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首相丘吉爾,一手好牌打得稀碎,大英帝國是如何衰落的?

作者:館長微鑒

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點選一下右上角的“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 來源/館長微鑒
  • 作者/館長微鑒

提及英國首相丘吉爾,說他是著名的曆史學家、演說家都沒問題,如果說他是一個為人所稱頌的政客,相信很多人都是存疑的。

畢竟從日不落帝國一步步跌下神壇,成為美國的二流跟班,這其中不乏有丘吉爾的原因。

丘吉爾曾經被稱為是英國曆史上最偉大的領袖,但也被很多人指責他是毀掉英國四百年政績的人。

可以說大英帝國一步步跌落神壇跟丘吉爾在執政期間的決策有很大關系,能夠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碎。

作為首相,丘吉爾無人能出其右。

首相丘吉爾,一手好牌打得稀碎,大英帝國是如何衰落的?

英國曾經被稱之為日不落帝國,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在巅峰時期的英國,在20世紀初,其殖民地多達五十多個。

無論任何時候,都能夠在英國的某一殖民地看到太陽。

除此之外,更是因為那時候英國在全世界的影響力是巨大的,早在1815年,拿破侖兵敗滑鐵盧後,大英帝國就登上了世界霸主的寶座。

鼎盛時期的英國,不僅僅是領土擴張的速度讓人咂舌,在工業領域的發展更是令其他國家望其項背。

熟悉曆史的人們應該知道,英國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完成了工業化程序,結果就是讓自己成為了當時最發達的國家,沒有之一。

可以說曾經的英國不僅軍事實力傲世全球,海洋霸權一直被英國皇家牢牢掌控着,陸上軍隊的實力更是不容小觑。

在軟實力方面的影響力也是巨大的,無論是教育,文化還是語言等方面,在國際上都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首相丘吉爾,一手好牌打得稀碎,大英帝國是如何衰落的?

很多人認為,現在的英國跟之前的日不落帝國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昔日的霸主寶座早就成為了美國的囊中之物。

在很多時候,英國都需要按照美國的意願行事,完完全全成為了美國的二流跟班。

無論是在經濟實力上還是軍事能力上,英國已經無法跟美、中、俄三大巨頭相提并論。

究其原因,不僅跟兩次世界大戰的巨大消耗有關系,更是跟丘吉爾很大關系。

丘吉爾在二戰後執政時期采取了保守政策,要知道在戰時和戰後,不同時期,應該根據國家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政策。

如果是在戰時,丘吉爾的保守政策也許沒問題,但是在戰後,這一政策明顯不适用。

他忽視了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讓群眾的生活水準持續下降,使得社會沖突不斷加劇。

可以說英國從世界霸主變成一個被美國呼來喝去的二流國家,雖然不能夠把責任全部推給丘吉爾,但他的錯誤決策對英國的影響确實很大。

首相丘吉爾,一手好牌打得稀碎,大英帝國是如何衰落的?

丘吉爾出生在英格蘭牛津郡伍德斯托克,父親曾經是英國的财政大臣,母親更是英國百萬富翁的女兒,可以說丘吉爾一出生就赢在了起跑線上。

但是小時候的丘吉爾卻是老師眼中叛逆的孩子,為此不得不轉學到其他學校,即使他成績不好又如何,有如此強大的家世,他的一生注定是不平凡的。

雖然丘吉爾成績不好,但是他酷愛文學和曆史,尤其是他了解了拿破侖的事迹之後,更是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夠成為那樣的英雄人物。

當父親要求他去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學習時,他并沒有任何抵觸心理,反而有些躍躍欲試。

即使連續接連失敗了兩次,他也沒有絲毫灰心,終于在第三次如願考入了這所學校。

畢業之後,他成為了一名中尉,更是親眼見證了戰争的殘酷,但他從沒有任何對戰争的恐懼心理,反而在此之後,夢想成為一名厲害的上司人,而不是被他人上司。

首相丘吉爾,一手好牌打得稀碎,大英帝國是如何衰落的?

對丘吉爾來說,憑借家族淵源進入英國政壇不是難事,是以在剛開始他如願在英國政府擔任了諸多要職,也是英國曆史上兩次擔任英國首相的傳奇人物。

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物,卻把英國的幾百年基業毀于一旦,從其中一件事情中就足以看出丘吉爾的狂妄自大。

那就是阿金庫爾戰列艦的事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其他協約國的做法是跟周邊中立小國搞好關系,避免他們倒向同盟國,給自己帶來麻煩。

但是丘吉爾卻不把自己周邊的這些國家放在眼裡,他認為這會丢了大英帝國的臉面。

阿金庫爾号戰艦是巴西找英國訂購的戰艦,但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戰艦建造到一半的時候,巴西不想要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奧斯曼帝國跟英國商定,希望能夠接手這一戰艦,為了能夠擁有阿金庫爾号戰艦,奧斯曼帝國可以說傾全國之力才湊齊貨款,交給了英國。

首相丘吉爾,一手好牌打得稀碎,大英帝國是如何衰落的?

他們一直等着接收阿金庫爾号戰艦的那一天,沒想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丘吉爾不但沒有按照約定把阿金庫爾号戰艦給奧斯曼帝國,反而據為己有。

如果不想把阿金庫爾号戰艦給對方,那也需要把貨款還給對方,丘吉爾态度強硬,就不歸還。

給出的理由更是讓人大為光火,那就是他認為奧斯曼帝國有可能倒向同盟國。

在對方還沒有參戰意願的情況下,丘吉爾就如此對待奧斯曼帝國,着實荒唐,同時也讓奧斯曼帝國全國人民十分憤慨。

作為同盟國的德國,當然不會坐以待斃,他們直接送了兩艘戰艦給奧斯曼帝國。

相比英國的厚顔無恥,奧斯曼帝國毫不猶豫加入同盟國陣營,把槍口對準了英國。

在此之前,丘吉爾根本沒把奧斯曼帝國看在眼裡,即使他如此作為,他也認為奧斯曼帝國也是敢怒不敢言。

沒想到在自己的促使下,竟然真的讓奧斯曼帝國加入到了同盟國的陣營。

這一番操作,不僅給其他協約國造成了很大的損失,英軍傷亡也是十分慘重的,是以這一次的失敗,直接導緻丘吉爾被罷免。

但是損失已經不可挽回,如果自此丘吉爾就從英國政治舞台上消失,那麼英國也不至于迅速隕落,任誰也沒想到丘吉爾還能夠再次崛起。

丘吉爾第二次成為英國首相之後,他更是做出了很多不合宜的決策,英國的殖民體系被肢解,更是讓非洲殖民地幾乎全部獨立。

最嚴重的是,之後的四場戰争更是耗盡了英國的最後一絲底氣,可以說丘吉爾把英國的家底已經敗得差不多了。

首相丘吉爾,一手好牌打得稀碎,大英帝國是如何衰落的?

雖然不能把英國的衰落全部歸咎于丘吉爾一個人,但是他的錯誤決策和短視行為确實推動了英國跌落神壇。

當然,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現在的英國遠不如美國,俄羅斯,但是在世界上也是有話語權,隻不過影響力大不如前而已。

最後,由于平台規則,隻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文章由“館長微鑒”原創首發,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允許,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進行轉載、搬運,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