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家“動真格”了?王健林預言或成真了,别再誤判2024年中國樓市

國家“動真格”了?王健林預言或成真了,别再誤判2024年中國樓市

▼ 文|老墨

客觀來說,其實高層早就不止一次強調,今後大陸樓市發展的主旋律就是穩定。然而對于開發商而言,穩定就代表肯定要轉型,幾乎就要“脫胎換骨”。

國家“動真格”了?王健林預言或成真了,别再誤判2024年中國樓市

就在12月20日,我看到了這樣一篇文章,真的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失落,标題為《三盛控股官宣即将退市,今年已有四家房企遭港股強制退市》。很顯然,從中我們能讀出兩個重要資訊:

1、就連市值約20億元的房企都要退市了,中小企業壓力肯定更大;

2、這并非個例,此前就已有新力控股、南海控股、嘉年華國際這三家房企退市。

當然了,這并非唱衰樓市,任何一個行業都不可能永遠飛速發展,就拿樓市來說,要是再按照以前的模式繼續走20年,哪怕隻走10年,恐怕就連縣城房價都得超過3萬/平。

說到這,我突然就想起了2013年王健林的那句話,“從現在算起15到20年,這個市場就倒了。”

其實高層一直在調整樓市,目前并未結束,尤其是近期央媒的一些報道,就已經充分說明了這點,我們别再誤判2024年中國樓市了,請大家注意這兩點。

國家“動真格”了?王健林預言或成真了,别再誤判2024年中國樓市

大家還記得嗎?其實大多數人不敢買房的重要原因并不是房價下跌,而是他們認為未來存在繼續下跌的可能性,隻要買了就可能吃虧。

12月20日,央媒經濟日報發表了題為《共同維護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一文,乍一看标題非常普通,根本提不起興趣,但其實文中提到了兩個至關重要的資訊,我認為能夠幫助我們了解未來房價走勢。

第一、未來新房市場大機率繼續偏冷,而二手房市場可能持續向好

原文是這樣:大陸房地産對宏觀經濟的貢獻,從過去以增量拉動為主,轉向以存量帶動為主。很顯然,“增量”指的是新房,而“存量”則指的就是二手房。

實際上,這已經是大陸樓市現狀,根據住建部統計,全國二手房交易量占比已達37.1%,創曆史新高,這就已經說明了問題。一旦我們換個方向了解,可能就會得到兩個新資訊:

1、隻要成交量持續增加,二手房價格很有可能上漲;

2、如果一直沒人買房,不排除開發商繼續降價的可能性。

道理很簡單,為什麼過去房價上漲?直接原因不就是短期内成交量快速增加嗎?再想想為什麼現在開發商為什麼願意打折?難道不是因為房子難賣嗎?

隻要搞明白這個邏輯,就不難了解上面兩句話,是以我倒是覺得樓市不會崩盤,但是大機率會分化,比如新房繼續打折降價,而二手房則逆向上漲等等。

國家“動真格”了?王健林預言或成真了,别再誤判2024年中國樓市

第二、銀行繼續加大對房企的貸款支援,說白了就是防止債務違約和暴雷

原文是這樣:僅11月份以來,工、農、中、建、交五家銀行向非國有房企投放開發貸款300多億元。應高度重視房企債務違約,堅決防止債務違約風險集中爆發。

此前住建部就明确糾正過,債務違約和暴雷不能劃等号,是以這次我們也分開說。但是不得不說,實際上開發商想不暴雷,不債務違約就必須要多賣房,這和我們個人抵押房産做生意是一個道理。

你從銀行拿了錢,結果卻還不上,最後肯定就是拍賣房産。可是到了開發商身上,意思雖然一樣,但是情況卻有很大不同,畢竟它們規模太大了,暫且不說傳聞光是恒大就負債2.4萬億,就算隻有10億,銀行也怕它破産暴雷。

再加上宏觀上還要維護房地産穩定,是以就肯定要解決債務違約問題,同時還能間接防止開發商繼續打折,拉低新房均價,這樣來看,加大貸款支援就不難了解了。

國家“動真格”了?王健林預言或成真了,别再誤判2024年中國樓市

綜上所述:

對于2024年樓市,我們真的要用分化眼光來看待,而不是過去的要麼漲要麼跌,如果你還是這種思維,隻要你還有考慮買房,就真的要改變了。

其實換個角度來說,新房價格下跌,我并沒有感覺到很意外。過去大家根本沒得選,二手房太少了,隻能選新房,房價肯定上漲。

可是10-20年過去了,二手房規模越來越大,那麼多房齡少于5年的次新房,為什麼不能選呢?不僅不會爛尾,房價還低,吸引力明顯大的多,是以大家别再誤判了。

對此,你怎麼看呢?

歡迎友善讨論、點贊、關注、收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