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悅讀大學|專碩招生“十四五”末将占2/3,高校如何“接招”?

作者:齊魯壹點

“專碩要擴招!”這是山東師範大學大三學生何連(化名)近來聽到的最好消息了。她計劃報考新聞專碩,擴招意味着擁有了更多機會。

在教育部12月19日召開的新聞釋出會上,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所學生教育司司長任友群表示,将進一步提升專業學位研究所學生比例,到“十四五”末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所學生招生規模擴大到碩士研究所學生招生總規模的三分之二左右。消息一出,在考研學生們感到振奮的同時,山東高校正為思考如何把政策更好落地。如何保證培養出來的專碩生符合國家社會需求?這是高校亟需回答的現實問題。

悅讀大學|專碩招生“十四五”末将占2/3,高校如何“接招”?
考研迫近,在山東理工大學圖書館,研考生們全力沖刺備考。(大學生通訊員 郭洺岐 季雅琴) 調查>> 高校專碩規模擴大 有的增長率比學碩還高

具體到山東高校,專碩與學碩的招生比例如何?當專碩生走向社會,能否與職業資格銜接順暢?

“我們學校的專碩招生增長率略高于學碩。”據山東理工大學研究所學生工作部副部長李棟祥介紹,2023年,山東理工大學的專碩和學碩招生人數分别為1245人和426人,比例為2.922:1。

一組資料顯示,山東理工大學研究所學生招生規模在2020年度出現較大幅度增加,其中專碩人數由779人增加為1016人,增加比例為30.4%;學碩人數由280人增加至363人,增加比例為29.6%。2020年之後呈現平穩低速增長,其中2023年專碩招生人數較2020年增加229人,增長率為22.5%,年平均增長率為7.5%;學碩招生人數增加63人,增長率為17.3%,年平均增長率為5.8%。

學術學位碩士研究所學生突出“科教融合協同育人”,而專業學位碩士研究所學生突出“産教融合協同育人”。

記者注意到,為提升專碩生實踐創新力和職業能力,山東理工大學在去年6月印發的《山東理工大學關于修(制)訂專業學位研究所學生培養方案的指導意見》中指出,“以培養職業素養、實踐創新和專業應用為着力點,強化校企校地聯合、産學協同培養。加大教學案例庫課程開設力度,引入職業認證、創新創業等相關課程,邀請相關行業企業專家共同參與。”

“在所有專業類别(領域)培養方案制定中,我們學校均邀請行業專家參與,確定培養方案符合行業企業職業要求。”李棟祥透露,山東理工大學加大了專業學位教學案例庫的建設,每年開展專業學位教學案例庫立項評選,“教學案例庫可以讓老師們利用實際案例,幫助學生了解職業背景、行業特點和挑戰,幫助他們更好地與實際工作接軌,并提供實踐指導。”

值得注意的是,山東理工大學還在必修環節中設定了實習實踐學分和創新創業學分。其中,實習實踐學分要求所有專業學位碩士生必須完成6個月以上的企業實習實踐,創新創業學分鼓勵學生參加全國性的科技競賽、創意設計等并獲獎。

如何通過在校深造提升職業能力?山東理工大學在這方面已經進行了一定探索。

公開資料顯示,山東理工大學現有14個省級研究所學生聯合培養基地,2個産教融合研究所學生示範基地,185個校級研究所學生聯合培養基地。李棟祥指出,通過研究所學生聯合培養基地建設,安排專碩到聯合培養基地進行專業實踐,解決企業生産實際中的難題,能切實提高專碩的實踐創新能力,同時還能讓專碩在實踐過程中提前接觸職業,了解企業,做好職業資格教育訓練,進而實作“訂單式”企業創新人才培養。

悅讀大學|專碩招生“十四五”末将占2/3,高校如何“接招”?
考研一族正奮筆疾書。(魯東大學供圖) 挑戰>> 專碩課程設定 在産業前沿性上存在滞後

過去,有網友曾在社交平台發出“學碩生求職更吃香”的感慨。記者留意到,教育部在《教育部關于深入推進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研究所學生教育分類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中明确: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研究所學生同等重要,培養機關應在招生、培養、就業等方面對兩類學位予以同等重視,保證兩類學位研究所學生的培養品質。

“山東理工大學一直堅持學術學位研究所學生和專業學位研究所學生同等重要、分類培養,專業學位研究所學生與學術學位研究所學生的培養品質均保持較高水準。”李棟祥說。

具體來看,目前山東理工大學共有全日制碩士研究所學生3921人,其中專業學位碩士研究所學生2699人,占比為68.83%,已超過三分之二。李棟祥表示,“從我校研究所學生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來看,絕大部分企業在招聘時未對專碩進行‘特别對待’。”

據李棟祥介紹,2023年山東理工大學共有碩士畢業生1242人,其中學碩335人,專碩907人,專碩占比為73.02%。從就業情況來看,碩士畢業生已就業人數1149人,其中學碩308人,專碩841人,專碩就業率略高。“在教育部相關檔案出台後,我們還會進一步優化專業學位研究所學生培養方案,不斷提升人才培養品質,確定專業學位研究所學生高品質就業。”李棟祥說。

專碩培養是否面臨挑戰,哪些方面亟待優化調整?在李棟祥看來,學校專碩課程設定在産業前沿性、實踐應用性等方面還存在滞後性,接下來會專業課程中安排企業實踐課,邀請企業導師授課,以企業工程實際問題解決課程實踐的問題。

“産教融合聯合培養研究所學生過程中,校企雙方目标追求差異較大,缺少長效建設機制,企業積極性沒有得到有效激發。”李棟祥還注意到,專業學位論文評審名額體系和專業學位實踐成果寫作規範仍需進一步優化,行業産業專家在專業學位論文評審工作中的參與度并不高,“接下來我們會持續跟進上級政策,不斷完善學校制度。”

悅讀大學|專碩招生“十四五”末将占2/3,高校如何“接招”?
随着2024年研究所學生考試的臨近,齊魯師範學院的學生社群自習室又迎來了新的人潮。(齊魯師範學院供圖) 專家>> 正視規模與品質的可能沖突 協調好兩者關系

教育部提出“進一步提高專碩專博研究所學生比例”,擴招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什麼?

山東省高等教育學會執行秘書長、濟南大學高教院研究員張繼明注意到,《意見》強調學術型和專業型兩類學位研究所學生教育同等重要、立足兩者差異性強化差異化培養、專業學位研究所學生培養突出産教協同育人等,這對于今後大陸研究所學生教育改革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和規範意義,但在改革實踐中也要謹防産生誤導。

“無論是學術學位還是專業學位,研究所學生教育規模應展現系統思維。”張繼明表示,一要根據科技、産業發展需求和高等教育承載力等多元複雜因素進行科學設定,謹防擴招導緻研究所學生教育品質問題;正視規模與品質間的可能沖突,協調好兩者間關系。二是要避免研究所學生擴招進一步擡高用人市場的學曆要求,避免發生事實上的“學曆主義”。

在張繼明看來,擴招不是簡單的粗放的規模增大,而是在科學研判基礎上的規模調整,不同學科有增有減,包括學術型研究所學生規模,需要針對不同學科的科學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而增減,優化其學科生态和人才培養能力,優化面對不同産業的人才供給結構。

“從曆史的經驗來看,要謹防2/3的比例設定成為剛性的計劃性目标,甚至被視為辨別專業學位研究所學生發展品質的量化名額,忽略數字背後的結構性和品質化要求,阻礙研究所學生教育的内涵式發展、高品質發展。”張繼明建議,在貫徹國家研究所學生教育政策過程中,尤其要避免僵化地按照數字名額實施傾向性動員和計劃性執行。

張繼明表示,專業學位研究所學生擴招須堅持品質導向,在科學制定和明确專業學位人才的素養結構的前提下,一是探索符合專業學位研究所學生教育人才培養定位的考評選拔機制;二是改變學術型導師培養專業學位人才的錯配問題;三是必須破解産教融合“校熱企冷”“合而不融”的尴尬局面,讓産業行業資源真正轉化為教育資源;四是減少以單一的論文發表等标準評價專業學位研究所學生。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下傳“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