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戰八路軍的三個師:一個殲敵40萬,一個發展到40萬,另外一個呢

作者:蘊墨曆史

在抗日戰争時期,八路軍作為中國共産黨上司的一支重要軍隊,為中國的民族獨立和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八路軍中的三個師,即第一一五師、第一二○師和第一二九師,更是承擔着不同的曆史使命,但都為抗戰勝利立下了赫赫戰功。

抗戰八路軍的三個師:一個殲敵40萬,一個發展到40萬,另外一個呢

第一一五師是中國工農紅軍改編而來,在抗日戰争初期便承擔着重要的戰鬥任務。1937年9月,林彪、聶榮臻指揮所部設伏平型關,一舉殲滅日軍精銳第5師團21旅團一部1000餘人,擊毀汽車100餘輛,馬車200餘輛,繳獲各種槍1000餘支(挺)、軍馬5匹及其他戰利品。這次勝利是八路軍出師以來的首次大捷,也是中國軍隊在抗日戰争中的第一次勝利,極大地鼓舞了中國軍民的士氣。此後,第一一五師在華北地區與日軍進行了長期的鬥争,為保衛祖國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其次,一一五師裡名人多,别的不說,一一五師一次就出了3個元帥,分别是林彪、羅榮桓和聶榮臻,這一點,其他兩個師也無法相比。據統計,截止抗戰的末期,115師下轄的正規部隊就有20多萬,如果把地方武裝和民兵都算上的話,一一五師當時的人數能夠超過40多萬,是3個師中人數最多的。

抗戰八路軍的三個師:一個殲敵40萬,一個發展到40萬,另外一個呢

第一二○師是由賀龍、蕭克上司的一支部隊,主要活動在晉察冀地區。1938年1月27日,賀龍、蕭克在冀中地區上司第一二○師同日軍激戰,殲敵4000餘人。這場戰鬥的勝利不僅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也為中國軍隊在敵後開辟了新的戰場。在接下來的幾年中,第一二○師與日軍進行了無數次的戰鬥,始終堅守着晉察冀地區的後方陣地,為抗戰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抗戰八路軍的三個師:一個殲敵40萬,一個發展到40萬,另外一個呢

相比第一一五師和第一二九師,第一二○師可以說是存在感較低的一支部隊。這與其所承擔的職責有着密切的關系。作為八路軍中負責保衛中央首長安全的部隊,第一二○師的任務主要是鞏固大後方,保障上司安全。是以,他們很少參與前線的戰鬥。然而,這并不意味着第一二○師沒有做出過重要的貢獻。在保衛中央首長的同時,第一二○師的359旅在旅長王震的率領下,積極開展生産自給活動,進行南泥灣開荒。他們的努力使得部隊在大後方得以鞏固,為抗戰勝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第一二九師是由劉伯

承、徐向前上司的一支能征善戰的部隊。1938年4月7日,徐向前率第一二九師主力及晉察冀軍區部分部隊進行長樂村戰鬥,殲敵2000餘人,成功切斷了日軍交通運輸線。這場戰鬥的勝利不僅沉重地打擊了日軍的士氣,也為中國軍隊在敵後戰場上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此後,第一二九師在華北地區與日軍進行了長期的鬥争,為保衛祖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另外一二九師被譽為“亮劍之師”,其英勇事迹被電視劇《亮劍》所生動展現。這支部隊不僅盛産優秀指戰員,而且有着令日軍膽寒的戰鬥力。一二九師師在抗戰中表現出色,培養了一大批傑出的将領,包括劉伯承、徐向前、陳赓、許世友、王近山、陳錫聯等。他們共同的特點是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深情和對敵人的無畏。這些将領在抗戰中屢建奇功,為中國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抗戰八路軍的三個師:一個殲敵40萬,一個發展到40萬,另外一個呢

其中,386旅是一二九師師中的一支精銳部隊,由陳赓擔任旅長。386旅以其超強的戰鬥力而聞名,經常在關鍵時刻承擔攻堅任務,屢戰屢勝。在陳赓的指揮下,386旅參與了許多重大戰役,如百團大戰等,每次都讓日軍付出慘重的代價。正因為386旅的威名遠揚,日軍對其恨之入骨。為了專門對付這支部隊,日軍甚至在裝甲車上寫上“專打三八六旅”的字樣,足見其對386旅的畏懼和仇恨。然而,這并沒有能夠阻止386旅前進的步伐,他們依然勇往直前,為抗戰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這三個師雖然發展軌迹不同,但都是為了共同的目标而奮鬥。他們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的曆史和貢獻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财富,也是我們今天繼續前行的重要精神支柱。讓我們銘記這段曆史,繼承先烈的遺志,為實作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而努力奮鬥!

抗戰八路軍的三個師:一個殲敵40萬,一個發展到40萬,另外一個呢

總之,八路軍的三個師在不同的曆史背景下發展壯大,為中國的抗戰勝利和民族獨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們的曆史和貢獻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财富,也是我們今天繼續前行的重要精神支柱。讓我們銘記這段曆史,繼承先烈的遺志,為實作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