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法度|“開國少将被造謠成叛徒”案宣判,家屬:對判決無異議

作者:潮新聞

潮新聞用戶端 記者 俞倩玮 汪馳超

編者按:普法“潮”我看!“潮新聞·法度工作室”普法智囊團帶你一起,學習生活中的法律知識。總之,主打一個網絡普法!

一張革命烈士的照片,卻被用在了“中國十大叛徒”的短視訊中。

開國少将何克希将軍的家屬發現,部分短視訊自媒體在視訊中使用何克希同志的照片,并惡意曲解其形象,相關視訊被大量轉發。

12月21日上午9點30分,杭州網際網路法院公開開庭審理本案,當庭判令三被告在國家級媒體公開賠禮道歉,并賠償公益損害賠償金共計15萬元,用于何克希英雄烈士等的紀念、緬懷、弘揚及保護等社會公益事項。

法度|“開國少将被造謠成叛徒”案宣判,家屬:對判決無異議

庭審現場 圖源杭州網際網路法院

部落客不加稽核亂用革命烈士照片

為賺取流量,最近3名打着愛國主義旗号的短視訊部落客翻車了。三人釋出的視訊,将開國少将何克希同志授勳的照片用于叛徒顧順章的介紹。視訊得到了不少關注,最高一條播放量破百萬,評論數近2000。

殊不知,他們竟犯了大錯,根本不知道自己盜用的照片究竟是何許人也——

何克希同志,浙東抗日根據地創始者與上司者之一,開國少将,曾為争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做出傑出貢獻,被授予“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雖然事發後,三人已将短視訊删除,相關賬号也被相應平台作封号處理。但是開國少将被誣蔑成“革命叛徒”,如此“張冠李戴”的行為,自然也引起了家屬的憤怒。“知道這個事情後,我們幾個兄弟姐妹晚上都睡不着。”何克希的女兒何小魯說。

法度|“開國少将被造謠成叛徒”案宣判,家屬:對判決無異議

部分證據照片 圖源杭州網際網路法院

“我父親是一位正直、愛國的人,他從1935年離開故土,再也沒有回去過。直到生命最後一刻,還特意交代把骨灰撒在四明湖畔,希望能守護自己熱愛的這片土地,永遠和浙江人民在一起。”何小魯記得,自己年幼時會埋怨父親不着家,後來才知道父親是為了一方平安而奔波在外。

這樣一位為了革命事業奮鬥一生的人,怎麼就成了視訊裡的叛徒?随後,何克希的家屬将相關情況反映給了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檢察院,并同意檢察院以民事公益訴訟人的身份,對三名部落客追究其民事侵權責任。

12月21日上午9點30分,杭州網際網路法院公開開庭審理本案。何克希家屬、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軍區代表及省、市政法系統代表近80人以及來自中央、省、市三級媒體的十餘位記者旁聽庭審。

法度|“開國少将被造謠成叛徒”案宣判,家屬:對判決無異議

庭審現場旁聽代表、市民 圖源杭州網際網路法院

庭審過程中,更多案件細節披露。

據三人在庭上交代,其中兩人是搜尋文字版材料時,看到“中國十大革命叛徒”一文,于是,便通過剪輯軟體制作了視訊。“搜尋顧順章的照片,看到那張照片(何克希本人)彈出來,就直接用了。”還有一人是看到了相關視訊,于是将其下載下傳下來,去除水印後重新編輯、釋出。

三名被告被責令公開道歉、賠償15萬元

對于本案,民事公益訴訟人認為,三名被告作為網絡自媒體部落客,應確定釋出資訊的客觀真實,不得釋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網絡虛假資訊。三名被告未盡資訊釋出核實義務,将何克希同志肖像用于指代負面形象曆史人物的頭像。何克希同志作為革命先驅,為争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作出重要貢獻,屬于法律規定的英雄範疇。

這種行為不僅傷害了革命英雄親屬的情感,也破壞了尊崇英雄烈士的社會風氣和公共道德,不利于民族共同利益的赓續傳承,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依法應當承擔民事侵權責任。

法度|“開國少将被造謠成叛徒”案宣判,家屬:對判決無異議

庭審現場 汪馳超/攝

三人均對起訴書認定事實并無異議,明确表示已認識到自身錯誤,向何克希家屬及社會公衆緻歉,并願意承擔公益損害賠償責任。

杭州網際網路法院經審理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五條規定,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具體到本案而言,案涉行為侵害對象為革命英雄的人格利益,侵害了革命英雄的肖像、名譽、榮譽三項人格利益,也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随後,審判長當庭宣布: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内,三人分别在國家級媒體上公開向社會公衆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内,各自分别賠償公益損害賠償金10萬元、4萬元和1萬元,共計15萬元。

庭審結束後,當記者問起家屬是否願意原諒三名被告,何小魯表示:“我們對法院的公正裁決沒有異議,也感謝大家對這起案件的關注,為我父親正名。但是是否原諒部落客,還是要看他們接下去的行動。”

法度|“開國少将被造謠成叛徒”案宣判,家屬:對判決無異議

何克希同志女兒何小魯 汪馳超/攝

“網絡并非法外之地。任何人和任何組織都不得利用網絡,來貶低、誣蔑、損毀雄烈士的名譽權、肖像權。”杭州網際網路法院院長、本案審判長陳增寶表示,希望能通過此類典型個案的審理,為網絡空間注入尊崇英雄、關愛英雄的法治正能量,堅持保護英雄烈士的鮮明價值導向,紀念緬懷英雄烈士功績,弘揚傳承英雄烈士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法治力量捍衛英烈榮光,全面促進網絡文明建設。

“轉載請注明出處”