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積聚“進”的力量——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聽“潛力”

作者:光明網

年末将至,多個領域的最新資料顯示,中國經濟持續恢複向好,“穩”的基礎不斷夯實,“進”的力量持續積聚。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介紹,從主要宏觀名額看,前三季度國内生産總值同比增長5.2%,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保持領先,10月份和11月份主要生産和需求名額繼續穩中有升。1-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3%,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是5.2%,保持總體穩定,彰顯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韌性和潛力。

積聚“進”的力量——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聽“潛力”

“中國經濟展現出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2024年中國經濟增速有望超過今年”“中國仍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關鍵引擎”……自二季度以來,包括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亞洲開發銀行、摩根大通、花旗集團和瑞銀集團在内的國際機構紛紛對中國經濟表示看好。外資企業也對中國經濟投下“信任票”。

積聚“進”的力量——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聽“潛力”

在位于重慶市萬州區的重慶長安跨越車輛有限公司,從業人員在生産線上忙碌(2023年11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目前,中國經濟恢複仍處在關鍵階段。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态勢,發出“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等新信号。“隻有實作了‘進’的戰略目标,才能保證整個國民經濟宏觀經濟的穩定發展。”福建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黃茂興說。

積聚“進”的力量——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聽“潛力”

在第二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絲路電商館,一名主播在“絲路電商日”活動中進行電商直播(11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嶺逸 攝

專家認為,從會議釋放的信号看,要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重大契機,利用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資訊技術,賦能新型工業化發展,培育壯大一批綜合效益好、成長潛力大的新興産業,創新發展一批适應數字經濟時代特征的新業态新模式。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說,“我們可以看到明确提到要完善舉國體制,并且重點提到了一些新興産業,包括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包括航空航天,還有其他很多的一些領域。”

積聚“進”的力量——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聽“潛力”

這是雄安站(2023年6月2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快人工智能發展;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幹戰略性新興産業;開辟量子、生命科學等未來産業新賽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一系列部署着力于技術突破創“新”與産業更新增“質”,共同推動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

江蘇省工業和資訊化廳廳長朱愛勳說,“按照改造提升傳統産業,鞏固延伸優勢産業,培育壯大新興産業,前瞻布局未來産業的這麼一個思路,推動制造業的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網絡化聯接,是我們順應新時代的經濟發展,打造數實融合強省,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的關鍵一招。”

積聚“進”的力量——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聽“潛力”

位于深圳市南山區的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建設現場(無人機照片,2023年8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科 攝

深圳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經濟發展處處長歐陽仁堂說,“深圳将加大産業叢集,打造強大的制造能力,創新創造能力,要素保障能力和完善的産業生态,建設具有深圳特點的現代化産業體系,加快形成新的生産力,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

積聚“進”的力量——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聽“潛力”

貴州貴安新區大資料和科技創新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敏說,“圍繞着大資料賦能實體經濟,來做一系列的産業數字化轉型方面的工作,謀劃垂直行業的各個場景,來推動數字經濟的産業數字化和數字産業化兩個方面的蓬勃發展。”

積聚“進”的力量——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聽“潛力”

瑞銀認為,綠色經濟、消費和高科技将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驅動力。瑞銀資産管理公司香港資産管理部門負責人海登·布裡斯科表示,瑞銀正在增持中國人工智能和能源等行業的企業股票,期待從中獲利。

記者:孫青、陳傑、陳旺、楊紹功、林凱、李思佳、高穎、劉勤兵

來源: 新華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