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劇,這一源于廣東潮汕地區的傳統戲曲,曆經數百年的沉澱與傳承,至今仍然熠熠生輝。
在衆多潮劇演員中,李玉蘭以其出色的表演藝術和深厚的藝術造詣,成為了當代潮劇的代表性人物。她的藝術人生,如同一部精彩的傳奇,激勵着無數後來者。
1963年,李玉蘭老師出生在潮州市一個普通家庭。從小就對戲曲産生濃厚興趣的她,1978年考入潮州市潮劇團教育訓練班,師從著名潮劇演員沈雪華、張鴻标等老師。在教育訓練班裡,她刻苦學習,勤奮練功,憑借着對戲曲藝術的熱愛和執着,很快就脫穎而出。
在學期間,李玉蘭便開始在《蘆林會》、《探窯》等劇中扮演主角,展現出了非凡的表演天賦。1981年畢業後,她正式加入市潮劇團,開始了她的職業演員生涯。
出道以來,李玉蘭一直活躍在潮劇舞台上。她基本功紮實,戲路寬廣,藝臻化境,廣受贊譽。
在她30多年的演藝生涯中,她已經在50多出劇目中擔任了主角或重要角色。她能夠出色地诠釋各種不同的人物,從高貴優雅的大家閨秀到嬌小可愛的小家碧玉,從柔弱無助的女子到忍辱負重的孝婦,從勇敢堅毅的女俠到機智聰慧的少女,甚至能夠扮演妖冶毒婦等複雜角色。
李玉蘭的演技和表現力非常驚人,她可以輕松地駕馭各種不同的行當,包括閨門旦、青衣、花旦、刀馬旦等等。她不僅在文戲方面表現出色,還能夠應對高難度的武打場面。無論是正面角色還是反面角色,她都能夠将人物形象刻畫得淋漓盡緻,給觀衆留下深刻的印象。
李玉蘭老師的表演柔美細膩,唱腔圓潤,動作準确到位。她善于挖掘人物内心,塑造出一個個鮮活、立體的人物形象。在折子戲《末代皇後》中飾演的婉容一角更是讓人印象深刻。她把一個病态的末代王妃形象刻畫得生動逼真,滿臉是戲。特别是表現婉容吸食“大麻”時醉生夢死的樣子,可謂入木三分。這一角色也讓她成功問鼎2006年廣東省戲劇演藝大賽金獎。
作為一名傑出的潮劇演員,李玉蘭老師不僅在舞台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還在潮劇藝術的傳承與創新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多年來,她先後在《廣東戲劇家》等專業刊物上發表了多篇戲劇論文,探讨潮劇表演藝術的理論與實踐。這些論文對于推動潮劇藝術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李玉蘭在《啞女告狀》中飾掌上珠
李玉蘭還非常注重培養新一代潮劇人才。2011年,她轉入教壇,在市潮劇藝術教育訓練中心擔任教職,緻力于培養潮劇接班人。她傾囊相授自己的表演經驗和心得體會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演員們鼓勵他們勇于創新為潮劇藝術的傳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舞台上李玉蘭是一位光彩照人的明星;而在舞台下她卻是一位真誠善良、平易近人的藝術家。她熱愛生活關心他人積極參與各種公益活動用自己的影響力傳遞着正能量。
在漫長的藝術生涯中李玉蘭結識了無數戲迷朋友,其中不乏因她的戲而走出困境、重拾信心的人。她深知作為一個公衆人物除了在藝術上追求卓越之外更應該在道德品質上成為表率。是以她始終保持着謙遜、低調的作風用自己的行動诠釋着“德藝雙馨”的真谛。
李玉蘭用她的才華和汗水為潮劇藝術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樂章。她的藝術人生如同一朵盛開的蘭花散發着幽香沁人心脾。她的成功不僅是個人的榮耀,更是對潮劇這一傳統藝術的最好傳承和弘揚。
如今李玉蘭老師已經走過了漫長的藝術道路,成為了一代人心中的潮劇之星。
對于她來說這或許僅僅是一個開始。願她繼續為潮劇藝術的傳承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讓這朵蘭花在戲曲百花園中綻放得更加燦爛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