品飲料、家用電器等傳統大消費賽道的表現整體都不盡人意,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2024年大消費行情是否會有所改善,又有哪些細分行業更值得關注?

對這些問題,華安證券食飲行業首席分析師劉略天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是疫後複蘇首年,從資本市場的表現來看,酒類、食品等大消費闆塊整體呈現弱勢。經濟弱複蘇,疊加“疤痕效應”等因素的影響,緻使居民端消費需求恢複程度有限。但其中也不乏亮點,包括地産酒宴席支撐、零食量販賽道高速成長等支撐了細分闆塊的較好表現。

“展望2024年,消費整體将延續複蘇态勢,但在内部結構上‘分化’或将加劇。具體表現為,短期内,經濟環境有序恢複背景下,處于成熟期的行業表現為擠壓式競争,不同的企業戰略、産品定位、價值配置設定等将直接影響行業未來的競争格局,是以自下而上的研究将成為投資上更有效的方式。目前來看,值得關注的細分闆塊包括:需求韌性支撐下的高端白酒;競争格局改善,需求環比提升的乳制品闆塊;成本改善确定性強的啤酒。”劉略天這樣指出。

每日經濟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