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夜晚,在街頭,在動物們身邊……

作者:星星飛翔

◎餘木勻

展覽:好狗

展期:2023.12.2-2024.3.2

地點:木木美術館

“老虎在夜晚奔跑,圍繞着老虎的人在篝火旁尖叫和舞蹈。”青年藝術家弗洛裡安·克魯爾描繪的畫面中總是充滿了青春的氣息:激情與沖動并存,年輕人在街頭鬥毆或跳舞,一切看起來都那麼瘋狂,但在瘋狂的間隙裡又夾雜着青春的迷茫。

在木木美術館展出的新展“好狗”就是一段躁動的青春記錄。在這裡,弗洛裡安·克魯爾用他的畫筆記錄下了可能是大多數人都會有共通感的一段青春回憶:當人年輕的時候恰好也是感覺力最敏銳的時候,他們敏銳地感覺着時代的波動,并且試圖在日常生活之外尋找一種掙脫束縛的方法——這種真摯的感受難能可貴且終生難忘。盡管青春的色彩鮮豔、熾烈、缺乏明晰的邊界與邏輯,但其中的感情卻無比赤誠。

他的生活就是他的創作

對于弗洛裡安·克魯爾來說,他的生活就是他的創作,兩者沒有分明的界限。他曾如此形容自己畫下這些圖像的心情:“我對空間的感受取決于我的情緒,我畫出我的感受——當我在一個空間中不知所措,周圍有太多人時,或者當城市對我的影響變得太大時,當我處于緊張的情況下時,我就會産生一種幽閉恐懼症的感覺,這會展現在畫布上。但有時我喜歡讓自己漂浮,打開,感覺一切都在開放,我也在呼吸。”

如今生活在紐約城中的弗洛裡安有着一段不同于其他藝術家的個人經曆:他出生于德國小城格羅爾斯泰因,陰差陽錯的一段經曆把他引向繪畫,從此便開始了他的藝術之路。弗洛裡安兒時對上學不感興趣,但是在科隆上學的時候,他遇到了尼古拉斯·比勒菲爾德教授。有一天,比勒菲爾德教授布置了一個練習作業,讓大家分析季節和它們可以組合的顔色。那一天晚上,弗洛裡安回到家,在地窖裡找到姐姐存放的一小塊畫布和幾管油畫顔料。他心想那就先畫幾朵花吧。雖然最後畫出了别的東西,不過從那天起,他就一直在畫畫,萌生了想要進入藝術學校學習的想法。

弗洛裡安擔心自己申請藝術學校會很困難,但是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接受了他。他便跟随畫家彼得·多伊格學習。多伊格給了弗洛裡安許多鼓勵與支援,同時也關注着他的成長變化。弗洛裡安從這位老師那裡學到許多,就像他所說的那樣,他意識到“真正能打動人的是一種親密的感觸,而你需要時間來把它們呈現在自己的畫布之上”。

将街頭瞬間轉移到畫布上

是以,被弗洛裡安放在畫布上的對象都是他的夥伴和家人,還有一些可能隻是擦肩而過給他留下過印象的陌生人。在展覽中,也展示了他與朋友們的合照。這些照片也許和任何年輕人在網絡上釋出的親密合照沒有不同。但照片上弗洛裡安緊閉的雙唇、面部的紋身都暗示着,他其實是一個敏感又富有觀察力的人。

在作品《奮起》裡,幾個年輕人為了慶祝彼此擁抱,興奮地跳起,這是弗洛裡安捕捉到的一個瞬間。在他的作品中,每個人的面部被模糊化處理,形象也極其簡略,隻能通過他們的動态與衣着來判斷他們的身份:這可能是一群遊手好閑的年輕人,也可能是偶遇的幾個朋友在打招呼。在弗洛裡安的作品裡,故事大多發生在街頭。就像作者本人說的那樣,他生活在社群裡,而社群中發生的事也影響着他,讓他重新思考自己的創作。

“我住在紐約市,這裡彙聚了許多不同的文化,每天都會遇到許多不同的人……對我來說社群是為人而生的,當你敞開心扉就能體驗奇妙的旅程,我喜歡移動,這樣能看到新的和不同的東西。”

是以,弗洛裡安不停地穿梭于街頭的各個社群,眼睛像相機那樣捕捉到許多瞬間,再把它們轉移到畫布上。不過在一些更私人的表達裡,弗洛裡安去掉了任何實體性的空間暗示,人物隻是身處一片紅色或深紫色的空間中——我們不知道他從何而來,要到哪裡去,畫中人始終處于一種介于迷失與行動中的狀态。橙色、紅色、紫色或黑色,這些用誇張色彩鋪成的背景就像一個主觀意識空間,發生在裡頭的似乎是作者腦内不斷回響的某個片段。

對于這樣熱烈又有些壓抑的畫面空間氛圍,弗洛裡安在一次訪談中提到了他的青春期。他如此形容那段過往經曆:“那是我一生中最艱難的時期,我生活在暴力的氛圍中,經常和朋友們出去玩,做一些有攻擊性的事……無論你經曆過什麼,它都會伴随着你,在某種程度上給你留下了印記。”

青春期是一段身體與精神都迅速成長與分化的時期,而弗洛裡安成長于一個保守的小城。在壓抑的環境下,他無法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感受。但正如他所說,雖然這是一段艱難的時期,其中的一些鍛煉,也讓他變得堅強,并且讓他看一些事物時能夠看到更深的部分。

動物在夜晚穿行撫慰人類

人與人的相處伴随着張力與刺激,但人與動物的關系卻簡單很多。弗洛裡安作品中不斷出現的動物則有着它們自己的含義:動物陪伴着人,是人最忠實的伴侶,也是畫家的心之夥伴。老虎、火烈鳥與豹子,不同動物代表着不同的情緒與願望。它們有的是力量的象征,有的則代表了自由,既與畫面中的人物互動,也可能是人物精神的外化。這些色彩鮮豔到幾乎以熒光色來表現的動物在夜晚穿行,僅憑外表就能辨認出它們。盡管危險,但它們的活力也令人駐足。

在《好狗》這幅作品裡,弗洛裡安讓一條白狗與黑衣青年同時出現在畫面中。畫中人穿着一身街頭服飾,黑色的帽衫與運動褲暗示他可能是一名在此處遊蕩的青少年。這種穿搭可能會讓人聯想到那些喜愛破壞和胡鬧的“Teenager”——他們是無序的象征,經常成群結隊地在街頭遊蕩。他們有些是弗洛裡安的朋友,有些隻是他認識的人。弗洛裡安在提到這些遊蕩的青年時說,他年輕時目睹了如此多的人陷入焦慮與困難時的狀态,許多時候,人們意識不到自己在做什麼。

就像畫面上的男人那樣,我們也許不知道他是誰。他腳步踉跄,疑似醉酒,隻有一條白狗陪伴在他身邊,用自己的身體扶住他,讓他能夠站穩。弗洛裡安用戲谑的方式來展現了如此有戲劇感的一幕,當一個人将要摔倒時,隻有動物忠誠地守護在他身邊。在畫面的分布上,白色的狗與幾乎融入黑夜的黑衣人形成了色塊上的對比,在熒光粉的輪廓和淡藍色的筆觸排布間,這幅作品會給我們相當奇妙的感覺。這并不是發生在現實裡的一幕,而是醉酒後或在夢裡才會看見的。動物就像懸浮在人周圍一樣,觀察、撫慰,在失落之時給予支撐與幫助。它們像觀衆,也像天使一樣安靜地注視,萦繞在人周圍。

(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