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利潤增長30億,市值蒸發132億,格力電器怎麼了?

作者:生産隊2024
利潤增長30億,市值蒸發132億,格力電器怎麼了?

深夜淩晨,格力電器突然就釋出了2023年業績預告。公告顯示,2023年,格力電器的淨利潤大約在270到293億之間。2022年,格力電器的淨利潤是245億。這就意味着,今年,格力淨利潤至少可以增加25個億,大機率是增加30億以上。

利潤增長30億,市值蒸發132億,格力電器怎麼了?

但這份業績預告的提前釋出,是有一個大背景的。這是典型的用一個好消息,來掩飾另一個壞消息。

12月19日,格力電器釋出了一份新公告,斥資10.15億元,收購格力钛24.54%的股權,合計持股将增加到72.47%。其中,董明珠本人持有格力钛的17.46%股權,不參與本次交易。

利潤增長30億,市值蒸發132億,格力電器怎麼了?

因為董明珠将她自己持有的股權的表決權,委托給了格力電器,是以,格力電器已經事實上成為格力钛的絕對控股方,表決權上升到了99%以上。但投資者并不看好這筆交易,當該公告一發出來,格力電器的股價就崩了,暴跌7%,基本抹平格力電器全年漲幅。

眼見股價跌得太狠,格力電器才在深夜淩晨,提前發了一份“淨利潤業績預告”,來提振股價。今天開盤,截至隊長寫稿前,格力電器微漲1.3%,扭轉了股價的持續下跌。為什麼投資者都不看好這筆交易呢?就一個原因:格力钛原來的名字叫“珠海銀隆”。

利潤增長30億,市值蒸發132億,格力電器怎麼了?

珠海銀隆是董明珠投資生涯中的一大滑鐵盧,堪稱職業污點,資本并購的負面典型。珠海銀隆是一家制造純電客車的新能源公司,主打核心技術是“钛酸锂電池”。

目前,國内動力電池主要分為兩大流派,一個是以比亞迪為代表的磷酸鐵锂電池,另一個是以甯德時代為代表的三元锂電池。這個格力钛選擇的是第三條路,零批蹊跷,主攻“钛酸锂電池”。它的特點是,安全穩定、快充性能良好、循環壽命長、耐高溫、耐低溫、缺點是能量密度太低,成本過高,市場佔有率小。

利潤增長30億,市值蒸發132億,格力電器怎麼了?

動力電池已經是一個非常成熟的産業了,市場競争極為激烈。這個钛酸锂電池行不行,咱們不用看它的技術特征,直接看市場佔有率就知道了。市場是最理性的,行還是不行,市場會做出選擇。

而且,如今的新能源汽車價格戰打得太狠了,沒有價格優勢,市場是很難接受的。珠海銀隆的Bug還不在于技術和成本,更大的坑在于創始人違規卷款跑路。珠海銀隆創始人名叫魏銀倉,這個人就不是專心搞技術的,而是借助一個技術概念,專門圈錢的。

利潤增長30億,市值蒸發132億,格力電器怎麼了?

魏銀倉出生于河北邯鄲翟家村,從小就是一個小混混來的,學曆不明,肯定是高中沒畢業,因為他17歲就被父母托關系,送進部隊當兵去了。但魏銀倉不是一個當兵的料,他服役了4年,就選擇了退伍。在部隊裡,他也沒有混到什麼出色的成績。退役後,他就去了一家汽修店當學徒,學習修車。

幾年後,魏銀倉攢了一筆錢,就開了一個汽修店,走上了創業的路徑。靠着汽修店的生意,魏銀倉賺到了第一桶金。但這筆錢不多,他是怎麼發财的呢?做政企工程!

魏銀倉投身于包工頭的行業,承接公路建設,一下子就暴富起來了。這個發财路像誰呢?特别像高啟強。差别在于,高啟強是殺魚起家,魏銀倉是搞汽修店起家,二者沒有本質的差別。

利潤增長30億,市值蒸發132億,格力電器怎麼了?

2005年,河北邯鄲市接到魏銀倉涉嫌腐敗的舉報信。收到信号以後,魏銀倉連夜卷款跑路,帶着幾個億,就逃去了美國。等風頭過去以後,魏銀倉又回國了。這比丁義珍還牛逼。

回國後的魏銀倉就發現,新能源是政策支援的重點方向。他利用自己的資金和人脈,花3個億收購了奧泰納米公司。這個公司最核心的技術就是“钛酸锂電池”。魏銀倉将其改名為“銀隆”,這就是珠海銀隆的由來。一開始,珠海銀隆确實不錯,钛酸锂電池也被大量搭載到公共汽車上,獲得一緻好評。

利潤增長30億,市值蒸發132億,格力電器怎麼了?

但魏銀倉賺來的錢,不搞技術更新疊代,就一直吃着老技術的紅利。等三元锂電池、磷酸鐵锂電池崛起以後,钛酸锂電池就成了雞肋,根本無人買單。很快,珠海銀隆就陷入危機。

這時候,董明珠出現了。董明珠原本是打算推動格力電器出資130億,全資收購珠海銀隆,卻遭到小股東的一緻反對。董明珠在股東大會上,大發雷霆後,卻無可奈何。沒有辦法,董明珠就自己去籌錢。一邊質押了自己的格力電器的股票,另一邊又拉上萬達、京東、蘇甯等公司,一起出資30億,買下珠海銀隆22.388%的股權。

2年後,珠海銀隆爆雷。魏銀倉非法侵占公司資産超過12億,卷款跑路,又逃去美國了。魏銀倉跑了,珠海銀隆的實控人就變成了董明珠。董小姐不死心,又繞過股東大會,通過司法拍賣,推動格力電器出資18.28億,買下珠海銀隆30.47%的股權。如今,格力電器再次出資10.15億,買下珠海銀隆剩餘的24.54%的股權,這就等于董明珠在同一個坑裡,跳了3次,不僅搭上了自己的全部身家,還押注了格力電器的28個億。

利潤增長30億,市值蒸發132億,格力電器怎麼了?

可珠海銀隆真的值嗎?根據公開資訊,珠海銀隆的負債率已經超過99%,賬上的淨資産隻剩6000萬。這麼一家空殼公司,如何估值41個億的?資本市場又豈能甘心為董明珠的偏執買單?

現在,資本市場普遍關注的是,格力到底由誰來接班?解決不了問題,就隻能解決有問題的人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