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北半球全年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在民間,冬至一個重要的節氣,甚至有着“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但在南北地區,又有着不同的節氣習俗,“吃餃子還是吃湯圓”之争如今已成為一種生活趣味。那位于南北交彙地的安徽,又有什麼樣特别的冬至習俗?
河南衛視《節氣唱遊記·冬至》,就将跟随節氣領唱人張遠,以“遊子與歸家·冬至喚起的家鄉記憶”為主題,回到他的家鄉安徽,在一系列情、景、歌交融中,感受“冬至大如年 人間小團圓”的别樣儀式感。
《節氣唱遊記》作為河南衛視創新打造的一檔節氣文化節目,将節氣與音樂、美食、故鄉等元素有機結合,以充滿溫暖、詩意的徐徐表達方式,鋪開一幅幅不同情感記憶的節氣文化畫卷,從霜降的豐收喜悅,到小雪的重溫舊時光,再到這一次的冬至人間小團圓,在寒冷的冬天傳遞意蘊豐厚的暖意。
“你有多久沒回家了?”開場一段采訪,開篇點題,将觀衆拉入到遊子歸鄉的氛圍感中。張遠演繹的唯美動人的原創歌曲《一夜冬雪》,則為歸鄉加上一個特别的時間坐标——冬至,并由此延伸開一系列關于發生在冬至的歸鄉故事。
主創團隊選擇将這一期主要叙事場景放置到了鄉土家宴之中,以飲食這樣一種最能喚起共鳴和共情的元素,講述冬至生活印記。家宴裡,導演組精心準備了三道菜:“冬至快樂”“丹鳳朝陽”“餃子、湯圓”,一道道家鄉味,将成為對話的主題,更是情感的交流。
節氣誕生于農耕文明,與大地息息相關,在每一期節目中,都走向一個不同的地方,以各具特色的地方習俗,展現節氣豐富民俗背後所蘊含的廣博的地域文化。
在這一期“冬至”節目中,似乎更能感受南北文化的碰撞與交融。作為節氣文化唱遊人的旅行新蜜蜂成員和謝春花,恰好來自一南一北,在共話節氣飲食文化的差異與融合中,感受南北雖有差,但食物的鮮美,映照着人間共團圓正是冬至的“共有之義”。
此前兩期節目,旅行新蜜蜂成員和謝春花不同風格音樂的演繹,為節目貢獻了許多溫情點,這一次的“冬至”唱遊記,他們也将在真人秀體驗中,采錄生活的聲音,給觀衆帶來全新的作品。
12月22日上午7:30,這場精彩紛呈的《節氣唱遊記·冬至》将在河南衛視新媒體端播出,并于晚上20:20在電視端與觀衆見面。屆時,敬請鎖定河南衛視,共赴一場冬至唱遊,感受人間團圓。
承包“冬至浪漫”,12月22日河南台還将推出創意短片《中國節氣—冬至》,利用AI和3D動畫技術以“煙花綻放”的視覺美感,還原古畫雪景和古代神獸,講述冬至物候。
值得一提的是,當天10:30——14:30,河南台還将推出《不一樣的中國節氣——冬至直播》創新慢直播,以當下視角講述節氣文化。節目圍繞“北國風光 邊防哨所”主題,将派出4路拍攝團隊,從被稱為“中國東極”的撫遠黑瞎子島,到最北的大興安嶺漠河,再到新疆“西北邊境第一哨”——桑德克民兵哨所和昆侖山深處,以XR演播室虛實結合,看邊防哨所裡的冬至風光,從“想看的雪與想念的人中”感受家國情懷。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校對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